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台北故宮更像故宮,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一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一


台北市中正區,一座別具風采的臺灣歷史博物館,將古典中國建築風格與島嶼上的自然景致完美結合,彷彿一幅畫卷般,勾勒出一片如夢似幻的宮殿景象。儘管台北故宮博物院以收藏豐富的中國古代文物而聞名,但臺灣歷史博物館憑藉其古色古香的建築設計與周邊環境,更讓人感受到一種「更像故宮」的氛圍,成為另類的文化象徵。


這座博物館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建築上,更在於它與周遭自然環境的和諧。博物館前的池塘宛如一面明鏡,倒映著青山、樹木與建築,使人仿佛置身於詩畫中的田園。池水中浮動的荷葉和點點的浮萍,為莊嚴的建築增添了一抹清新,使得整個景象充滿靜謐的詩意。這種「依山傍水」的景緻正是中國風水美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環顧周圍,樹影婆娑,樹木的綠意與建築的古樸紅色相互襯托,讓整個空間充滿生機。樹影與建築倒映在前方的池水中,波光粼粼的水面如同一面鏡子,將眼前的一切都映照得宛如仙境。水面上還漂浮著點點荷葉與浮萍,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增添了一絲靜謐的氛圍,與建築的莊嚴形成完美的平衡。


臺灣歷史博物館這樣的設計,並非單純地模仿,而是將歷史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激發出台灣人對傳統文化的敬仰之情。它的存在,不僅是傳承歷史的場所,更是台北市民心靈的歸屬。在台北市這座現代都市中,臺灣歷史博物館彷彿一處時光倒流的聖地,讓人們透過這「更像故宮」的建築,感受到屬於華夏文明的精神與情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二


近距離觀賞這座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建築時,彷彿踏入了一個充滿歷史厚重感的世界。屋頂的飛簷在近處顯得格外優美,那翹起的檐角似乎蘊含著一股不受束縛的力量,讓整個建築彷彿在輕靈地向上延伸,直入藍天。每片瓦片都經過精心排列,青色的琉璃瓦在日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澤,層層堆疊的屋脊如波浪般延展,營造出一種流動的美感,讓人不由得想細細探究其中的巧思。


屋簷下的雕刻細節更是讓人讚嘆。每一道梁柱上都布滿了精緻的花紋,紅色的木構架與金色的雕飾相映成趣,雕梁畫棟的技藝展現出匠師們的無窮智慧與創造力。這些細緻的紋飾有些描繪了龍鳳祥瑞的圖案,有些則是花卉枝葉,彷彿將整個自然界的生命力都匯聚在了這座建築上。當視線從這些細節緩緩向上移動時,深色的屋頂與紅色的柱子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帶來一種穩重而雄偉的視覺衝擊。


從建築物的外觀設計上,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到它受到明清時代宮殿的影響。厚實的城牆、宏偉的殿堂,搭配雙重相疊的歇山頂,帶來一種莊嚴大氣之感。飛簷翹角的屋頂延展出古典建築的華麗曲線,彷彿在向過去的輝煌時代致敬。特別是青綠色的厚重瓦片,讓人聯想到明清宮廷建築的優雅和威嚴,也為整座建築增添了濃厚的歷史厚重感。


整座建築的細節搭配古樸的紅色木材與厚重的石牆,形成了色彩與材質的對比。這些細節之處,無論是斗拱、瓦片還是窗格,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感受到建築不僅僅是一個空間,更是傳統工藝與文化精神的載體。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三


這座建築的細節極其講究,每一處都體現出傳統工藝的精湛與對美學的執著追求。從畫中可見,屋檐下方的斗拱裝飾繁複,雕刻著象徵吉祥的圖案,這些斗拱的排列精密,讓屋檐看起來層次分明且具有支撐感。斗拱之間的紅色與黑色相互映襯,為整體增添了一抹莊嚴和厚重的氛圍。


沿著牆面的裝飾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牆上鑲嵌著精緻的花磚與石雕,紋理多樣,仿佛訴說著一段段悠遠的歷史。每一塊磚瓦上的圖案都經過精雕細琢,有些是抽象的幾何圖形,有些則是花卉或動物紋樣,象徵著福祿壽喜等吉祥寓意。這些精細的雕刻不僅為建築增添了美感,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屋頂的瓦片排列整齊,深藍色琉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呈現出溫潤的光澤,象徵著穩定與永恆。屋脊的末端雕刻有飛龍圖案,龍首高昂,栩栩如生,似乎在守護整座建築。屋脊中央則裝飾著如意雲紋,流暢的線條賦予建築一種祥和的氛圍。


在細節處理上,建築師巧妙運用了傳統的建築語彙。門窗的設計採用了典型的雕花格子窗,既保持了通風採光的功能,又增添了古典韻味。屋簷下方的斗拱結構,不僅承擔著重要的支撐功能,更展現出精細的工藝之美。


窗格的設計亦值得細細品味,格窗上雕刻著細膩的圖案,形成了一幅幅流動的畫作。這些窗格設計不僅僅是通風和採光的實用構造,更成為建築的藝術點綴。窗格的幾何紋樣結構精妙,讓人感到一種秩序與和諧,這種美學追求體現了傳統建築對於「對稱」與「平衡」的重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四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卷之四


臺灣歷史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屋頂結構,採用了傳統的重簷歇山頂設計。層層疊疊的屋簷如同畫中的山巒起伏,創造出豐富的視覺層次。每一層屋簷的轉角處都裝飾著精緻的飛簷翹角,在陽光下展現出優美的弧度與光影變化。


建築的主體以朱紅色為基調,這是中國傳統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牆面採用了傳統的柱樑結構,輔以精美的雕花裝飾,體現了中式建築「藏梁露柱」的設計美學。立柱之間的迴廊空間,不僅提供了舒適的參觀動線,更創造出室內外空間的自然過渡。


整體建築布局採用中軸對稱的格局,主體建築位於中央,兩側輔以配殿,形成莊重肅穆的格局。建築群的前方設有寬敞的廣場,不僅提供了良好的參觀空間,更襯托出建築的氣勢。


臺灣歷史博物館這座建築物不僅只是一座博物館,更是一件建築藝術品,完美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精髓。它的每一處細節都訴說著匠人的智慧,每一個設計都展現著中國文化的底蘊,為現代都市景觀增添了一份深厚的文化韻味。而這也正是為人們所熟悉,最正統的中華民國美學的魅力所在,綜觀其形似台北故宮,卻又更勝台北故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請問您說的是國立歷史博物館嗎? 以前安排台北行程的時候偶然在GOOGLE地圖看到,但在整修,看來又重新開放了~!
琉球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喜歡分享的漢服小兔子 HANFURABBIT_JOY&LIFE◆◇ 是的,而它的前身是日本殖民時期蓋的台北商品陳列館: 臺北商品陳列舘。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台灣(CC BY-NC 3.0 TW)。發佈於《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57535e86bab5e71a336161a7cc1e46b#5894](2025/02/06瀏覽)。 可以看到當時的屋頂用的是日本柿葺而不是中國慣用的瓦當,光復後改建的明清風格外觀看起來更加華麗,唯獨缺點是鋼筋混凝土仿木構建築,如果是純木構建築的話,視覺感官效果上一定會更古樸傳統些。
avatar-img
琉州藩
15會員
43內容數
《和漢三才図会》中記載了「帆立貝」這個名字的由來,傳說這種貝類會像船帆一樣順著海流前進。是故,上枚「帆立貝濤紋」正是帆立貝乘風破浪的形象寫照,用以作為琉球藩南明家的門中家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台北城南的一隅,「南門博物館」靜靜地立於都會喧囂之中,彷彿是一位年長而睿智的長者,低語著這座城市的過往與人情。它不只是博物館,更像是一道時間的門,連結著過去與現在,讓匆匆而過的行人有了停下腳步、回望歷史的理由。畫的是後方的水池跟辦公室。 南門博物館的建築外觀低調而現代,卻又不失文化的溫度。大片的
Thumbnail
在台北城南的一隅,「南門博物館」靜靜地立於都會喧囂之中,彷彿是一位年長而睿智的長者,低語著這座城市的過往與人情。它不只是博物館,更像是一道時間的門,連結著過去與現在,讓匆匆而過的行人有了停下腳步、回望歷史的理由。畫的是後方的水池跟辦公室。 南門博物館的建築外觀低調而現代,卻又不失文化的溫度。大片的
Thumbnail
台北不只是個現代化都市,更是一座藏滿歷史、文化與藝術寶藏的城市。如果你是個熱愛博物館、藝術館與歷史場域的探索者,那麼這趟三日深度之旅絕對能讓你挖掘台北的獨特魅力。從現代藝術、古文物、工藝設計到產業歷史,每個角落都藏著故事,準備好開啟這場文化探險吧!
Thumbnail
台北不只是個現代化都市,更是一座藏滿歷史、文化與藝術寶藏的城市。如果你是個熱愛博物館、藝術館與歷史場域的探索者,那麼這趟三日深度之旅絕對能讓你挖掘台北的獨特魅力。從現代藝術、古文物、工藝設計到產業歷史,每個角落都藏著故事,準備好開啟這場文化探險吧!
Thumbnail
臺灣歷史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融合了古典中國建築與自然環境的美學,形成一處別具風采的文化場所。博物館的設計不僅反映了歷史的厚重感,同時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豐厚敬意。透過細緻的雕刻、特別的屋頂設計,以及精美的色彩搭配,這座建築成為了臺北市的一個重要文化象徵,讓人們得以欣賞到中國美學的典雅之美。
Thumbnail
臺灣歷史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融合了古典中國建築與自然環境的美學,形成一處別具風采的文化場所。博物館的設計不僅反映了歷史的厚重感,同時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豐厚敬意。透過細緻的雕刻、特別的屋頂設計,以及精美的色彩搭配,這座建築成為了臺北市的一個重要文化象徵,讓人們得以欣賞到中國美學的典雅之美。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從南門市場出來,沿著南海路右拐,沒多遠就會來到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南門館。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舊工廠,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觸,因為它曾經是台北市的樟腦工廠。 想想看,在這麼市區的地方居然會有樟腦工廠,這實在讓人感到驚奇。可以想像,當時這個地方是多麼的偏僻和荒涼,才能夠建造這樣一座工
Thumbnail
從南門市場出來,沿著南海路右拐,沒多遠就會來到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南門館。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舊工廠,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觸,因為它曾經是台北市的樟腦工廠。 想想看,在這麼市區的地方居然會有樟腦工廠,這實在讓人感到驚奇。可以想像,當時這個地方是多麼的偏僻和荒涼,才能夠建造這樣一座工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這是在故宮山下大門畫的,整個故宮看起來很有威嚴氣勢。當我站在故宮山下大門,仔細觀察那高大的門樓和精美的雕刻,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感受到當時建造這些偉大建築時的用心與技藝。 故宮的設計不僅追求實用功能,更注重美感和象徵意義。門樓上的每一處磚瓦、每一塊石材,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
Thumbnail
「北京故宮是個空殼子,好東西幾乎都在臺北。」自從我開始採訪故宮這個主題,包括臺北故宮高層的人,許多臺灣人都這麼告訴我。是否真是如此,我有點不太清楚,不過漸漸熟悉故宮以後,了解到話不能說得這麼斬釘截鐵。
Thumbnail
「北京故宮是個空殼子,好東西幾乎都在臺北。」自從我開始採訪故宮這個主題,包括臺北故宮高層的人,許多臺灣人都這麼告訴我。是否真是如此,我有點不太清楚,不過漸漸熟悉故宮以後,了解到話不能說得這麼斬釘截鐵。
Thumbnail
​ 台灣各地許多博物館前身都是由許多具有歷史背景改變而成的,天龍國台北市有許多博物館更是如此。僅次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有台北市第二博物館稱謂台北當代藝館(英文簡稱:MOCA      TAIPEI),走過百年歷史演進、成立二十周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是集合了歷史、藝術、古蹟、科技多個層面之建築體。 台北當
Thumbnail
​ 台灣各地許多博物館前身都是由許多具有歷史背景改變而成的,天龍國台北市有許多博物館更是如此。僅次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有台北市第二博物館稱謂台北當代藝館(英文簡稱:MOCA      TAIPEI),走過百年歷史演進、成立二十周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是集合了歷史、藝術、古蹟、科技多個層面之建築體。 台北當
Thumbnail
台北車站出站,走路不到5分鐘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博館)」,是建於日治時期,台灣現存歷史最久的博物館。由於打自1899年落成後,便已是用來展示台灣自然與文化相關資料的「台灣總督府民政部物產陳列館」,因此在建築設計上的講究也與當時的一級機關比肩,甚至……
Thumbnail
台北車站出站,走路不到5分鐘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博館)」,是建於日治時期,台灣現存歷史最久的博物館。由於打自1899年落成後,便已是用來展示台灣自然與文化相關資料的「台灣總督府民政部物產陳列館」,因此在建築設計上的講究也與當時的一級機關比肩,甚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