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說,書店到底有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家位在仁愛圓環的誠品書店,幼時的我去過幾次,我還記得那大理石的階梯,以及門口兩旁的石柱,對懵懂的我來說就像進入神聖的場域,被媽媽牽著手走上階梯的記憶,那是我與書香世界的首次接觸。
我的書店記憶,始於位於仁愛路上的誠品,圖為側門(圖片來源/誠品官網
上小學後,補習班的樓上就是誠品書店永和店。上課前,我總會去那裡漫無目的地晃一晃,我會偷看認真看書的大人們,幻想自己以後也能變成這樣的文藝青年,或是找一些學校圖書館沒有的小說隨意翻看。
當時,電影《咒怨》紅透半邊天,陳列在書架上的電影原著印著俊雄慘白的臉,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就在書店每週花上1小時,一邊發抖著一邊看完整本小說。誠品的超強冷氣、空氣中的芳香劑氣味、與圖書館截然不同的昏黃燈光,還有可憐的俊雄和伽椰子……觸覺、嗅覺與視覺的三重刺激,那是我從未有過的體驗,比起圖書館,書店更像「大人的世界」。
除了恐怖小說,那時我還迷上例如《茶花女》《簡愛》《咆哮山莊》等經典名著,上補習班前,我就在那裡嗑完一本又一本文學小說。如果說圖書館讓我嘗到與書初戀的滋味,那書店則是教我懂得如何愛書、享受書.使我與它陷入熱戀。
當時誠品書店永和店宣布閉店時,得知消息的我說不出話來,年幼的我還不習慣說再見,我不懂承載這麼多人心靈依歸的場所,為何可以這樣輕易地消失?我只知道我得趕緊出發,出發去找下一個同樣能讓心悸動的地方。最後,我落腳在誠品敦南店,度過我的青少年時光。
爾後.我們與敦南誠品道別,台北彷彿就此失去了文化重鎮,縱使信義誠品接棒24小時書店的任務,還將敦南誠品的金字招牌「嘎嘎聲木地板」原汁原味搬進書店中,但我認為敦南的閉店,也讓我與青春時光告別。
我喜歡敦南店的窗戶,看得到敦南路上的大樹;
當然也喜歡它的木頭地板,踩上去的嘎嘎聲,很是抒壓
書店是與愛書人接觸的場所
上大學後,耳聞巷弄中有一間很厲害的書店,聽教授說書很多以外,店老闆也是為書店加分的關鍵。好奇的我循著線索往師大附近尋覓,店門外貼滿海報,窄小的門口只能讓一人進出,那是號稱全台灣最便宜的書店「水準書局」。
走道上一落落高疊的書,彷彿強力地震來襲時就可以搖垮這家小店。但老闆不在意,只管搬著書忙進忙出;客人們也不在意,只管在小通道上抽出書翻看,偶爾還要彎下腰撿一撿地上有沒有什麼遺漏的好貨。
我選了幾本書來到櫃檯準備結帳,年紀應該與我父母相同的老闆,突然放本書在我面前,簡潔明瞭地對我說:「這個好,要看。」然後再瞟一眼我手上的書,問道:「你喜歡這個類型喔?那我跟你說,你可以看XXX。」說完,走去後方挖出那本書給我。
習慣了連鎖書店店員與客人的距離感,老闆的態度讓我受寵若驚,馬上端起他介紹的書翻閱試讀,老闆則在旁聊起那本書的內容,輕描淡寫地說,但卻說得精采、說得我心癢癢。但再買就快超出窮學生我每個月的購書預算了,怎麼辦?
不知道是不是看出我的猶豫,老闆對我說:「年輕人要多看書,你喜歡我可以算你X 折。」我還記得老闆那時看著我的眼神,有多堅定。
你說,你能不買嗎?
總統2019年到訪買書,新聞說老闆送的書比她買的書還多。中間那位就是告訴我「年輕人要多看書」的第一代老闆(圖片來源/水準書局FB
人常說,愛是沒有原因的,當你愛一個人時,就連他的缺點你也可以包容。當我去書店失手買太多,揹著鼓鼓的後背包走回家,那重量壓得我頭都跟著暈了,我都在想:「我何必呢?網路書店買就好啦。」
但我知道,我下次還是會失手,因為在書店翻書、挑書,再把書扛回家的我很快樂;因為去一趟書店,帶給我的五感刺激,是網路購物無法取代的體驗;因為可以在現場看到愛書人珍惜書的樣子,那是比起便利、下殺XX折,更令人動容的事情。
上一次去書店,是否有看到哪本書,讓你泛起淺淺的微笑呢?
(圖片來源/翻攝《Prem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5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翁湘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烈子的同事們也像社會上會遇到的各種人,例如會用可愛撒嬌的方式,凹同事幫忙的嬌嬌女;很愛八卦是非,卻也熱心助人的歐巴桑同事;在公司走路有風、最受老闆歡迎的風雲人物;還有,做事情並不特別突出,只求圖個溫飽的小人物──你自己。
這是導演柳廣輝的故事,他是阿漢,高中時曾經也有一個Birdy讓他陷入。如今他邁入知天命的年紀,直至拍完電影他才敢向母親坦白:「我是一個同志。」民風保守的年代,讓想愛的人不敢說愛,導演將情感融在對白中,隱晦、深刻地傳達自己的心情,因此也句句擊中核心。
BL日劇題材多樣、觀點相異,而且都相當有質感,雖說皆是小品,少了大場面或是當紅巨星的加持,但每每一推出,還是會引發不小的話題,深受觀眾喜愛。 以下五部BL日劇是近幾年的經典代表作品,值得回味再回味!
一輩子太短,我們無法經歷各式各樣的人生,而《跟拍到你家》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你可以同時看到許多人的「小型人生紀錄片」。從受訪者的角度,理解當事人的心情,有時候會發現,看似悲劇的背後其實不一定是絕對的惡,人生百態,無法從一而論。
日本有許多知名人士也都是他們的歌迷,例如二宮和也、妻夫木聰以及富堅義博(漫畫《獵人》作者)等,有歌迷常笑稱RADWIMPS的歌「話很多又很孩子氣」,但因為這些有別於其他樂團的特質,所以格外吸引人反覆聆聽,令人想要仔細推敲其中的含意,有別於抒情歌的溫婉柔軟,這樣的搖滾樂曲反而更能激勵人心。
我與這四人搭上同一節車廂,原本在觀察西裝情侶的我,目光被一旁的身影吸引。那兩位著夾克的男子,其中一人用小指勾了勾對方的手,摩娑試探過後進而十指緊扣,便維持這樣的姿勢開心地交談;而西裝情侶則是坐在位子上互相依偎,招來隔壁中年大叔的白眼。
烈子的同事們也像社會上會遇到的各種人,例如會用可愛撒嬌的方式,凹同事幫忙的嬌嬌女;很愛八卦是非,卻也熱心助人的歐巴桑同事;在公司走路有風、最受老闆歡迎的風雲人物;還有,做事情並不特別突出,只求圖個溫飽的小人物──你自己。
這是導演柳廣輝的故事,他是阿漢,高中時曾經也有一個Birdy讓他陷入。如今他邁入知天命的年紀,直至拍完電影他才敢向母親坦白:「我是一個同志。」民風保守的年代,讓想愛的人不敢說愛,導演將情感融在對白中,隱晦、深刻地傳達自己的心情,因此也句句擊中核心。
BL日劇題材多樣、觀點相異,而且都相當有質感,雖說皆是小品,少了大場面或是當紅巨星的加持,但每每一推出,還是會引發不小的話題,深受觀眾喜愛。 以下五部BL日劇是近幾年的經典代表作品,值得回味再回味!
一輩子太短,我們無法經歷各式各樣的人生,而《跟拍到你家》之所以會吸引人,是因為你可以同時看到許多人的「小型人生紀錄片」。從受訪者的角度,理解當事人的心情,有時候會發現,看似悲劇的背後其實不一定是絕對的惡,人生百態,無法從一而論。
日本有許多知名人士也都是他們的歌迷,例如二宮和也、妻夫木聰以及富堅義博(漫畫《獵人》作者)等,有歌迷常笑稱RADWIMPS的歌「話很多又很孩子氣」,但因為這些有別於其他樂團的特質,所以格外吸引人反覆聆聽,令人想要仔細推敲其中的含意,有別於抒情歌的溫婉柔軟,這樣的搖滾樂曲反而更能激勵人心。
我與這四人搭上同一節車廂,原本在觀察西裝情侶的我,目光被一旁的身影吸引。那兩位著夾克的男子,其中一人用小指勾了勾對方的手,摩娑試探過後進而十指緊扣,便維持這樣的姿勢開心地交談;而西裝情侶則是坐在位子上互相依偎,招來隔壁中年大叔的白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興趣之一是去誠品書店走走看看, 覺得可以看到許多人生中不同的風景. 隨手翻了這本書,一開始看到的是些有趣的內容. 便想說可以好好看過書中內容, 沒想到的是這不僅僅是一本快樂劇本的書. 主要內容以作者本身從年輕到目前為止的人生紀錄, 一路從小孩時期一直到目前經營著二手書店的一切回憶. 除了佩服作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某天黃昏時,和女兒去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 在市政北二路。 以前經過這家書店,沒進去。 今天第一次進去。 書店在二樓、三樓,有電梯。 二樓一半賣餐飲,一半賣些文具、雜物,價格很貴。 三樓都是書,還不算少。 有座位,讓顧客可以坐著看書。
2010年到2017年,我還在台北。那段時間,我經常光顧幾家書店,這些書店成為我探索知識的寶庫和心靈的避風港。 ▋政大書城 政大書城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雖然我並沒有任何考試的壓力,但我經常在這裡購買各種考試用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增廣見聞。這些書籍幫助我拓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讓我在學習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書店是一個能讓人心靈成長的地方。 這篇文章適合任何喜愛書籍和書店的人閱讀。 無論是探索新知識還是尋找靈感, 書店總能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啟發。 ▋成長時刻1 - 青少年時期的探索 從15歲到18歲, 我在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就讀。 每個週末, 父母帶我到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興趣之一是去誠品書店走走看看, 覺得可以看到許多人生中不同的風景. 隨手翻了這本書,一開始看到的是些有趣的內容. 便想說可以好好看過書中內容, 沒想到的是這不僅僅是一本快樂劇本的書. 主要內容以作者本身從年輕到目前為止的人生紀錄, 一路從小孩時期一直到目前經營著二手書店的一切回憶. 除了佩服作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現在我坐在小書房的椅子上休息,等下就要離開小書房。 小書房在秀泰二館的二樓,以前來逛過。 小書房,其實是金石堂書店,面積大,書也多,椅子也多,整體環境也很好。 在台中的書店中,小書房很有特色,算是間很值得逛的書店。 今天黃昏,我帶女兒來逛小書房。
Thumbnail
某天黃昏時,和女兒去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 在市政北二路。 以前經過這家書店,沒進去。 今天第一次進去。 書店在二樓、三樓,有電梯。 二樓一半賣餐飲,一半賣些文具、雜物,價格很貴。 三樓都是書,還不算少。 有座位,讓顧客可以坐著看書。
2010年到2017年,我還在台北。那段時間,我經常光顧幾家書店,這些書店成為我探索知識的寶庫和心靈的避風港。 ▋政大書城 政大書城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雖然我並沒有任何考試的壓力,但我經常在這裡購買各種考試用書,純粹是為了學習,增廣見聞。這些書籍幫助我拓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讓我在學習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書店是一個能讓人心靈成長的地方。 這篇文章適合任何喜愛書籍和書店的人閱讀。 無論是探索新知識還是尋找靈感, 書店總能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啟發。 ▋成長時刻1 - 青少年時期的探索 從15歲到18歲, 我在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就讀。 每個週末, 父母帶我到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