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感恩」是進一步的「虐待」,如何在人生辛苦時,還能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整理摘自/《第一本複雜性創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感恩是一種正念,尋找著「即使人生有時候很辛苦,但人生本質上是好的」的實證。
不過,對於「曾經受傷的小孩」來說,如果如今的你覺得童年沒有什麼值得感恩之處,這是情有可原的。
此外,更要注意的是,感恩的概念被一些心理學家有害地使用,去支持叫做「否認」的心理防衛,他們把感恩吹捧成可以繞過創傷痛苦的快速辦法,但這很可能是進一步的「虐待」,因為深層、長期廣大的創傷在完全被理解和處理之前,是無法化解的。
然而,感恩是美好的自然體驗,能夠一再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只要你不意圖或強迫自己去製造「永恆」的感恩,你就可以培養一種開放的觀點,去注意有什麼值得感恩。一段時間後,感恩的態度會漸漸真誠的感恩增加。
這其實就像我們不可能總是充滿愛,如果抱著這種期待,你可能會對自己不夠有愛而攻擊自己;感恩也一樣,如果你期待自己永遠要有感恩之心,你可能會常常對自己感到失望──這對有過創傷的人來說,尤其不是好事。
事實上,對有創傷的人(例如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來說,感恩是相對或特別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情緒重現」常常會把人絞入難以承受的情緒當中,使人無法感受到人生中的任何好事。
不過,如果你練習的足夠的話,你過往的「感恩」經驗,可能會讓你從「情緒重現」中放鬆,帶來感激、解脫或達成歸屬感的淚水。久而久之,就算你會有失去感恩的時候,真誠的感恩也會回來得快一點。

練習方式

  • 晚上就寢,在睡著前,至少列出十項當天發生的正面事件。
  • 那很可能是基本和簡單的愉悅和感謝──像是聽到洗腦的歌曲、吃的好吃的食物、鄰居跟你打招呼、你家的貓咪突然親你一下……。
這樣就可以了!

  • 書名:《第一本複雜性創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 作者:彼得‧沃克(Pete Walker)
  • 出版社:柿子文化
  • 出版日期:2020/10/15

作者簡介

彼得‧沃克(Pete Walker)
彼得‧沃克是位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市的資深心理治療師,具有諮商心理學與社會工作的雙學位,從事心理諮商與治療、教學、寫作已超過三十五年,並且擔任治療師督導超過二十年,專長是協助受到童年創傷的成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是其中一個特長領域。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是他最暢銷的著作,在亞馬遜網站上一直名列前茅。先前著有《完全感受之道》。最近的新書是《以風暴之眼為家:一位心理治療師如何處理自己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柿子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結界是佛教術語,原本是僧眾聚集在一處時,隨處劃出一定的區域,做為限定僧侶活動的範圍,以免僧眾違犯過失。在《巴利律》注中提到,界分為「已結之界」和「未結之界」兩類,近於《南山律》中所稱之「作法界」和「自然界」。
當父子們吸入充滿屋內的煤氣時,母親還活著,她是在發生氣爆後才被燒死的。 死亡時間的意義有多大?日常生活中,若非遇到特別狀況,一般人是不會去關心這個問題的。
2019新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除了外在的衛生安全防護之外,許多專家也都提出提升自我免疫力的重點,當中可以看到有一個生活習慣的提醒很常出現,那就是──充足的睡眠。 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強調這一點呢?因為睡眠的剝奪會讓你對感染及慢性疾病更加敏感!
由肉體加諸在靈魂上的限制,意味了人生無可避免的困苦,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對永生有所期望,不過就要看我們怎麼過我們現世的生活了。在俗世的生命,是訓練靈魂的一個機會,這樣,在它死後,才不會迷失自己的道路。
據說每朵花,都是來自天堂的笑容…… 每次她兒子想要表達「媽,我愛妳」時,他總是會送向日葵給她,永遠都是向日葵。
狩獵–採集時期佔據了人類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點八的時間,同時,人類的大腦也在這段時間進化。在這段時期,小孩子要想不受掠奪者的危害,有賴於緊緊跟著大人,即使是極短暫的時間和父母分開,都會引發恐慌的感覺,因為野獸只需要幾秒鐘就能逮到
結界是佛教術語,原本是僧眾聚集在一處時,隨處劃出一定的區域,做為限定僧侶活動的範圍,以免僧眾違犯過失。在《巴利律》注中提到,界分為「已結之界」和「未結之界」兩類,近於《南山律》中所稱之「作法界」和「自然界」。
當父子們吸入充滿屋內的煤氣時,母親還活著,她是在發生氣爆後才被燒死的。 死亡時間的意義有多大?日常生活中,若非遇到特別狀況,一般人是不會去關心這個問題的。
2019新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除了外在的衛生安全防護之外,許多專家也都提出提升自我免疫力的重點,當中可以看到有一個生活習慣的提醒很常出現,那就是──充足的睡眠。 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強調這一點呢?因為睡眠的剝奪會讓你對感染及慢性疾病更加敏感!
由肉體加諸在靈魂上的限制,意味了人生無可避免的困苦,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對永生有所期望,不過就要看我們怎麼過我們現世的生活了。在俗世的生命,是訓練靈魂的一個機會,這樣,在它死後,才不會迷失自己的道路。
據說每朵花,都是來自天堂的笑容…… 每次她兒子想要表達「媽,我愛妳」時,他總是會送向日葵給她,永遠都是向日葵。
狩獵–採集時期佔據了人類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點八的時間,同時,人類的大腦也在這段時間進化。在這段時期,小孩子要想不受掠奪者的危害,有賴於緊緊跟著大人,即使是極短暫的時間和父母分開,都會引發恐慌的感覺,因為野獸只需要幾秒鐘就能逮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佩特.沃克,以及譯者陳思含心理師,讓我有機會能在書店遇到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僅僅讀了一小段,我就不得不放下它,喘口氣、沉澱一下心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但是在現在身心已經比較健全的狀態下去回想,我當時就是經歷書中提到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一、改變的開始 這幾天還是持續閱讀:複雜性創傷症候群(CPTSD)一書。 我漸漸感受到心中有什麼東西在翻攪、滾動著,那是根深蒂固深扎於心中的情緒毒瘤之根被鬆動的徵兆! 我慢慢地從書本中大獲啟發和治癒,開始能夠相信,只要啟動自我治癒的療程,我已在這條路上的感覺,每天都會比前一天好一點。 但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Thumbnail
人們有時害怕幸福快樂,來自受苦的記憶。 人類對苦難所知比快樂多, 受苦的記憶使人守住了苦痛,不敢迎向幸福快樂。 壓抑的記憶以閃回的形式出現,有點像是對你感覺到但又無法明確指出的事物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不斷帶回影像,但它們會是脫節和支離破碎的。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佩特.沃克,以及譯者陳思含心理師,讓我有機會能在書店遇到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僅僅讀了一小段,我就不得不放下它,喘口氣、沉澱一下心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但是在現在身心已經比較健全的狀態下去回想,我當時就是經歷書中提到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一、改變的開始 這幾天還是持續閱讀:複雜性創傷症候群(CPTSD)一書。 我漸漸感受到心中有什麼東西在翻攪、滾動著,那是根深蒂固深扎於心中的情緒毒瘤之根被鬆動的徵兆! 我慢慢地從書本中大獲啟發和治癒,開始能夠相信,只要啟動自我治癒的療程,我已在這條路上的感覺,每天都會比前一天好一點。 但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Thumbnail
人們有時害怕幸福快樂,來自受苦的記憶。 人類對苦難所知比快樂多, 受苦的記憶使人守住了苦痛,不敢迎向幸福快樂。 壓抑的記憶以閃回的形式出現,有點像是對你感覺到但又無法明確指出的事物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不斷帶回影像,但它們會是脫節和支離破碎的。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