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流浪記#1】人生是三小?!是時候斷捨離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離開立陶宛的那一晚,意味著這趟歐洲獨遊來到了尾聲。拖著行李箱走在無人街頭,回憶初來乍到波羅的海三國每座城市的點點滴滴,心中突然湧現一股不捨之情。還記得出發前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選擇波羅的海三國為旅歐第一站?」應該有很多人都納悶,我竟然可以在那麼冷門的地方待快兩個月。回答這題前,我想先聊聊為什麼想流浪。
2019年9月,我到波羅的海三國獨旅48天。

人生勝利組的妳為什麼流浪?

別人常說我樂觀、勇於追夢。的確,我也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只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這之前我經歷過什麼,又放棄了什麼。
出身小康家庭,家裡沒讓我餓過;求學時期過得充實,順利考上第一志願;進入職場也有貴人提攜,存到第一桶金;談了一段閃瞎眾人的戀愛,也打算結婚了。雖然不是什麼成功人士,但也算是庶民界的「人生勝利組」吧!原以為我的人生就這樣順遂,按照預設劇本過下去。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老天丟出了我此生最懼怕的課題:「失去」。近5年,遭逢至親驟逝、失業、失戀,甚至還失去了自己。當原本習以為常的人事物都不見了,突然間,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知名作家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好一陣子,我的心不是碎了,而是整個人彷彿被抽空,掉進懷疑人生的漩渦,不知道究竟為了什麼而活,憂鬱起來連自己都會怕。還好當時有好友們相伴,自己也滿爭氣的,個性不服輸的我,不想再渾渾噩噩過日子。除了每天看正能量字句勉勵自己,那些不能對外分享的憂傷,就把它們全書寫下來,並試著透過旅行療癒自我,這才一步步從低谷爬起來。
回首來時路,在每個人生階段,我曾做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決定,進而造就今天的我。這些選擇背後當然也付出了些許代價。
為了突破自己,我放棄升職機會,離開舒適圈轉換跑道。為了找回自己,我割捨那段論及婚嫁但早已失衡的關係。為了相信自己,我甩開未知恐懼一個人出發遠行。
那天,我背起行囊一個人到波羅的海流浪!

幸運之神降臨!出發吧!

2019年5月,我看到網路上有旅遊達人選拔賽。當時看完參賽資格便決定報名,沒想到幸運錄取。於是牙一咬,帶著「Nothing to lose」的決心遠行,到歐洲展開48天的流浪。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到完全陌生,沒有親友接應的國家旅行,還要一次走訪好幾個國家。想當然爾,出發前心情十分緊張。
所謂的勇敢,並不是什麼都不怕,而是即使怕得要死,還是硬著頭皮勇往直前。也在旅途中明白,這趟旅行的意義不是閃躲逃離,而是一點一滴完善自己,往喜歡的模樣前進。
出發前的某一天,翻開我爸的筆記本,上面寫著一句很瀟灑的話,「男性的血液裡,流著流浪的種子。」現在,從遠方歸來的我要說,『流浪是為了心有歸屬。不管男女,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最漂亮的姿態追求理想。不管過程多麼迷惘,在生命道途上,時間總會給出答案。』
「為什麼流浪?」總結答案大概就是想找回人生自主權,重新好好愛自己一遍吧!
波羅的海三國一向是歐洲旅遊冷門首選。

波羅的海三國很酷,不去嗎?

而當初之所以選擇波羅的海三國,純粹是因為從小對這個地名印象深刻,聽起來就很酷!我本來就不大喜歡過於熱鬧擁擠的地方,而波羅的海三國歷史悠久,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治安好、物價低,很適合新手背包客。再加上出發前覺得自已的人生是「三小」,所以就決定以「波羅的海三國」作為比賽提案的目的地。
波羅的海三國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國家的統稱。俄羅斯帝國自18世紀初起長年統治波羅的海國家,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將近結束時三國才獨立,但不久後又被蘇聯吞併。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奪取該地控制權。1991年蘇聯解體,三國再度獨立。漫長的獨立之路中,最有名的事蹟就是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運動。逾百萬人手牽手築成人鏈和平示威,長達675公里接通三國首府,表達脫離蘇聯各自獨立的訴求。
波羅的海三國各城市都帶給我深刻印象。

波羅的海三國中,最愛哪個國家?

這趟旅程共48天,計畫從最北邊的愛沙尼亞一路往南走,最後一週到波蘭搭飛機返台。而旅行期間總被問到最喜歡哪一個國家?就讓我用戀愛關係來比喻吧!
愛沙尼亞(Estonia),是忘不了的初戀。
走訪城市:塔林(Tallinn)
作為旅行第一站,我對塔林一見鍾情。當時投入全部的熱情擁抱這座城市,主動認識各國旅人。塔林的純真可愛、一顰一笑總令我心動。有些景點即便去過好幾遍也不嫌膩。畢竟誰能忘記初戀呢?在我心裡,永遠有個位置留給他。
拉脫維亞(Latvia),是無緣的前任。
走訪城市:里加(Riga)
起初對里加沒什麼好感,甚至覺得這座城市有點危險,但他隨時為我帶來生活上的刺激和驚喜,一步步讓我深陷其中,有笑有淚。我愛里加,但他不適合我,還有一點點討厭。
立陶宛(Lithuania),是值得託付終身的好男人。
走訪城市:維爾紐斯(Vilnius)、考納斯(Kaunas)、修雷(Šiauliai)、克萊佩達(Klaipėda)
到了旅行後期,追求的不再是刺激好玩,而是體驗在地日常。我在立陶宛的日子過得很簡單,即便如此,每天還是有新鮮事發生,同時包容了我的任性,讓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過日子。所以我願意花多一點的時間看看他的不同樣貌。結論是,他讓我有家的感覺。
說是旅行,倒不如說這是一次和自己和解的過程。在旅途中看見不同的世界,感受各國文化,遇見各國旅人,重新解讀獨旅的意義,認識自己,重拾笑容,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接下來就讓我緩緩道來,我在波羅的海一個半月的流浪故事…
Hi!我是KK,一個愛旅行的女生,現職旅遊自媒體人,人生目標是到世界各地旅居,趁雙腳還能走的時候,把世界看一看。2019年9月我到波羅的海三國獨旅48天。【波羅的海三國流浪記】記錄我在旅行期間遇見的人事物、在地觀察和個人心境上的轉變。喜歡聽故事的朋友,請持續關注《KK旅世界K's journe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三度來到歐洲。我從來沒有只為觀光而來,每次都是久居。 距離上次離開已將近一年多,當時我以為能如願在布魯塞爾待下來,卻因為簽證問題,我不得不在春暖花開、即將邁入心心念念的歐洲夏日之際,踏上歸途含恨回台,把一切美好期待留在2023年的5月。然而,接下來一年多的經歷卻完全超出我的預期,最終被後來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回顧了自己在歐洲和亞洲旅行的過程,深入探索了14個國家和近100座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遊世界夢想的變化,以及在旅行中積累的經歷如何影響了自我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儘管旅行的心情依然激昂,但作者認為年輕時的環遊世界夢想過於天真,真正的幸福是能在雙腳可行的期間,慢慢欣賞未曾見過的風景。
Thumbnail
帶爸媽出遊一直是小時候的心願,這一學期努力打工、家教等,各種拼命賺錢之下,終於能趁大學最後一個暑假,與哥哥一起帶爸媽自駕環遍東歐與中歐共5國10城。本文將分享這次的旅行路線,若各位也對環歐躍躍欲試,歡迎參考這篇文章! 這次早訪的5個國家分別為🇭🇺匈牙利(布達佩斯)、🇵🇱波蘭(札科帕內、克拉
Thumbnail
在芬蘭當交換學生期間,我旅行了12個國家,體驗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景色。這些旅行經歷讓我對旅行的熱愛深深烙印在心中。直到有一天,男朋友提出一起去環遊世界的計畫,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規劃,讓我決定在2023年離職,25歲踏上環遊世界的這一條路,完成21歲時口中的“怎麼可能”的事情。
Thumbnail
結束了我生活了1年多的布萊頓小鎮...開始開啟了尋找自己的生命旅程...從英國布萊頓出發、坐上火車後向北移動...這中間拜訪了古老的大學城牛津、劍橋、約克、曼徹斯特,或者是在蘇格蘭觀賞火焰之舞...當旅費不夠時,我會停下腳步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
Thumbnail
有沒有一個地方,當你想起時總是想去看看?總是希望能有機會踏上那片土地,感受一下當地的生活? 我心裡一直有個地方是這樣的。
Thumbnail
今年春節第一次歐洲獨旅,自己處理機票、飯店及規劃行程。遭遇漢莎航空罷工影響到轉機,獨自旅行也遇到了以為是好意卻不懷好意的經驗。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了為何動身前往這趟流浪。這一篇就來談談這流浪的八個月去了哪些國家「浪居遊」。 本文開始前建議先服用上篇,大致理解我這裡提到的「浪居遊」概念為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波琳達~ 今年掐指一算,竟然就去了11個國家😱(瀕臨破產? 我整理了自己在各國「最推薦」、「最後悔」的事 也各挑選幾張照片分享~一起看下去吧 ❤️ 繼 2019 年底去了俄羅斯,2020 年初去土耳其 發生疫情至今已兩三年 疫情解封後,今年一月我終於再次啟程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三度來到歐洲。我從來沒有只為觀光而來,每次都是久居。 距離上次離開已將近一年多,當時我以為能如願在布魯塞爾待下來,卻因為簽證問題,我不得不在春暖花開、即將邁入心心念念的歐洲夏日之際,踏上歸途含恨回台,把一切美好期待留在2023年的5月。然而,接下來一年多的經歷卻完全超出我的預期,最終被後來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回顧了自己在歐洲和亞洲旅行的過程,深入探索了14個國家和近100座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遊世界夢想的變化,以及在旅行中積累的經歷如何影響了自我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儘管旅行的心情依然激昂,但作者認為年輕時的環遊世界夢想過於天真,真正的幸福是能在雙腳可行的期間,慢慢欣賞未曾見過的風景。
Thumbnail
帶爸媽出遊一直是小時候的心願,這一學期努力打工、家教等,各種拼命賺錢之下,終於能趁大學最後一個暑假,與哥哥一起帶爸媽自駕環遍東歐與中歐共5國10城。本文將分享這次的旅行路線,若各位也對環歐躍躍欲試,歡迎參考這篇文章! 這次早訪的5個國家分別為🇭🇺匈牙利(布達佩斯)、🇵🇱波蘭(札科帕內、克拉
Thumbnail
在芬蘭當交換學生期間,我旅行了12個國家,體驗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和景色。這些旅行經歷讓我對旅行的熱愛深深烙印在心中。直到有一天,男朋友提出一起去環遊世界的計畫,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規劃,讓我決定在2023年離職,25歲踏上環遊世界的這一條路,完成21歲時口中的“怎麼可能”的事情。
Thumbnail
結束了我生活了1年多的布萊頓小鎮...開始開啟了尋找自己的生命旅程...從英國布萊頓出發、坐上火車後向北移動...這中間拜訪了古老的大學城牛津、劍橋、約克、曼徹斯特,或者是在蘇格蘭觀賞火焰之舞...當旅費不夠時,我會停下腳步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
Thumbnail
有沒有一個地方,當你想起時總是想去看看?總是希望能有機會踏上那片土地,感受一下當地的生活? 我心裡一直有個地方是這樣的。
Thumbnail
今年春節第一次歐洲獨旅,自己處理機票、飯店及規劃行程。遭遇漢莎航空罷工影響到轉機,獨自旅行也遇到了以為是好意卻不懷好意的經驗。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了為何動身前往這趟流浪。這一篇就來談談這流浪的八個月去了哪些國家「浪居遊」。 本文開始前建議先服用上篇,大致理解我這裡提到的「浪居遊」概念為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波琳達~ 今年掐指一算,竟然就去了11個國家😱(瀕臨破產? 我整理了自己在各國「最推薦」、「最後悔」的事 也各挑選幾張照片分享~一起看下去吧 ❤️ 繼 2019 年底去了俄羅斯,2020 年初去土耳其 發生疫情至今已兩三年 疫情解封後,今年一月我終於再次啟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