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服員是怎麼判斷要跟乘客說哪一種語言?── 空姐報報EmilyPost

空服員是怎麼判斷要跟乘客說哪一種語言?── 空姐報報EmilyPos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可以自然快速的
切換語言頻道,
是空服員必備的技能。

空服員是怎麼判斷要跟乘客講哪一種語言呢?

我判斷的方法,大多數會先用英文對所有乘客溝通,這樣比較不會混亂。

除非我非常確定這個乘客講國語、廣東話,我才會直接問他。

通常做完第一次服務後,就大概知道自己負責的區域,客人多數講什麼語言,這樣服務起來就會更快、更有效率。

有時候我在問餐,也會特意再講大聲一點,因為要讓後面接下來會被服務到的客人,聽到我說什麼,這樣他們已經先聽到有什麼選項,待會兒服務更快。

像有一位朋友的經驗也滿好笑的,他碰到的狀況是這樣:

「我有一次搭乘大韓航空,大概是我臉大眼睛小吧,韓航空姐衝著我一直講韓語,即使我回英語,她還是一直講韓語。反而我旁邊的韓國大叔,明明就韓味濃厚,空姐卻一直對他講英文⋯⋯(真的很斜線)」

我猜啦,我朋友可能真的長得很有韓國人feel,空服員才會一直誤會你是硬要講英文的韓國人。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是聽到客人講什麼語言就會順著講。

我之前在服務的時候,也曾經碰過臺灣人發生這樣的事,我直接要跟那位女乘客講國語,但她偏偏一直回答我英文ABCD。

我心裡想說:「好啊,那我就來跟她講英文!」講著講著,但是到後來她聽不太懂我的意思。

OK⋯⋯她就默默的自動換回國語, 這種的客人也是很寶。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情形是客人是「日本人」,他們多半也會用日文回我們,這時候我就會用簡單的日文或單字去試著講,畢竟機上服務用語我們常講,雖然沒辦法講一句文法完整的標準日文,但是能夠達到溝通目的最重要。而且有時真的可以注意到,當我一講出關鍵日文單字時,有些日本客人出現如釋重負的表情,那是一種安心的感覺,像是在表達:「太好了!你知道我要說什麼!」

當然啦,當他們發現你懂一點點時,一定會劈里啪啦的說。

不過這個狀況也是很好玩啊!順便可以練一下聽力,如果真的遇到棘手的狀況,我再去請日本組員出馬即可。

像我們去日本旅遊時,不也是這樣嗎?除非是日文很溜的人,很多人在買東西或點餐時,都會盡量試著用簡單日文去跟他們溝通。有時候他們講很長,但我們聽到關鍵字,也是可以搞定啊!對吧!這就是一種旅遊的樂趣啊!


《空姐報報Emily Post   比淚水更美的是,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自信》

《空姐報報Emily Post 比淚水更美的是,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自信》

本文摘自:
空姐報報Emily Post 比淚水更美的是,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自信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作者:Emily 朱芃穎
出版:布克文化


avatar-img
嗑Book的阿索的沙龍
10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擔任時尚造型設計師多年,我曾經歷以上種種,才逐步認識自己、了解時尚後,意識到,「時尚」的根本是在發現自己,而服飾只是一個工具和橋梁,讓我們到達時尚之路,成為更美好的人。 「作自己」才是不退流行的名牌,並且透過「愛」與「感謝」,讓衣物永保新鮮,不遜於名牌。
鏡子映照當下,照片記錄我每個時期的心理狀態與思維。它們是我,我是它們。 相貌會隨著心境、作為、生命經驗,烙印臉上並附著成為氣息,年輕時不易覺察,年紀長了,臉上就寫滿故事。無怪乎,林肯總統說:「一個人四十歲之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擔任時尚造型設計師多年,我曾經歷以上種種,才逐步認識自己、了解時尚後,意識到,「時尚」的根本是在發現自己,而服飾只是一個工具和橋梁,讓我們到達時尚之路,成為更美好的人。 「作自己」才是不退流行的名牌,並且透過「愛」與「感謝」,讓衣物永保新鮮,不遜於名牌。
鏡子映照當下,照片記錄我每個時期的心理狀態與思維。它們是我,我是它們。 相貌會隨著心境、作為、生命經驗,烙印臉上並附著成為氣息,年輕時不易覺察,年紀長了,臉上就寫滿故事。無怪乎,林肯總統說:「一個人四十歲之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