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記憶

山居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嘉義縣中埔鄉東興村,沄水的山上一處名曰:凍仔腳,是我出生的地方,有著我十年最深的記憶。
有首歌~家,歌詞中唱出: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那情形正像我的故居,小河雖不在門前,卻是在房子右側,而後面山坡種了一大片竹子,採竹筍製筍乾是父母拿手的,也是家中重要的經濟來源;門前斜坡下則是一大片橘子,裡面還種了幾棵柳丁、柚子,當果子成熟時,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摘個橘子,吃完再做功課。
翻過一段山路有一片李子園,還有些鳳梨種在其中,從小就不怕酸,最愛吃剛成熟尚未變軟的李子,酸中帶甜脆的口感,至今回味無窮。其他零星的果樹尚有幾棵桃子、梨子、梅子、木瓜、香蕉、芭樂、蓮霧等等,一年四季不缺水果吃,就算沒有成熟的水果,滿山遍野尚有野生的百香果、桑葚、刺苺果可採摘,哪像現在居離島,想吃個水果有時會有不太買的下手的感覺,過個鹹水,總比台灣貴那麼一點點。
除了水果還種了不少蔬菜,養了豬雞鴨鵝,還有一條狗,甚至有時候父親在山裡找到蜜蜂窩,只要把蜂后連同蜂窩帶回來,整窩的蜜蜂就養在屋簷下,除了甜蜜,還可吃到還可吃到蜜蜂釀造的花粉,這可是一般人吃不到的喔;小河裡則可以抓些溪魚蝦讓母親入菜,除了米之外,其他食物都是自給自足,日用品則必須步行一個多鐘頭到山下小鎮去買,通常是帶農作到鎮上賣順便採購,而鄰居有人下山也會互相幫忙買回來,雖然,離家最近的鄰居也要走五分鐘路程,但守望相助的熱誠還是不輸人的。
山居住的房子是竹筒屋,幾乎都是自己蓋的,哪家要蓋房子就伙同鄰居,先粗竹架起屋子結構,再用竹片編成一片片牆壁,抹上水泥,再組合成牆,屋頂也是竹子蓋的,山居的人蓋起房子都有一手好功夫,小孩就從編竹牆開始學起,沒經歷過的人大概難體會吧!
有一回颱風來襲,半夜時屋頂被風掀起一大塊,全家只好收拾細軟帽著風雨到鄰居家中借住,直到房子整修好;簡單的生活環境,人情味也濃厚。
年幼的我無法體會大人的辛苦,回憶中是充滿趣味的歡樂童年,山中連電也沒有,晚飯吃完,七、八點就上床,清晨四點多起床,然後各自準備上學上工,直到我上小學三年級,舉家搬離山上,我的童年,畫出一個大分野,但這段時光卻是我最深刻的回憶。



avatar-img
風吹的沙龍
56會員
502內容數
短篇小說創作、雜想、散文、心情手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風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側邊那間屋子總擺了許多籐條、工具及編織完成或未完成的藤椅,角落擺張書桌,阿爸常在這裡編織藤椅,旁邊一架收音機,聽廣播節目是阿爸的消遣。 我總喜歡在這裡做功課或看書、塗鴉;我可以一邊寫功課一邊跟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曲哼唱,完全一心兩用。 我喜歡唱歌,而且學歌很快,新歌聽個三、五遍就會唱了,小四時音樂
 隔壁又傳出爭吵的聲音,不久就見外省仔被老婆用掃把轟出來,他就在大門口喃喃咒罵,見裡面沒啥反應,就嘀嘀咕咕的走到我家門廊上坐著,開始千篇一律的長篇大論,無非是講當年的英勇事蹟,或是做著:假如我有了錢就如何如何的發財夢。 外省仔整天無所事事,牢騷滿腹,而他老婆辛勤的工作,養家養孩子,也聽過她不只一
我的母親   看到日劇時,我忘了母親 曾教我念著 ア イ ウ エ オ 孩子生病時,我忘了母親 也曾徹夜守候 開懷大笑時,我忘了母親 總是淺淺的笑容 遠離家門時,我忽略了母親 依依不捨的眼神  以為,只要我想念 就能回去找尋那 曾經的記憶 誰知,稍一不留意 歸來 竟只見牆角 空蕩蕩的輪椅  ***
初航   夜幕低垂 懷著忐忑又興奮的心 踏上備妥出港的漁船 隨著父親的腳步 航向漆黑的大海  黯黑水面 祇見點點漁火 鼓動的浪潮 翻攪五臟六腑 夾帶飄來的魚腥味 讓我把傍晚母親的愛心 潑灑一地  冷眼的老鳥 微含譏笑的嘴角 似是司空見慣 全船漁民的期待 丁香是否滿載? 夜,更深了  *******
望夫石   為生計奔波的勇士 每次出航都是~視死如歸 與天搏鬥˙與海掙活 懷著忐忑的懸念 為了愛的妻小 心一起在大海空盪 在咾咕石築起的巢外 在崖邊高起的大石上 佇禱未歸的人 日日夜夜翹望 淚已乾,心已寒, 呼喚啞了喉嗓 聽海風哭訴癡傻的心腸 累計點滴絕望 神魂終在老天的訕笑之下 日漸凍結  **
 我家那種古厝是大門進來有個中庭,再一道門進來是大廳,傳統的木頭作成的門,可從裡面上閂,外面的鑰匙早就不知丟到哪去了;之前沒人居住,我們跟先生的二哥稍整理過後一同居住。 剛回澎湖時,因為每人作息不同,有些人也許半夜才回家,所以兩道門從不上閂的,而有朋友來,不管家中有沒人,要找的人不在,就自己坐下
側邊那間屋子總擺了許多籐條、工具及編織完成或未完成的藤椅,角落擺張書桌,阿爸常在這裡編織藤椅,旁邊一架收音機,聽廣播節目是阿爸的消遣。 我總喜歡在這裡做功課或看書、塗鴉;我可以一邊寫功課一邊跟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曲哼唱,完全一心兩用。 我喜歡唱歌,而且學歌很快,新歌聽個三、五遍就會唱了,小四時音樂
 隔壁又傳出爭吵的聲音,不久就見外省仔被老婆用掃把轟出來,他就在大門口喃喃咒罵,見裡面沒啥反應,就嘀嘀咕咕的走到我家門廊上坐著,開始千篇一律的長篇大論,無非是講當年的英勇事蹟,或是做著:假如我有了錢就如何如何的發財夢。 外省仔整天無所事事,牢騷滿腹,而他老婆辛勤的工作,養家養孩子,也聽過她不只一
我的母親   看到日劇時,我忘了母親 曾教我念著 ア イ ウ エ オ 孩子生病時,我忘了母親 也曾徹夜守候 開懷大笑時,我忘了母親 總是淺淺的笑容 遠離家門時,我忽略了母親 依依不捨的眼神  以為,只要我想念 就能回去找尋那 曾經的記憶 誰知,稍一不留意 歸來 竟只見牆角 空蕩蕩的輪椅  ***
初航   夜幕低垂 懷著忐忑又興奮的心 踏上備妥出港的漁船 隨著父親的腳步 航向漆黑的大海  黯黑水面 祇見點點漁火 鼓動的浪潮 翻攪五臟六腑 夾帶飄來的魚腥味 讓我把傍晚母親的愛心 潑灑一地  冷眼的老鳥 微含譏笑的嘴角 似是司空見慣 全船漁民的期待 丁香是否滿載? 夜,更深了  *******
望夫石   為生計奔波的勇士 每次出航都是~視死如歸 與天搏鬥˙與海掙活 懷著忐忑的懸念 為了愛的妻小 心一起在大海空盪 在咾咕石築起的巢外 在崖邊高起的大石上 佇禱未歸的人 日日夜夜翹望 淚已乾,心已寒, 呼喚啞了喉嗓 聽海風哭訴癡傻的心腸 累計點滴絕望 神魂終在老天的訕笑之下 日漸凍結  **
 我家那種古厝是大門進來有個中庭,再一道門進來是大廳,傳統的木頭作成的門,可從裡面上閂,外面的鑰匙早就不知丟到哪去了;之前沒人居住,我們跟先生的二哥稍整理過後一同居住。 剛回澎湖時,因為每人作息不同,有些人也許半夜才回家,所以兩道門從不上閂的,而有朋友來,不管家中有沒人,要找的人不在,就自己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