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問幫妳/你找人生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研究的是生命的一些根本課題,
透過對人生提出人生三問來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和目的:
「人為何而活?」
「人應如何生活?」
「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
其實教育部已經把生命教育放到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中,從國小開始,融入各科教學,讓孩子國小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但對很多大人說,應該是很陌生的。
這三個問題主要可以讓我們思考的是甚麼呢?
1.「人為何而活?」:
如何在必死的人生中找到意義?這是終極關懷的課題(ultimate concern)。
追求我們的幸福與快樂,欣賞、接納自己,同時也尊重他人和生命,活出自信價值的人生,然後學著好好謝幕。人生無常,惟愛永恆。
2.「人應如何生活?」:
討論的是道德判斷以及生活美學的價值思辨。例如對各種爭議性道德問題或公共議題我們怎麼去分辨和判斷?怎麼擁有擇善的能力?或是我們怎麼透過生活美學來滋潤生命,改變生活、關係與環境?
3.「如何能夠活出應活的生命?」:強調的是統整人格(知道,做到),透過靈性修養來喚醒自覺(和自己在一起)、深化慈悲與愛、提升智慧。
生命教育有它的哲學基礎,探討的議題很抽象,但看看小學生的教材和繪本,是很淺顯易懂的,主要是教孩子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是有價值的,同時也欣賞生命、學習面對失落與死亡。這些課題很值得沒有接觸過的大人們,也一起來思考,尤其在這個資訊充斥的迷惘年代,在網路上總看著別人的成功,彷彿這樣才有價值和意義,卻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也是美好的。
如果還是覺得這些生命議題太抽象,也沒有關係,管理學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在他的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也曾問過人生三問,具體很多: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及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
「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是哈佛教授,也是策略管理大師,他用管理學理論以及真實案例,套用於對生命的省思:
關於職涯
他認為我們總在審慎思考(審慎策略)和臨時應變(應急策略)間擺盪,當目前的工作已經滿足保健因素(薪水福利)與動機因素(工作的熱情之火),就依照原本的審慎計畫去朝目標前進,若沒有就採取應急策略,去嘗試手上的工作機會,但在接受一份工作前,必須自問,如果你想要達成你的希望,別人必須做甚麼,或與你配合甚麼?如果要成功達成任務或要做得愉快,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這些你能夠控制嗎?每次換工作前,都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甚麼,以及如何證明假設無誤。
關於圓滿的人際關係
人生最重要的快樂來源多是和家人和好友的關係,要建立圓滿的關係沒辦法等待和拖延。如何分配人生資源,時間花在哪裡?優先順序是甚麼?都會影響關係。
關於堅守誠正原則
為自己描繪圖像,我想要成為甚誠實麼樣的人?這樣等於是為自己設定了目標,也成了一生最重要的事。例如他要成為:幫助他人的人/誠實寬容的丈夫、父親和朋友/完全信仰上帝的人。
經過這樣的思考,感覺人生有個大致方向了嗎?有了人生方向,也會影響我們每天的決策以及資源分配,同時也會影響我們的消費觀,我還在朝著方向努力,也希望能幫助到看到文章的妳/你們。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nn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範圍不同 理財是指管理我們人一生的財務,包括現金流管理(收支平衡)、風險管理及資產管理。 投資是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投資工具,希望創造更好的收益,屬於理財的一部份。 2、目的不同 理財需根據人生不同階段訂立理財方向,管理收入與開支,透過建立正確的消費觀來達到收支平衡、有多餘的現金流流入家庭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涯階段,就一般勞工來說 可以盤點出五大退休金來源: 1.勞保老年給付(社會保險) 政府開辦的勞工保險,保障的範圍,包括傷害、殘廢、生育、死亡及老年5種給付,其中關於退休的部分,就是勞保老年給付。一般情況下,它的請領資格包括: (1)年滿60歲,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並辦理離
離職的原因很多,總歸來說,就如馬雲所說的: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 不過在離職前,最好還是先做好規劃,盤點一下手邊的資源,為轉職做準備,離職前應先考慮: 1.已找好下個工作 這當然是最穩妥的,無縫接軌,避免待業期。 2.已存了6個月以上的生活預備金 若尚未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迫不急待想逃離公司,最
1、範圍不同 理財是指管理我們人一生的財務,包括現金流管理(收支平衡)、風險管理及資產管理。 投資是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投資工具,希望創造更好的收益,屬於理財的一部份。 2、目的不同 理財需根據人生不同階段訂立理財方向,管理收入與開支,透過建立正確的消費觀來達到收支平衡、有多餘的現金流流入家庭
每個禮拜等著看的一部劇,也劃下句點了,幾乎每集都又哭又笑,跟著劇中女主角一起經歷她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在《俗女養成記1》中,女主角於近40歲的年紀跟老闆辭職,回到家鄉重新開始,憑著一股勇氣和全家人的愛,開啟了另一段人生。而在《俗女養成記2》中,女主角仍然跌跌撞撞,卻又屢敗屢起,就因爲她是“陳嘉玲”,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涯階段,就一般勞工來說 可以盤點出五大退休金來源: 1.勞保老年給付(社會保險) 政府開辦的勞工保險,保障的範圍,包括傷害、殘廢、生育、死亡及老年5種給付,其中關於退休的部分,就是勞保老年給付。一般情況下,它的請領資格包括: (1)年滿60歲,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並辦理離
離職的原因很多,總歸來說,就如馬雲所說的: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 不過在離職前,最好還是先做好規劃,盤點一下手邊的資源,為轉職做準備,離職前應先考慮: 1.已找好下個工作 這當然是最穩妥的,無縫接軌,避免待業期。 2.已存了6個月以上的生活預備金 若尚未找到下一份工作,就迫不急待想逃離公司,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一些簡單的問題來認識自己、確認生命的方向。無論處於何種人生階段,自我反思是重要的。在勇敢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中,我們能夠學習與成長,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與工作。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持續探索與學習,發現人生的意義,並慶賀每一次的突破與成長。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即便如此,今生今世,你是否了無遺憾 一路上,我們都在尋找「正確答案」。 但人生的選擇並非黑即白。正因為如此,去接受以及提出「好問題」,才會讓我們更能夠直導到生命的核心意義。 5個人生最重要的問題 「等等,你說什麼?」 「我想知道......?」 「至少,我們是不是能夠?」 「我能夠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
Thumbnail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生涯學》顧名思義是「有限的人生必修的課題」。有別於針對特定人生目標的《生涯規劃》,《生涯學》著重在生命意義的思考和生命價值的體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一些簡單的問題來認識自己、確認生命的方向。無論處於何種人生階段,自我反思是重要的。在勇敢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中,我們能夠學習與成長,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與工作。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持續探索與學習,發現人生的意義,並慶賀每一次的突破與成長。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即便如此,今生今世,你是否了無遺憾 一路上,我們都在尋找「正確答案」。 但人生的選擇並非黑即白。正因為如此,去接受以及提出「好問題」,才會讓我們更能夠直導到生命的核心意義。 5個人生最重要的問題 「等等,你說什麼?」 「我想知道......?」 「至少,我們是不是能夠?」 「我能夠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值得活的人生 (Life Worth Living?)? 仔細想想~ 這主題似乎好頗難具體描述!   人生的目的到底為何呢?  如同這本書的三位作者:耶魯大學的教授們所說的: 這個問題是「人生的大哉問」。這本書的三位作者,提出「值得活的人生」提出諸多的闡述,給你我參考。
Thumbnail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生涯學》顧名思義是「有限的人生必修的課題」。有別於針對特定人生目標的《生涯規劃》,《生涯學》著重在生命意義的思考和生命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