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8/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斜槓青年」, 不只是青年需要,而且你我都越「斜」越好

「成為那個原本應該成為的人,而不是社會或別人想要你成為的人。」
這是這本書最關鍵的一句話。 如同作者在自序提到,她那位好友--X先生「不受錢與時間限制,隨心所欲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那種自由讓她非常嚮往。從眾很簡單,因為在生物設定裡這是最節能的。可是我們自稱為萬物之靈,還是逃不過這個奇妙的設定,而且還常受到這個觀點左右,很諷刺吧!我看自序時就欣羨不已,因為我也是那種嚮往自由生活的人。現任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McLeod Kennedy)說:「自由的核心,是定義個人的存在、意義、和宇宙奧秘與人生的權利。」(At the heart of liberty, is the right to define one’s own concept of existence, of meaning, of the universe and of the mystery of human life.),而我認為對「自由生活」簡單的認定沒有那麼高大尚,「我想做甚麼就可以做甚麼」不稀奇,而「我不想做甚麼就可以不做甚麼」才對味。
那我們怎麼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首要任務就是要知道「你想過甚麼生活」。大部分的人都沒想過,正確地說應該是想到一半就放棄了。(很大原因是把「能」過甚麼生活跟「想」過甚麼生活給搞在一起)在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有提到一個觀念叫「以終為始」,雖然不是在講這個,不過我覺得拿到這裡用也很適合。透過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未來,只管想要的不需要想別人怎麼看待你,依據「食、衣、住、行、育、樂」六個面向用寫的或是畫在一張紙上並且隨時紀錄,越清晰越詳細越好,這樣你才能面對不足的現狀來回推你現在可以準備甚麼。
《以終為始》史蒂芬.柯維
《以終為始》史蒂芬.柯維
再來便是「提升個人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土地」、「資金」和「勞力」三個傳統創造財富的經濟要素之重要性下降(但𣎴可能為0),人人只要有一支手機、一台電腦透過網路分享你所知的「知識」就有機會創造前所未有的財富。有人會說我又不是專家,懂得又不多,哪有這個能力?其實做個普及化的推廣者(Promoter)跟有專業技能的專家(Master)不必然重複,而且這只是分享個人心得,跟一般人也比較能談得上話,更何況專業的東西也是更需要推廣者來推廣。然而COVID-19過後,人類被迫改變原來方式生存,大大小小的公司不堪虧損而倒閉,更大大加速此現象轉移,被迫透過多重收入多重職業來維持生活。可是這樣常導致一種誤解,以為多掛幾份兼職,再貼上一些標籤,就以為自己已經是「斜槓」了,這樣過累死自己的生活能過多久?這是相當膚淺的。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Marci Alboher)根據許多的案例與讀者回饋,歸納了五種開創未來人生模式: 模式一: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組合 這種模式比較適合還在興趣愛好探索階段,或興趣愛好不足以支撐生活的人。 模式二:左腦+右腦組合 這是一種「理性」與「創造性」思維共同發展的模式,可以帶給人們更開闊的思維。 模式三:大腦+身體組合 這種模式能夠讓人在腦力勞動中互相切換,確保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平衡,對於腦力工作者而言,如果能同時發展出體力勞動的職業,是個挺不錯的選擇。 模式四: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 這可說是一個黃金組合,也是艾波赫自己的模式,這四種身分間可以形成完美的迴圈,寫作讓你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KOL),演講邀約也隨之出現,等到累積足夠經驗之後又能開展教學和顧問領域。 模式五: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 事實上,你可以不必擁有多種職業就能成為「斜槓青年」。也許你只有一種職業,但他要求你須具備全方位能力,並涉及不同領域。
其實不只有這樣,模式一到五都能各自混合編組或加總。斜槓只是一個過程一個起點,不要忘了目的:(Live a better Life. )過一個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真正的考驗才正要開始。
喜歡我的文章嗎?請繼續關注以及訂閱我就知道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