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諾貝爾文學獎的啟發
方格精選

10月7日:諾貝爾文學獎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臺灣時間今天晚上7點鐘,瑞典學院公佈了202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現居英國的坦尚尼亞作家 Abdulrazak Gurnah ,理由是他「對於在文化與土地間掙扎的難民命運,以及殖民主義,表現毫不妥協與充滿熱情的深入觀察」。

可惜不是村上春樹

或許是因為最近在讀村上春樹,加上每一年都會聽到他得獎呼聲很高的消息,因此剛剛在看瑞典學院直播的時候,特別希望得獎者是他。其實他的作品我看得很少,小說作品尚未閱讀,目前只讀了散文隨筆、訪談和繪本作品。最初會開始閱讀村上春樹,也是因為喜歡安西水丸的關係,所以有盼望他得獎的這種情緒,甚至在宣布得獎者時感到緊張,我自己也覺得滿奇特的。即使如此,仍然祝福他有朝一日能夠獲獎。不,應該說,祝福每一個用心透過文學和文字作品影響世界的人獲得支持與肯定。

我曾幻(肖)想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在掛名諾貝爾的六個獎項中,我最關注的即是文學獎,原因可能與我從小的志向有關。成為一名詩人與作家曾經是我最初也最大的願望,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願望並沒有消失,它只是換了一個樣子:它如今以一個更適合我的樣子,持續引領著我體驗生活。自從投入繪本創作後,我開始好奇,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除了詩人與作家,會不會有別種可能?

而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Bob Dylan 即是這個問題的答案。甚至,他在得獎謝辭中,將這個「別種可能」敲破,可謂給予我一記當頭棒喝。在那之前,我糾結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身份定義」,也就是說,「詩人」、「作家」、或者「歌手」、「作詞人」都只是一個「身份」,一個「角色」。我狹隘地思索著,還有哪些創作文字的「角色」可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電影編劇」可以嗎?「評論家」可以嗎?「繪本作家」可以嗎?

不要想太多,創作就對了

但是在 Bob Dylan的謝辭裡,他說,他並沒有煩惱過他的作品是不是文學,他只是一直創作,以及一直面對人生中各種煩心瑣事。聽起來如此簡單,對我卻有極大的衝擊。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想要變成功;而是因為他們努力確保生活能允許他們持續做著喜歡的事。然後有一天,他們的成功帶給許多的人正面影響或幸福的感覺,於是他們在某些人心中,就變成偉大的人了。

「努力確保生活能允許他們持續做著喜歡的事」,多麽簡單,也多麽困難。安西水丸先生曾在訪談中表示,他一年只會休息新年假期三天,其他日子都在工作,但是他很快樂,因為這是他選擇的道路。還有其他許多的創作者,每日每夜都在創作,他人眼中的辛苦,對他們來說都是幸福。

他們投身創作的身影都在提醒著我莫忘初衷,也在邀請我緊緊跟隨他們的腳步,努力確保生活能允許我持續做著喜歡的事,同時帶給他人面對生活的力量。就像一盞燈,一面發揮自身價值,一面在他人需要的時候,照亮他們的世界。

raw-image

好了,晚安。


Boris Lee Illustration | 繪本創作者

如果喜歡我的工作日誌,請追蹤、贊助我,或是幫我拍拍手。若有需要繪本製作與編輯、插畫學習、書籍與刊物插畫、海報與卡片設計、講座或工作坊邀約等服務,歡迎與我聯繫!



avatar-img
Boris 李晨豪的沙龍
64會員
201內容數
在這個專題裡,我會分享每一天的靈感和想法、繪本創作過程、工作紀錄和速寫本內頁。此外,我也會分享插畫學習心得、我喜歡的書籍,以及一些插畫的教學內容。如果你喜歡繪本、插畫或是畫圖,也許這些文章能讓你感興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ris 李晨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