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4|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高爾夫球的小心得

    最近在Indoor進行不同測試。有對球桿,也有對球。而今天我想要分享現今高爾夫球的一些想法和測試心得。當然我自己在球這塊有一些生產、行銷經驗,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會比較不同於一般媒體或網紅們的評論。而我儘量不去提什麼品牌和生產商,因為說不好,怕被廠商吿或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測試的球款是以一般2層球和三層球為主。不是以大品牌的球,是以小品牌的球款,皮有Urethane/TPU,也有一般Surlyn。因為這一塊的球款是市場的主力,也是一般球友會去購買價位。那種超過USD35的我就不會去測試。大多都是USD30以內為主。多數是台灣和韓國代工生產的產品為主。後面我會陸續去測試一些中高價的品牌球,來和大家分享。
    基本上,我自己測試,每一款球測試5~6球,每天測試3款球,使用Taylormade SIM2 10.5度Fujikura Ventus Red 50 R, 44.5寸。測了大概一週時間,我覺得有些不錯的2層球表現出來的效能和距離,會和多數三層urethane球皮的球款差不多或更好的結果。而普遍3層urethane或surlyn的球款都是表現不錯的距離效果。2層的球,好壞球款,距離落差會有10碼的空間。有些會超過10碼以上,所以選對很重要。
    2層和3層的球在木桿/球道木距離差異在10碼左右,而如果沒有打到桿面甜蜜點,3層的距離會更好。也就是說,3層球的距離效果最棒。我也試了目前很多球標榜超軟硬度的球款,打起來都太軟,倒旋會超過1萬轉,側旋也是恐怖的嚇人(每一球都來來大左曲),我還以為我打網球。所以一個結論,如果你的開球距離超過200碼,就最好選球的硬度在60以上。低於60的效果和操控都很烙賽。
    而我打Taylormade有一款Distance +,上面寫韓國製造,那款的距離真的和3層球不相上下。數據出來讓我嚇一跳。試了2次,都是差不多的結果,飛行距離和滾動都和3層球並駕齊驅,讓我很滿意。在美國走低價的TopFlite系列的就挺鳥。距離短,手感不好,操控也很弱。看來一分錢、一分貨。應該和它的技術有直接關係。現在Top Flite是Dicks sporting goods的,所以應該只是有這個品牌,沒有投入研發太多吧。可惜了!
    其他的一些小品牌我就不去列出來,因為多數都是台灣代工。代工的就是那幾家,同時我也打了台灣幾個小工廠做的三層球,我得到的結果是,手感、效能、距離基本都在一個水準,但還是可以分出差異和技術實力。有的工廠在球窩的模具和表面處理都是很不錯。但在裡頭的球心實力就明顯和一兩家有差距。所以從外表看不出一個球的實力和效能。尤其是性能這塊。
    以高爾夫球來說,球心是引擎。一個球可以飛多遠和滾多遠,球心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球心好,基本這個球就不差。就算皮輸其他對手,一樣都ko掉其他對手。而這樣的球飛的穩定性也最好,失擊的距離損失也沒有其他對手要大。有些球款非甜蜜點的距離掉比較多,最好就每球都打好,不然會從天堂掉到地獄裡。
    一般人非甜蜜點的擊球比例遠高於甜蜜點。球如何表現是大家要在意。因為打到甜蜜點距離效果幾乎測試球款都差不多。好壞球款就差在這裡,球心的飛行能量非常關鍵!擊中甜蜜點的能量傳送上是最大,但非甜蜜點的能量遠不如甜蜜點的高,而在能量打折下,比的就是球心的能量傳送效率上。好的球心和甜蜜點的飛行效果是有限的差距,讓你就算沒打好,距離一樣站的住腳。
    多數用TPU射出的或鑄造urethane的球款,都會有球皮軟,倒旋多的狀況。這導致落地滾動效果比較差(也就差幾百轉)。我打的木桿數據大概是落地角度在40度+-5度,urethane/TPU球皮的可以滾20碼左右,最多25碼。而球心好就算是surlyn球皮,隨便就是30碼的滾動。所以我個人對TPU/Urethane球款從以前就不迷信。我如果自己打球,都是用2層或3層的surlyn球。因為距離更好。
    有人會說Urethane/TPU是在鐵桿和短桿上,可以得到不錯的落地倒旋,而手感也會不錯。但我的經驗是手感基本差不多。我會不去挑球的硬度太硬的來比較。多是在70~90的硬度,比較適合我的速度力量。我測鐵桿用7鐵,不管用Urethane/TPU,還是surlyn得到的落地角度都差不多,滾動也差不多。不存在urethane就比較會停球的狀況。我下場打也是一樣的結果。當然頂級球款就不一樣!
    我也把球切開來研究,基本上球心比較好的球,球心的技術確實不一樣。有用到比較多種的混搭原料,其他的球心基本上數十年如一日。以前我知道的就是這樣的配方,現在還是一樣。沒有突破和創新。就是做的美美地,“看”起來高級就好,反正你也打不出來。韓國的球心也是有混搭效果到位,掌握正確的原料觀念。
    就我知道,一兩個代工廠的開發人員是很積極,會不斷問原料商很多原料問題。這才會進步。再過幾年就可以把差距給拉開。球心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牽涉到化學和原料變化。不同原料混合後會有什麼變化,加多少和怎麼加都會影響結果,所以很多廠商是不輕易改變配方,尤其是大品牌的主流產品。
    如果老闆沒有放手讓開發人員去試,那是不可能有進步。加上很多技術人員是不會打球,就會有多做多錯,少做沒錯的心態。我測試的球款價格空間在USD10~30範圍。也是多數球友會購買的預算。因為如果你的動作不穩定,技術還不到一個火候,掉球機會很大,而球的費用如果買超過30美元,就會消耗很大。
    就我個人的下場經驗,美國不像台灣或中國,可以有球僮幫我看球和找球。這邊打球如果不要讓其他球友等或後面組不爽,基本上球不見或沒找到的機會很大。我基本上要打出界的機會不大,但多半會找不到球。因為我有近視100度左右,球飛到超過200碼就很模糊了(溫度超過30度)。一場球下來會消耗2~4個左右。所以一個月買一打球算合理,所以費用可以控制在30以內是最好。
    另外,打球多年的人都會有習慣的用球。要不就是像我清楚球款的特色和優缺點,買性價比高的產品,沒有品牌或產品迷思。因為一款球距離、手感和操控如何,打幾個洞下來就知道。雖然沒有電子測距離機,但看碼數樁也可以抓出距離和球的倒旋能力。而在廣大的球海裡,哪款球適合你,千萬要有時間和耐心去用,別人用的好,對你不見得會好。上面的資訊可以給你一些參考,相信你的直覺和經驗,才是王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chien!經營洋梨高爾夫內容網站,愛高爾夫是工作也是娛樂!沒辦法,就是利用高爾夫來學東西和交朋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