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步道】五月與東方畫展 | 台北漫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是「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時期」。展覽展出了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的作品,都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品。

我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這麼高品質的畫展。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都是成立於1950年代的畫會,對台灣戰後美術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們帶動了台灣藝術和整體創作風向的改變,是現代繪畫運動的萌芽發展力量。

raw-image

廖繼春的《割麥》是一幅非常有名的畫作。當時,廖繼春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任教,也就是現在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這幅畫描繪了一大片盛開的麥田,色彩繽紛豔麗,充滿了生命力。

說實話,這幅畫並不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廖繼春的作品。因為這幅畫比較偏向抽象化,是廖繼春早期的作品,具有很強烈的野獸派風格。我個人比較喜歡具象的風景畫,所以對這幅畫的欣賞程度有限。

此外,我對麥子這種植物也比較陌生,因為麥子並不是台灣常見的植物,比較偏向大陸性氣候。我比較喜歡他的風景畫,更奔放更狂野,那寫實又大膽的色塊給我一種親切感。

raw-image

這段手寫的文字出自余光中之手,一如既往地給人一種舒服有力道的感觉。他的文字充滿了真情實感,讀來讓人動容。我也很喜歡這種抒發內心想法的創作方式,但余光中這樣的大師前輩相比,我還差得遠。我仔細欣賞過他文字,讀起來就很有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raw-image

這次展覽的方式非常好,每件作品的前面都有一個簡短的說明,然後再展示作品,讓人一目了然。對有興趣的人來說,可以回過頭去看這個人的簡介,自然而然對他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raw-image

這是一幅馬賽克鑲嵌畫。仔細觀察,會發現每一塊石頭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這種材料在台灣並不常見,要創作出一幅牆面一樣大的作品,其實是非常有難度的。這幅作品有些破損,在四分之五的地方有一條折痕,看得出來修復過的痕跡。但是,要讓觀賞者注意的,主要是馬賽克色塊之間的顏色對比。雖然色塊之間的顏色截然不同,但創作者卻能夠將它們組合成整個人體,包含非常細緻的面貌,還有他含著的煙斗。這些都是很難去創作出來的,因為這是真正的石頭,真正的馬賽克。在顏色無法調整的情況下,作者只能直接將無法調色的石塊貼上去,而且還要貼得準確。這絕對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

raw-image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作品。它是一個胖胖的女孩子的花瓶,將花瓶與女孩子完全融為一體。你不會感受到它是花瓶,因為它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個胖女孩的雕塑作品。然而,這個胖女孩非常有用,同時也是一件有功能性的藝術作品。它可以插花。當把花插到她的頭上的時候,這個東西就變成了一個有功能性的花瓶。想像一下,她的頭上長了一叢花,就像五彩繽紛的頭髮長在頭上,這會是什麼樣的情境?我相信一定非常漂亮。

raw-image

這是李元亨的雕塑作品。我要說的是他的展覽方式非常獨特。他將展版上介紹的老師看的方向與「少婦」和「小孩」三個雕塑作品串聯在一起,以對話式的形式呈現,打破了傳統雕塑作品的單一展示模式,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

這種展覽方式非常罕見,也體現了策展人的功力。他能夠將創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拉近,並讓作品相互對話,這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raw-image

這幅畫是吳昊老師的作品。從畫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希望藉由塗鴉的方式來創作,展現出童趣般的單純。畫作的色塊平塗,筆觸隨意,乍看之下就像是小學生在課堂上花一兩個小時就畫完的作品。然而,仔細觀察,卻會發現畫作的線條十分準確。例如,鼻子和眼睛僅僅用三個圈圈就勾勒出來,卻明確地傳達出五官的樣貌。這正是藝術家創作時的驕傲與自信。我相信,每個人看到這幅畫都會有不同的解讀,這就是藝術帶給人的感受。

raw-image

鍾俊雄的作品展出方式非常亮眼。策展人將他的作品以簡單的說明和代表性的畫作或衣服呈現於牆面上,讓觀賞者不僅可以仔細欣賞作品,還能對鍾秀雄本人有所了解。這種展覽方式需要策展人對藝術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將作品的特色和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完美地呈現出來。

raw-image

這個空間非常漂亮,它就像一個圓形的展場,沒有傳統的房間隔間,而是由不斷迴旋的樓梯構成。我之所以拍攝這張照片,是因為這的樓梯給人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彷彿是一座走不完的樓梯,人們在上面不斷循環行走。這個場景讓我聯想到"潘洛斯樓梯",無窮無盡。

raw-image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整個展場的氛圍。我將照片放大給大家看,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我誠摯地邀請大家親自前往觀賞這個展覽,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4月28日。請大家把握時間,地點位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由國立歷史博物館策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3/14
感謝普普專業導覽,身歷其境飽覽藝術品,那幅馬賽克鑲嵌畫真美!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4
熟齡文青 謝謝,感恩,會多去這類場所。
David Tai-avatar-img
2024/03/14
相片中那國旗背包最動人,無論多殘舊,我也會為它立正敬禮,它以前是我父親尊敬的國旗,我繼承了這種 DNA,我是外來的。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4
David Tai 背這個國旗背包的是個老外,大約40歲左右的女士。溫和的跟我打招呼。然後仔細的讀牆上的說明。
luludama-avatar-img
2024/03/14
好棒的展喲!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4
luludama 有空可以去看喔!很棒。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80會員
3.7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中正紀念堂的展覽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更是充滿了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激情。這次展覽已經結束,但作為紀念,我還是習慣性地拍了幾張照片,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 這次的書畫藝術系展覽,主要展示了許多類似國畫與現代藝術結合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元素,展現出藝術家們深厚的
Thumbnail
中正紀念堂的展覽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更是充滿了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激情。這次展覽已經結束,但作為紀念,我還是習慣性地拍了幾張照片,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 這次的書畫藝術系展覽,主要展示了許多類似國畫與現代藝術結合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元素,展現出藝術家們深厚的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灣旅遊・展覽】 建築迷千萬別錯過! 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即日起至6月30日盛大登場!
Thumbnail
​​​​​​​【臺灣旅遊・展覽】 建築迷千萬別錯過! 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即日起至6月30日盛大登場!
Thumbnail
清明連假雖然與我無關,不過我能夠放2天也算不錯了。 這次放假剛好跟男友同一天已經好久沒能跟男友一起放假了,這次當然要好好玩! 因此決定來美術館走走。 這次我第一次來到美術館。原本提議要去科博館看象魚,但是男友似乎沒興趣於是我想到我還沒去過美術館,所以想來看看這個地方。 停好車一走進來就能感受到滿滿
Thumbnail
清明連假雖然與我無關,不過我能夠放2天也算不錯了。 這次放假剛好跟男友同一天已經好久沒能跟男友一起放假了,這次當然要好好玩! 因此決定來美術館走走。 這次我第一次來到美術館。原本提議要去科博館看象魚,但是男友似乎沒興趣於是我想到我還沒去過美術館,所以想來看看這個地方。 停好車一走進來就能感受到滿滿
Thumbnail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
Thumbnail
今天我跟朋友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結果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失望,只好懊惱地往回走。走著走著,我們經過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心想,既然歷史博物館看不成了,就來這裡看看吧。 我們原本以為這裡只展出一些常見的文創藝術作品,所以沒有抱太大期望。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特展,主題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Thumbnail
​ 台灣藝術從西元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至今、經過國際經驗洗禮,台灣藝術產業更有機會和條件走向豐富多元的發展。藝術機構更是不再侷限於博物館內。藝廊對於台灣本土藝術市場帶來 秩序化與透明化的效果,對快速成長的產業具有規範與引導的力 量,這篇來介紹一家整合藝文單位展覽與畫廊之藝術收藏與欣賞資訊的紅野畫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