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膚淺讀後感(劇透絕對有)

    1. 寫在前面,除了有劇透外完全是不專業的很普通人心理的讀後感。既沒有透徹到能夠窺見小野主上所描述的隱藏於後意義的目光,也沒有聰明冷靜分析劇情的能力,真的僅僅只是讀後感。
    只為排解剛才看完小說後那股無法抵擋的空虛唏噓與難過。
    真的是睽違很多年才拜讀的大作,起先其實覺得有些失望,因為不夠的腦容量著實已經無法消耗龐大的人名地理跟土匪的那些崛起因素,前面兩卷幾乎又不斷重述文洲之亂、轍圍對驍宗的意義、驍宗如何在函養山失去音訊諸如此類的事情等等,確實是對往後劇情的鋪陳堆疊可能很重要,可我看到有些累,變得無法像之前一樣不忍釋手的閱讀下去。
    太多人物了,以至於我到第四卷都還常常在想這人是誰?都無法快速回想起每個人的來歷...所以是真的很容易就看到累了。
    不過這些我歸咎於已經逐漸習慣速食閱讀然後可能也失去閱讀素養還有腦容量嚴重匱乏的自己。但老實說很多地方我還是覺得似乎有那麼點邏輯說不通的地方...或者我覺得無法理解吧?比如盲從的士兵們,因為十二國的世界觀其實不是很直白簡單明瞭嗎?天意選上的王在位,國家才不會沉淪,那到底能有甚麼原因可以支持謀反?就算是麾下?或者根本離阿選很遠的那些麾下的麾下的麾下?好吧,我真的不懂。
    回到正題,我的膚淺讀後感。
    其實看到泰麒的成長實在覺得難過極了,因為看過天真時期的年幼可愛的他,以及魔性之子那種從遺忘到回想起後,在黃昏之岸曉之天最後終於回來的疲憊泰麒,真的讓當時的我非常難受。人在初始純真後經歷了世間種種而改變,不能說那些改變不好,卻再也無法回到那個純真坦率的時期了。
    當我這樣感慨的對朋友說這些的時候,他回答我,這不就是人類必經的歷程嗎?
    不過泰麒的改變是這部小說裡面我覺得相當精彩的部分,作為仁慈的麒麟有許多他本來不可能或不願意去做的事情,讓小說中的眾人驚愕,而作為讀者當然就是很爽快,用心計進入白圭宮,並且還能帶風向,更用自己的做法默默贏得了耶利的認同,可當他不得不自己下手時我還是覺得很難過,大概我心裡還是希望麒麟可以心機,但希望永遠保持雙手乾淨。雖然書中也說到,麒麟的使令其實是揣摩著麒麟心思下手,而也理解李齋在後來對他說的那些希望他不要自責的話...
    應該還是會自責吧?就算逼不得已?
    因為畢竟是麒麟,我可能也是希望在這個世界裡面有絕對的良善存在。
    去思那段結痂再挖開反覆結痂的部分也很打中我的心,有些痛苦不應該輕易揭過,必須記得。書中描述到他破涕為笑時我反而流出眼淚來。
    然後我在看這小說時忽然有感自己的感情豐沛,通常有某些劇情確實感覺就是來賺人熱淚的,可是我卻在第四卷前面,描述到很多百姓都前往瑞州,瑞州打開義倉,聽說到那裏就能得救,因此百姓紛紛湧入。大約是這意思。看到這邊立刻來到此續作的大鼻酸,大概是有感於前期的鋪墊,深刻覺得這些百姓好可憐,而泰麒的努力似乎終於有了些許成果,而這些戴國百姓也終於彷彿有了希望,於是竟然看到感動鼻酸到必須忍住眼淚才不會流下的程度。
    發現我情感豐沛處幾乎都來自泰麒耶,他讓潤達騎著白虎去東架的用意也讓我覺得很感動,大概就是一種麒麟還是維持著麒麟的仁愛,然後用最大的努力拯救他所能拯救的人。
    驍宗的話也是,本來對驍宗沒有感覺,甚至有些體會戴國百姓苦難而惡毒的希望他怎麼不乾脆自裁然後讓新王出現。初時小說設計一個躺在(我已經忘記那個地名)某處的一個不斷唱戰歌,然後誤導讀者很像是驍宗的那人時,我也以為他就是驍宗然後覺得憤怒,覺得既然你沒有死透那就趕緊爬起來做事情啊...民不聊生啊你知道不知道?幸好最後他不是,小野主上的安排也算完美的平息了我本來對各種驍宗不見的不滿,因為畢竟是被困住,而且是出不去的困住,好吧只能原諒了。
    然後主上不愧是主上,主角群中的李齋本來都很理智,但一碰到主上或台輔就很容易變得感情用事,人情義理直接下降,把主上跟台輔放在首位不是她的錯,但人嘛,總有那一念之差(我是說我)。不過當驍宗要她不要多想那些有的沒的,不放棄去思酆都時,就覺得果然這才是當主上的器量。(講到器量突然想到某個宇智波會不會不太開心?哈)
    讓去思騎著騶虞離開的那個時候也覺得很感動,有種我既然逃不了了,那就最大程度的讓可以活著的人活下吧,跟潤達那邊一樣的感受。我很喜歡這種把小人物的命當命的劇情設計。
    說到這,十二國記另一個令人讚賞的地方就在於,還滿寫實的。雖然我看不懂一大堆的士兵軍人進攻防守,但這種不依憑某幾個人的無敵神力就能脫困,而是建基於一些合理的依據上面時,就是看得很舒服,雖然偶爾也因此絕望得好像太過沒未來,會懷疑到底最後要怎麼扭轉劇情。
    小小的石頭堆積成巨大的成果,做為這些扭轉事情的小幸運我覺得一點也不牽強,所以就能夠很信服的看下去,但也可能因為我有點看不懂裡面的軍事狀況...(汗)
    啊、不過也為寫實所以難過度又會增強,以前小時候看漫畫小說連續劇,太多的完美結局到後來甚至有點走歪的喜歡那種世界全滅大悲劇(比如聖傳),後來年齡漸長,發現我已經吃不了悲劇了,即使中間有喜歡虐文虐心,覺得三不五時虐一虐更舒心,不過說到底我還是希望結局是美好的。
    所以那些留在我印象中的腳色走向令人哀嘆的下場,惠棟的生病,淵澄未能得到未來戴國希望的消息就逝去,很多很多在腦海中有印象的腳色用一種就是在戰場中容易離開的不起眼的方式被消滅,沒有轟轟烈烈,讓人唏噓不已。
    再來說說阿選吧。(但我覺得對他沒啥好說的,因為我不懂他)
    我真的還是沒有搞懂他到底在想甚麼,像是一系列的陰錯陽差導致了這一切,他跟驍宗本可以是很微妙卻不錯的競爭關係,他臆測驍宗或許根本不把他當回事,他妒忌憤恨年幼泰麒那清澈的雙眼不會有任何的私慾,如果有的話那他不被選為王就有了理由。這些其實我都超級理解,這樣的心情不是就常常出現在平庸如我的日常生活中嗎?我們總會害怕或有各種期待,去滿足自己陰暗心理。
    不懂,那把自己塑造的很有品(?),紀律嚴謹,反正總之也深受麾下愛戴的阿選怎麼把自己搞成這樣?僅僅只因為忌妒?不服?這就是我不懂的一個地方了,明明這世界的設定就是麒麟承天命選擇的王在位國家才不會有問題啊...所以真的可以無良心到這種地步嗎?或許可以...不知道,反正對於他的麾下,像是歸泉就覺得,真心希望阿選去體會歸泉的高興與難過。
    而琅燦,反而好像比較好理解?她那種不把國家把王把宰輔當回事,基於對天理的好奇那樣的各種煽動作為以及做自己,反而讓人討厭不起來。應該說其實還滿喜歡的,只是如果真的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戴國人民,我應該還是會欲除之而後快吧,會覺得夭壽骨啊都你引起的啊,如果我是阿選的忠誠麾下,肯定也會覺得就是你這傢伙把我主公搞成這副德性啊,這樣去遷怒吧...
    看到琅燦,有點想起雁國主從專題小說中尚隆的呢喃般的感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意就是如果覺得無趣的話,肯定會想毀了國家的吧?這樣?
    有種超脫於世界而想認識世界的感覺,對我來說,她不是軍人,也不是謀反者,她是哲學家。
    還有,一直想起了黎明之空後記小野主上曾說,那部小說中很多人死亡了講得很隱晦,而看到這部時,卻忽然覺得你改變風格也太突然,我一點也不想看到殘殺的片段啊...雖然看十二國記每次都覺得很安心的就是裡面不會有所謂的性侵害這件事情,畢竟是里木求子,但我也不想看到虐殺啊...
    寫到這裡,萬分凌亂,畢竟是想到即寫的感想。
    因為實在有點太無法立刻走出這種嘆息的心情了,可是經歷梳理,即使凌亂,好像有稍微好了些。
    慶幸裡面還有英章,莫名地到後面變成滿討喜的腳色,雖然明明是將軍卻存在感很低,不過可以詼諧說著宰輔和正賴這種受傷了正好步調慢,就覺得戴國還是滿有希望的。
    怎麼說呢,不是賴活著只求有呼吸,疲憊萬分的過生活,而是可以用笑容去迎接生活吧。(感覺可以寫一個論笑容(樂觀或快樂)於生活的重要性)
    以上。
    竟然不知不覺打了這麼多。
    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小野主上對於他們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短篇,不過還是不要描述景麒跟泰麒相遇了,我懷疑我可能又會很難過。哈哈。
    2020.12.15
    以下的是我看完如今結合生活的感想:
    無比的希望有真正的良善,並不是要讓那些小小的石頭匯聚成未來他人對自己的實際善舉,行動的本身就是目的。或者說那些初心就是目的?言語文字總是難以確切表達,好吧,等我哪日想到再補充吧!(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