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台北旅遊]成立二十周年之台北市第二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集合歷史、藝術、古蹟、科技多個層面之建築體

    ​
    台灣各地許多博物館前身都是由許多具有歷史背景改變而成的,天龍國台北市有許多博物館更是如此。僅次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有台北市第二博物館稱謂台北當代藝館(英文簡稱:MOCA TAIPEI),走過百年歷史演進、成立二十周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是集合了歷史、藝術、古蹟、科技多個層面之建築體。
    台北當代藝術館相關資訊::
    台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39號
    02 2552 3721
    周二-周日
    AM10:00-PM18:00
    (休館時間:每周一、春節、其他因素)
    門票50元/張
    博物館.藝文場館
    引領台灣當代藝術走向之台北市立第二美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是台灣首座以首座以「當代藝術」定位的美術館。這一棟長條式樣、樓高兩層樓建築物,目前是台北市定古蹟。與台北市立建成國中一牆之隔的台北當代藝術館,不只紅磚式的外牆很受到網美青睞,更新速度極快的各種藝術展覽,更是受到許多熱愛藝術的年輕學子、文青網美的喜愛。
    強調「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追求藝術的更多的可能。台北當代藝術館存在引領台灣當代藝術潮流走向。
    前身是建成尋常小學校
    其背後的建築物歷史可說是台灣在日治時期、所在地台北市政發展展地多重縮影。如果你以為台北當代藝術館只是個藝文場館那麼簡單,其實建築物背後歷史才是這棟建築物值得探索之處。
    台北當代藝術館這棟建築物在西元一九一九年三月初,「台北建成尋常小學校」成立,當時是專為住在台北城內及大稻程一帶的日本學童而設立,建成尋常小學校因為入學標準嚴格,是當時台灣最好的兩所小學校之一。是台灣後開放少數台灣籍學生就讀。
    西元一九二零年由日本技師近藤十郎所規畫並於西元一九四零年代竣工完成U行地形校舍。興建完工建成尋常小學校的建築風格,受到當時日本西化的影響,具有濃厚的英式氣息,與日式建築的融合,形成獨特的折衷風格建築。校舍建築物中央尖塔是台北市日治時期許多建築物所常見到地,當時候日本建築身受當時日本留歐派建築師影響。
    台北市政府時期
    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後,「建成尋常小學校」校舍被台北市政府接管,做為市府辦公處所,為了符合使用需求,十年間增建修繕了十八次之多,西元一九九三年市府遷出,有鑑於建築有古蹟保存價值,政府決定將此處還原給建成國中使用,並將之前新增的建物全數拆除。
    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現在
    西元一九九三年台北政府搬離到信義區大樓之後,這棟建築物荒廢後。西元二零零一年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在市政會議提出;這棟建物要再造,這棟建築歷史與藝術館新設立市政規劃。
    當時後馬英九市長認為身為台北市文化新標的,當代藝術館積極推動多元風貌的藝術創作與展覽、著眼於激發民眾的新觀點和新思維,提供當代城市發展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活力。
    台北當代藝術館目前有幾個展覽場地。像是一至二樓大展間展覽(門票五十元)、小場地免費展覽、戶外展區、不定期館外合作聯展。透過展覽在不同展區之間、不同展間探討當代藝術。透過密集展覽,一年中平均五到六個展覽展出,具有深藏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推廣、民眾休憩之教育場館。
    享受當代藝術氣氛
    總結:台北當代藝術館走過三個不同教育、政治、藝術場域時光歲月。成立二十年的台北當代藝術館是活化古蹟典範之一,來此走一走享受當代藝術氣氛。
    台北當代藝術館相關資訊::
    台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39號
    02 2552 3721
    周二-周日
    AM10:00-PM18:00
    (休館時間:每周一、春節、其他因素)
    門票50元/張
    博物館.藝文場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的寫作以美食;旅遊;藝文等多方面的文章,寫作內容分享我的想法與看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