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脫節

與社會脫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周跟一個老同事吃飯,她最近剛剛離開了朝九晚五的職場,她那天問我,有沒有擔心過因為離開職場之後就跟社會脫節?

雖然我也不是很清楚這樣的想法是從那裏來的,但是當她問我的時候,我是絲毫沒有猶豫地回答她:當然不會。

她當時說的是她一個朋友的例子,說是在一次飯局上她發現她的朋友所說的一些事情,都是很古早的。不過她也沒有提出很實際的例子到底是說了多古早的事情,不過單單就聽這樣的形容,我也不太確定,光只是這樣,算不算是跟社會脫節。

我自己是從來沒有思考過會不會與社會脫節這件事情。
我反而覺得,自從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我反而更有時間關心我想要關注的事情上。對於台灣的那些無聊的社會新聞,我不認為不知道不清楚就算是跟社會脫節。
反而是,對於這個世界上其他歐美大國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這才是嚴重的社會脫節。
不過我朋友後面又說,因為看到自己的朋友與社會脫解,因此她男朋友也是建議她還是要去找一個工作,能夠跟人有接觸,這樣才不至於跟社會脫節。
雖然我也還是不覺得找到一個工作跟人有接觸,跟會不會跟社會脫節有任何關係。

工作的時候,我們大部分的思緒會被工作上的一些情緒牽引,比如說,我跟那個部門的誰誰誰不合,又或是,那個部門的主管我看得很不順眼,常常下了班之後都還要帶著這些負面的情緒回家,可能某程度上的確是在社會的軌道上沒錯,但嚴格說起來,這與實際社會的動脈,可能也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我想要說的是,就算沒有在一個需要與多人溝通的工作環境下,我們跟這個社會還是一樣會保持的一種聯繫。

我記得以前年紀小的時候,碰到滿口媽媽經的朋友,我們都會說,希望自己不要變成一個只會談小孩的媽媽。

但,這幾年,我發現,家庭主婦,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職業。

不知道為甚麼從來沒有人這樣想,但當我自己成為一個家庭主婦之後,我才很深刻地感受到,做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實在不容易。

我常常看一些日本太太的youtube, 她們將做家務這件事情,儼然變成了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她們分享她們如何將家務做好這件事情,這些可能都是她們每天日復一日所重複練習的生活日常,看在我這個還在摸索的門外漢眼裡,我簡直覺得實在是太神奇了。

而這些日本太太門的youtube頻道的訂閱數,常常都是破萬以上的訂閱率,每支影片的點閱率也都是萬位數起跳。
那你說,這些太太算是與社會脫節嗎?
我倒是覺得這些太太們,反而是引領了另外一種的社會風潮。

我想說的是,是否與社會脫節,應該跟有沒有工作這件事情沒有絕對的關係,但重要的應該是,如何把當下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才是最重要的,讓自己保持在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才是更重要的吧 。

avatar-img
台灣太太在北京的沙龍
136會員
853內容數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妹妹已經離開整整一週,之前同樣剛送走兩個貓小孩的好友跟我說,大概會哭一個星期,接下來是漫長的思念。 的確,在小哈利的陪伴下,那哀傷的情緒逐漸消化,加上老吳每天總是帶我出門散心,雖然偶爾腦海裏閃過妹妹的畫面還是很揪心,但日子終究是繼續往前走了。   有人說要學會告別,才能夠重新開始。 但我覺得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妹妹已經離開整整一週,之前同樣剛送走兩個貓小孩的好友跟我說,大概會哭一個星期,接下來是漫長的思念。 的確,在小哈利的陪伴下,那哀傷的情緒逐漸消化,加上老吳每天總是帶我出門散心,雖然偶爾腦海裏閃過妹妹的畫面還是很揪心,但日子終究是繼續往前走了。   有人說要學會告別,才能夠重新開始。 但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