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百首觀世音靈籤第二首籤詩與卦頭故事。
姜太公,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是「封神榜」裡的角色人物而已吧?渭水垂釣,就是講我們熟知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個事嗎?這麼矯情、故作姿態的典故,會有什麼啟發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開~這神明的小紙條吧!
艋舺龍山寺觀世音靈籤,第二首籤詩的吉凶標示是中籤,籤題是「姜太公渭水垂釣」。這首籤詩的卦頭故事,有一個人物、一個事蹟,我們先來認識這位神奇人物-姜太公。
歷史上是有姜太公這號人物,他有很多的名字、稱呼,史冊上記載的名字有:姜尚、姜望、姜牙、姜子牙、呂尚、呂望、呂涓、呂牙;別稱有姜太公、呂太公、齊太公、太公、太公望、尚父、師尚父,還有廟號文祖甲齊公,又被追封為武成王、昭烈武成王。所以,姜太公到底姓啥?名啥呢?
正式來說,姜太公,姓「姜」,氏「呂」,名「尚」,字「子牙」。對於現代人使用的法定姓名方式來說,姜太公的姓氏名讓人困惑,但這是古人開始有我在天地之間,如何用形、音、義、字,一種以現今話語叫「符號」(icon)的概念,來代表「我」是誰的開始。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主要是方便大家辨別彼此是那一個部落、不同首領的後代,同時也是不同部落之間通婚的參考。所以,姓氏是一個「標誌」。
《線上收聽🎧》
《Podcast平台收聽🎧》
【籤詩故事:姜太公渭水垂釣】
姜太公是神農炎帝51世孫,伯夷36世孫。他的出生地,有兩種說法:在《水經注》裡,說姜太公出生於汲縣,今天的河南省衛輝市;在《博物志》裡姜太公出生於東海縣,今天的山東省日照市,沒有定論。他的出生和過世,也有各種文獻紀錄及說法,所以我們不在這裡考古論證了。
姜太公的祖先「伯夷」,當過叫「四岳」的官職,幫助過大禹治水,建立了功勞,所以被受封在呂國。這也是為什麼他姓姜,氏「呂」。不過,雖然姜太公是功臣名門之後,但是從大禹的時代到商朝的末年,這前後大約900年的時間,姜太公出生的時候,早就家道中落,沒有當年的輝煌了。
因此,年輕時候的姜太公,當過殺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舖子賣酒,不過,我猜想他應該不是太會做生意,所以才會有幾本古書裡,像是:「戰國策•秦五」、「說苑•尊賢」,都有「太公田不足以償種,漁不足以償網」、「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因為不擅謀生而被老婆逐出家門,這樣的記載,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姜太公是入贅的。
不管什麼說法,總之姜太公半生寒涼啊!更慘的是姜太公一直想要當個CSO(Chief Strategy officer)策略長,但是不管是大集團還是小公司,都沒有人要聘請他。另外也有民間傳說,說是姜太公在商朝時當過小官,不過商朝末年,出了個暴君紂王,民不聊生,姜太公不想在一個暴君老闆底下做事情,助紂為虐,所以辭職離開商朝這個大集團,隱居在蟠溪峽,或是說就四處漂泊找工作,遊說那些諸侯老闆們聘雇他,但還是懷才不遇,一樣落魄。
幾乎一生窮困潦倒的姜太公,並不是一個腹笥甚窘,完全沒有本事的糟老頭,以我們後人來看,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等,一套、一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從起源、形成體系,發展成學說,都是源自於姜太公,古代著名的兵書,除了我們常聽到的「孫子兵法」之外,武經七書之一的「六韜」,就是周武王問問題,姜太公回答,編寫而成的一本探討各種軍事、政治議題的書。說姜太公是兵家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當之無愧!
姜太公在治理方面,他的方針是:「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周武王給姜太公的封地齊國,他除了治理的僅僅有條之外,更有「人民多歸齊」之稱,意思很多人要移民到他那邊去;另外他在用人上面,講「尊賢而尚功」的理念,到今天也仍是通用的管理辦法。重視人品、重視能力,並且是以人品和績效,來決定用人的任免方式,這樣可以使國家、機構單位、公司企業,具有效能及活力,才能整體的促進社會的公平、和諧。過去只用自己人的方式,先是過於保守,最後變成狹隘和對立,同時還容易造成貪污腐敗。就是他的這些建設治理的打底,讓他的封地齊國,傳到了齊桓公的時候,很快的成了富有、強大的國家之一,更達到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的形勢地位。
一生時運不濟,總是被看不起的姜太公,是怎樣翻轉自己的人生呢?這就要來說「渭水垂釣」典故了。
一路以自己的意志堅持到72歲的姜太公,有天聽說周西伯姬昌,是個尊賢納士、廣施仁政的明主,所以拖著老朽的身子骨,千里迢迢的跑到西岐去,想去找個機會施展身手。但是,他不是去毛遂自薦,還是託人關說,而是很有心機、謀略的搞了個「事件行銷」。
事件的設計就是到江邊釣魚,但是釣桿離水面三尺,當地的百姓看到這個白髮白鬍子老頭的奇怪行逕,先是覺得好笑,然後覺得好奇,接著議論紛紛成為話題。標準三套作業:搞噱頭、吸注意、變熱搜!
接著還有便於傳播的口播宣傳:
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斗垂孤釣;
孤釣不知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押韻、順口,便於大家東家長、西家短的為他到處宣傳。有了離奇的事件當作大家的談資話題,再加上口播宣傳,把訊息傳遞出去,現在就是等,什麼時候傳到西伯侯的耳朵裡了~
果然,風聲傳到了西伯侯周文王的耳朵裡,但是,周文王這樣涵養和格局的人,吸引他的當然不是姜太公的古怪釣魚行為,他自然也不是吃瓜群眾,來到江邊要看熱鬧。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斗垂孤釣;孤釣不知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唱得正是周文王難以言喻的心聲。所以,周文王派了個人,去江邊請姜太公來見。
不過,姜太公並沒有理睬這個來請的人,只是自言自語的說:「釣啊~釣!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沒請到人的士兵回去如實的跟西伯侯報告,這次西伯侯想,那改派個官去吧~大概老人家覺得派兵去請他,身份不對等。這次,姜太公還是不太理人,就是改唱:「釣啊~釣!大魚兒不上鉤,小魚別胡鬧!」這話裡有話,周文王終於聽明白了~他想,如果對方真的是個賢者,禮賢下士,我應該親自去見他。思賢若渴的周文王果然被吸引來了。
兩個白髮老頭經過一番交談,姜太公的學識智慧讓周文王大為佩服,高興地說:「從我爺爺那一輩起,盼望您這樣的高人已經很久了!」史書上這樣記載這件事情: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奸:通「干」,干謁,進見。)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
周文王得到姜太公的傾力相助,很多的戰略構想推動的非常有效率。司馬遷在所著的「史記」裡,就這樣寫道:「周西伯昌之脫羑里,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又說:「伐崇、密須、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姜太公真的不愧為CSO策略長,史記的說法,讓後世的歷朝歷代權謀各派,都把姜太公當祖師爺。雖然「權謀」這個字感覺有點太有手段,有點陰險,但是大家想想周文王要做的事情,繼位的周武王最後發兵討伐商紂,這些在當時的場景叫做弒君謀反,白話叫叛亂造反,你覺得姜太公就是一聲喊殺~,事就成了嗎?這要多少心思、心機、謀劃、策略、佈局……當年周武王連結各諸侯要起兵,沒弄好的話陰溝裡翻船,人人腦袋都要搬家。電影、戲劇裡把姜太公形塑成像是聖誕老公公那樣的慈祥老人,但是能抗得住人生這麼長時間的低潮,身邊周圍的各種冷嘲熱諷,得到機會舞台的時候,能施展自己能力展現非凡的功力,這絕對不是一個吃素的老頭!
甚至在苦心經營多年來到了關鍵時刻,周武王要起兵討伐商紂的時候,在那個商朝那個時空裡,對於占卜問事情吉凶是一件習以為常,必然的事情,占卜基本上也是從這個時期一路演變的,但是當結果得到一個「凶兆」,然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外面又突然風雨大作,全部人開始害怕、恐懼、猶豫的時候,姜太公,一腳踩碎占卦的龜甲、扔掉蓍草,能一夫當關,堅定語氣的說: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強烈主張一定要出兵,跟商紂決戰牧野。
商朝那個時期,是非常敬畏鬼神的,而姜太公自己本人,也很精通此道,卻在這個時候力排眾議,冒天下之大不諱,他雖然必定敬畏天地,但也敢於人事,同時能果斷決策。這場「牧野之戰」死傷慘烈的程度,後世人用了「血流漂杵」來形容,意思人血流到、多到,可以讓舂米的木杵都浮起來,根據《逸周書•世俘》記載:被殺死的商朝人有十八萬之多,被擄為奴隸的有三十三萬。姜太公的一生實在是非常戲劇,前面是坎坷潦倒、人見人吐槽,但是他耐得住歲月的打磨,直到70多歲,費盡心思為自己找到明主,也證明自己的能力,才有我們現在後世看到的歷史成就。
【怎麼解讀籤詩】
我們聽完了卦頭故事,現在來看看籤詩的呼應。
鯨魚未化守江湖,未許升騰離碧波。
異日崢嶸身變態,從教一躍禹門過。
鯨魚是海洋裡體積最龐大的動物了,但是對於現在還沒有長大、成熟的鯨魚,是還承受不起這大江大海的大風大浪,即使你開始有了些能力,也有崇高的理想,不過時機還沒到,有可能自己也未必方方面面都很具足,所以不如把握現在,更加充實自己的天賦本能,和沒天賦但需要的能力,當自己和外在的條件、機緣都到的時候,就是一躍進龍門,成就這個崇高的理想。籤詩裡的「禹門」,就是龍門的意思。
人生的際遇不定,渴望成功,不見得有能力就可以如願以償,只是求之不得的時候,如果灰心喪志那麼就真的沒戲了。籤詩故事裡的姜太公,這個曾經活著的人物,拿他的人生經歷告訴了我們。
神明的小紙條還寫上了這個卦頭故事,藉著這個故事要大家看看這位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如何蟄伏的等待屬於自己的時機,也如何的把握這個時機點。時不我予,我們就先韜光養晦,先蹲後跳、厚積薄發,守得雲開見明月。在我們還不知道未來是什麼的時候,眼下都是最難熬的,所以就先以隨遇而安的心情及心境來面對眼下,養精蓄銳,靜心的放亮罩子看時局、看機會,才是上上之策。
https://button.like.co/amber_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