責任原則中的風險-責任的概念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Der Begriff der Verantwortung
責任字義來源於Gerichtsbarkeit(管轄權、裁決權、司法權),接近於羅馬的權利(Recht)說法。一個人對什麼負責,他必須在法官面前回答他做了什麼,那麼一個特定的行為和後果會歸咎於他。在道德哲學中責任概念反而是很晚才加入,看起來,其理論起源於在十九世紀末,特別是在Monographie von Lucien Levi-Bruhl。到了Max Weber才使這個概念在德國為人熟知:”dass man für die voraussehbaren Folgen seines Handelns aufzukommen hat”(承擔行為可見的後果)這責任倫理的準則,出自於他著名的:《政治作為職志》(Politik als Beruf)的演講中。
責任概念之前更為主流的概念是義務(Pflicht),是倫理學討論中比較核心的觀念。自從Hans Jonas在1979年出版das Prinzip Verantwortung(《責任律令》)、1987年得到德國書商和平獎後,責任就變成一個流行的字了。
Hans Lenk發現許多責任概念的變化(略),這些討論都是針對角色責任和任務責任(Rollen- und Aufgaben verantwortung)。形式責任(Der formale Verantwortungsbegriff) 或者日常語言中說的負責某樣任務(職能的,Zuständigkeit für bestimmte Aufgaben)對道德哲學的討論比較沒有幫助。因此形式和倫理中立的責任概念可以先不談,換言之是重建內容的責任概念(ein materialer Verantwortungsbetriff)和其隱含的倫理責任基礎(der einen ethischen Verantwortungsgrund impliziert.)
責任概念在原來法律的意義上被視為是三個彼此有相互關係的概念的總稱:Der Täter, die Tat 和Instanz(行為者;犯案者、行動和主管機關)。當所有可設想的情況類型能被系統化起來,雖然要更仔細的檢驗責任處境,但必須也要確定其他進一步的元素。因此似乎就很適當的(zweckmäßig)把個別的行為和行為結果作出區分。(Lenk: Handlungs(ergebnis)verantwortung,一是Ergebnis,另一是Folgen einer Handlung行為的結果)這在日常語言中也是不明確的,我們理解為:Jürgen von Kempskidie的行為,在起始處境朝著目標前進轉換於最終處境。在最終處境中行為目標理想地實現了,被視為是行為本身考慮的有意圖(beabsichtigt)的一部份,或者已經是行為後果。邏輯上來說,在最終處境的有意圖的狀態(Verfassung)自然是和其他沒有意圖和沒有預期的附帶結果是同樣的,附帶結果也包含在處境之中,或者次要地被新的處境去掉,只要附帶結果展現造成原因的行為的直接的影響。儘管對道德哲學來說似乎是合乎分析的,行為執行和其有意圖的結果是一面,另一面是行為的後果,後果那麼就永遠都是附帶的後果,不再是本來行為意圖存在。
為何只有來自大量特定的行為被視為是一個責任考慮的人類行動?只有在法律責任的提示中討論著不正確和犯罪,而沒有其他更深的討論?這正好使我們明白法律原初中責任的意義:只有對牴觸法規的行動和其後果,人們才會在法庭上被追究責任: Sine lege nulla poena(kein Verbrechen, keine Strafe ohne Gesetz;ohne normativen Bezug keine Verantwortung.)有很多人討論責任,但卻沒有人在責任中標示特定行為和行為後果。當人在法庭上為所作之事歸咎負責時,從當下責任的討論就翻轉到更多與責任相關的元素,如責任和行動的時間關係、是否責任可以把感覺運作為行動指導或行動修正的調整?
把責任關係中的元素:行為和行為後果這兩個分開的元素剔除,加入時間點和具體的責任,產生七個關係,稱為7W:
(A)Wer verantwortet :Individuum, Korporation, Gesellschaft
(B)WAS: Handlung, Produkt, Unterlassung
(C)WOFÜR: Folgen voraussehbar, Folgen unvoraussehbar, Fern-und Spätfolgen
(D)WESWEGEN: moralische Regeln, gesellschaftliche Werte, staatliche Gesetze
(E)WOVOR: Gewissen, Urteil anderer Gericht
(F)WANN: vorher:prospektiv, mementan, nachher: retrospektiv
(G)WIE: aktiv, virtuell, passiv
A欄位指出了一直受爭議的問題:除了個人之外是否還有負責任的主體?Hans Jonas指出責任律令更加適用於公共政治而非個人行為。Peter French的研究也指出工業的和組織是做為責任主體的。Walther Zimmerli,道德責任是與個人相連的。
(欄位建立的解釋:略S.112-114)
Lenk, H.: Über Verantwortungsbegriffe und das Verantwortungsproblem in der Technik, in: Technik und Ethik, wie Anm. 13, 112-148. bes. 116ff; ders.: Verantwortungsdifferenzierung und Systemkomplexität, in: Technik und Philosophie, Technik und Kultur Bd. I, hg. v. F. Rapp, Düsseldorf 1990, 194-244, bes. 218ff, wo die Schemata von 1987 ein wenig modifiziert auftreten.
Schwartländer, J.: Verantwortung, in: Handbuch philosophischer Grundbegriffe, wie Anm.2, 1577-1588;auszugsweise jetzt auch in: Verantwortung. hg. v. M. Sänger, Stuttgart 1991, 17-22: vgl. hierzu und zum Folgenden auch die übersichtlichen Kommentare zu diesen Arbeitsexten, mit denen die Herausgeberin den Diskussionszusammenhang des Karlsruher Instituts für Philosophie widerspiegelt.
    avatar-img
    2會員
    20內容數
    這是我的個人研究,我會把所有關於Hans Jonas這位德國哲學家的閱讀心得與理解,都放到這個地方來,直到我完成我的論文。:) 歡迎有興趣的人提問、建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書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Das Risiko im Prinzip Verantwortung 責任倫理學或結果倫理學(Folgenethik,指從後果判斷道德與否的倫理學類型,例如效益主義)對責任概念沒有足夠的解釋,因此特別容易忽視這樣的問題:行為的後果經常不是與確定性發生,而是與可能性(Wahrscheinlichke
    Herbert Hörz認為哲學對風險研究的任務為下: 哲學的風險理解應在規定、本質、因果性、偶然和行為之間進行仔細的闡明和區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風險的管理的理論基礎。個案研究也是必要的,以便能夠分析行為的風險。重要的是,無論成功或失敗的風險都要研究。 因為危險的風險提高,也改變了我們的責
    Gefahrenpotentiale und Verantwortung Destruktivkräfte破壞力-die Massenvernichtungswaffen, alle destruktive Wirkungen von Produktivkräften vermindern die
    (暫) Gesetzmäßiges Risiko 規律性的風險 Verhaltensrisiko行為的風險 Begleitrisiko伴隨的風險 Restrisiko剩餘風險 Gefahrenrisiko危險的風險 Erfolgrisiko成功的風險 Deutsche Zeitschrift fü
    風險詞彙運用:1.對應日常語言的不安全性(或不確定性Unsicherheit)。2.公司損失的危險,其流程、結算是不穩定的(unsicher)。3.機會:可能產生獲利的成功行為。因此,風險特性是在正確控制(操作)過程為前提下被強調出,也衍生出這種要求:為了生產力的發展而有刺激創造的、充滿風險的決定。
    J. Habermas在《Die Neue Unübersichtlichkeit》說:未來是負面的,在21世紀的門檻展現出這一個恐怖的全貌--整體生命利益的世界性危機。
    Das Risiko im Prinzip Verantwortung 責任倫理學或結果倫理學(Folgenethik,指從後果判斷道德與否的倫理學類型,例如效益主義)對責任概念沒有足夠的解釋,因此特別容易忽視這樣的問題:行為的後果經常不是與確定性發生,而是與可能性(Wahrscheinlichke
    Herbert Hörz認為哲學對風險研究的任務為下: 哲學的風險理解應在規定、本質、因果性、偶然和行為之間進行仔細的闡明和區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風險的管理的理論基礎。個案研究也是必要的,以便能夠分析行為的風險。重要的是,無論成功或失敗的風險都要研究。 因為危險的風險提高,也改變了我們的責
    Gefahrenpotentiale und Verantwortung Destruktivkräfte破壞力-die Massenvernichtungswaffen, alle destruktive Wirkungen von Produktivkräften vermindern die
    (暫) Gesetzmäßiges Risiko 規律性的風險 Verhaltensrisiko行為的風險 Begleitrisiko伴隨的風險 Restrisiko剩餘風險 Gefahrenrisiko危險的風險 Erfolgrisiko成功的風險 Deutsche Zeitschrift fü
    風險詞彙運用:1.對應日常語言的不安全性(或不確定性Unsicherheit)。2.公司損失的危險,其流程、結算是不穩定的(unsicher)。3.機會:可能產生獲利的成功行為。因此,風險特性是在正確控制(操作)過程為前提下被強調出,也衍生出這種要求:為了生產力的發展而有刺激創造的、充滿風險的決定。
    J. Habermas在《Die Neue Unübersichtlichkeit》說:未來是負面的,在21世紀的門檻展現出這一個恐怖的全貌--整體生命利益的世界性危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現代職場中,責任制作為一種制度,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責任制的合法性及其爭議,對於員工和企業管理層都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員工在考慮離職時,也需掌握適當的程序和撰寫離職原因的最佳做法,以確保離職過程順利且符合規範。本文將探討職場中責任制的合法性及其爭議,並提供離職時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強調行動的責任感和影響力。本文探討行動與結果、自我反思和成長、影響他人和環境、長遠規劃和目標等議題,呼籲人們謹慎行動,堅持自我成長,並創造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要承擔個人責任? 承擔個人責任是對自己的生活和進步負責。這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能夠承擔個人責任時,我們才能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克服挑戰,並實現自己的目標。正如雪莉所說:「我希望我的團隊勇於冒險,若是我們心裡有恐懼,就不願承擔風險,也就無法全方位地成長。」這說明了承擔責任不僅能促進個
    2024/05/16 《因果關係的底蘊機能是自性,因果非獨立能存在的法則性質。》 認知在有一個「因果」制定也是著相 就像誤以為國家法律、學校規制是宇宙生成的必然產生 法律與規制都是因人多產生社會結構被動產生再以運行 因果是宇宙自然法則,任何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必然在這個
    Thumbnail
    漢字「本分」一詞語出《荀子.非相》,意指相對於「相貌」或「外表」的一種人格特質,可能有點類似「本性」或「本質」之意。換句話說,「本份」是可以訓練和分配的某個職務;而「本分」則比較類似「天份」的感覺,可能連繫到某種「天才」或「天職」的意境,而且每個人不見得都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作文考試的題目是「履行職責的歡樂」,我們會寫出什麼樣的內容?有些文章可能大談職責的重要,有些可能闡述職責如何帶給人們歡樂,但不知有多少人會針對「職責」本身提出質問。例如:「職責」本身究竟意味著什麼?只要是「職責」就一定要徹底執行嗎?如果「職責」的履行給自己帶來的是歡樂,但給他人帶來的盡是苦難呢?
    Thumbnail
    「當責與負責的差異在於,不單單是對過程負責,更是要對結果負全責」。 本文以客訴當作案例,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怎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對事情的心態,若能把結果放在心上,處理起來的方式必能更全面,這或許就是升遷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在看待人生的思維,強調了負責與當責的心態差異,並透過職場例子和情場例子來闡述。同時提到了預判與預防觀唸的重要性,以及掌控局勢的能力。最後總結強調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影響人和事的因素。
    不屬於你的問題,那麼你能做的並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你能做的是,接受他們不需要你理,勇於處理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一個是他對自己的生命之愛,也是對你的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現代職場中,責任制作為一種制度,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責任制的合法性及其爭議,對於員工和企業管理層都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員工在考慮離職時,也需掌握適當的程序和撰寫離職原因的最佳做法,以確保離職過程順利且符合規範。本文將探討職場中責任制的合法性及其爭議,並提供離職時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強調行動的責任感和影響力。本文探討行動與結果、自我反思和成長、影響他人和環境、長遠規劃和目標等議題,呼籲人們謹慎行動,堅持自我成長,並創造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要承擔個人責任? 承擔個人責任是對自己的生活和進步負責。這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能夠承擔個人責任時,我們才能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克服挑戰,並實現自己的目標。正如雪莉所說:「我希望我的團隊勇於冒險,若是我們心裡有恐懼,就不願承擔風險,也就無法全方位地成長。」這說明了承擔責任不僅能促進個
    2024/05/16 《因果關係的底蘊機能是自性,因果非獨立能存在的法則性質。》 認知在有一個「因果」制定也是著相 就像誤以為國家法律、學校規制是宇宙生成的必然產生 法律與規制都是因人多產生社會結構被動產生再以運行 因果是宇宙自然法則,任何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必然在這個
    Thumbnail
    漢字「本分」一詞語出《荀子.非相》,意指相對於「相貌」或「外表」的一種人格特質,可能有點類似「本性」或「本質」之意。換句話說,「本份」是可以訓練和分配的某個職務;而「本分」則比較類似「天份」的感覺,可能連繫到某種「天才」或「天職」的意境,而且每個人不見得都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作文考試的題目是「履行職責的歡樂」,我們會寫出什麼樣的內容?有些文章可能大談職責的重要,有些可能闡述職責如何帶給人們歡樂,但不知有多少人會針對「職責」本身提出質問。例如:「職責」本身究竟意味著什麼?只要是「職責」就一定要徹底執行嗎?如果「職責」的履行給自己帶來的是歡樂,但給他人帶來的盡是苦難呢?
    Thumbnail
    「當責與負責的差異在於,不單單是對過程負責,更是要對結果負全責」。 本文以客訴當作案例,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怎樣的結果取決於你對事情的心態,若能把結果放在心上,處理起來的方式必能更全面,這或許就是升遷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責任需要承擔,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能否為自己承擔、為自己作主。這篇文章討論了責任的種種,以及我們如何回到自己,為自己的身分來承擔責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在看待人生的思維,強調了負責與當責的心態差異,並透過職場例子和情場例子來闡述。同時提到了預判與預防觀唸的重要性,以及掌控局勢的能力。最後總結強調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影響人和事的因素。
    不屬於你的問題,那麼你能做的並不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自生自滅,你能做的是,接受他們不需要你理,勇於處理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處理自己問題的能力,這一個是他對自己的生命之愛,也是對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