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活過的痕跡——《人生清除公司》

那是你活過的痕跡——《人生清除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我們再度回歸日本小說,之前討論過繭居族、老年後的工作困境,甚至提過法醫透過勘驗屍體體認死者生前究竟是怎麼被對待,進一步勾勒出死著生前最後的樣子。這本小說的主軸,從死者生前最後住的地方,形塑當時生活的種種痕跡,從中引發的各種故事。


人生清除公司 封面

人生清除公司 封面

主角淺井在一次因緣際會下,結識了特殊清潔的社長「笹川」。因為淺井一直都是以打工維生,經由笹川偶然提供的打工機會,就一腳踏進清除人類最後痕跡的工作。故事中分別經歷了不同死法的人,身為特殊清潔,主要的職務是在清理亡者的遺物,但不只是我們想到的日常用品這麼簡單。人在死亡後,腐敗遺體、發臭血跡、各種蒼蠅,都會發生在命案現場。

記得韓國之前有一部片叫做《遺物整理師》,統統雖然只有看了第一集,韓國片描述的劇情比較偏向文藝方面的情感,但你透過閱讀這本小說可以猜想到,這本所描繪的影像比較貼近我們真實的世界會發生的樣子。

書裡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案子是在一個兄弟同住的房子內,年紀約莫 70 歲。兩兄弟雖說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已經好幾年都沒有對話過。弟弟過世了三個禮拜發出惡臭,才被哥哥發現。請淺井他們來清潔的時候,甚至不斷抱怨說:「連死掉都要花我的錢,記得算便宜一點。」這種毫無同理心的話,手足之情儼然無存。

當淺井他們在清理遺物的時候,只在意弟弟是否有留下值錢的東西,而哥哥年輕工作的時候,在一次意外後,左手被捲入絞碎機,導致從此失去左手,雖然已經完全截肢,但還是時常會感到左手抽痛著。後來淺井在弟弟的遺物裡發現弟弟每天去將鏡子擦拭乾淨,是為了一種讓哥哥左手神經痛可以透過不同的角度照著鏡子,讓大腦以為左手還在,騙過大腦的治療方法。雖然傳達了弟弟為哥哥好的貼心,但哥哥依舊不領情,連淺川找到弟弟散落的遺骨,將其擦拭乾淨後,交給哥哥時,哥哥也只是向窗外一丟,彷彿那個只是個同住在一起的仇人。

死亡是一個點,相反地,出生在世界上也是一個點,重點是連接這兩個點中間的線,身為過世者的遺族,我們是否能不去專注在這個點的悲傷,而是綜觀整個歷程他所帶給我們一切。

統統曾經也經歷失去摯愛的悲傷,一昧地想著沒有人懂我所承受的傷痛,因為覺得大家都沒經歷過這樣的撕心裂肺,任何的安慰在我聽來都雲淡風輕。隨著時間推進,我漸漸地將這部分的情緒一點一點的釋放,雖然還無法坦然面對,但現在當我想到的時候,已經不會再聚焦在他死亡的時候,有多痛苦但我卻不在他身邊,也許只要再過一段時間,我也能輕輕地笑著說:謝謝你,給我的這一切。

Podcast收聽版本!


avatar-img
統統愛看書:書說社會的沙龍
34會員
49內容數
作者養成買書的習慣,大約十年左右,類別涵蓋小說、歷史、經濟、犯罪、和理財,希望透過自身觀點加上書中內容結合成統統社畜中的特殊書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
2014 年,有一本生動描繪了柬埔寨歷史的書——《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透過記者的書寫角度,這本書可說是精彩絕倫,時序來到我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那些在外國人眼中輕描淡寫的部分,才是當地人最揮之不去的噩夢。
在日本熊本,有一間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婦產科綜合醫院,跟其他醫院所提供的服務相去不遠,但這間醫院在 2006 年時,由理事長蓮田太二宣布一項震驚全日本的計畫,那就是仿效德國成立「嬰兒信箱」(日本最新將此名稱改為「送子鳥搖籃」)。
在podcast節目裡我時常提到,所有類型的作者當中,我認為記者最擅長為讀者創造栩栩如生的閱讀體驗。比如《惡血》、《向我一樣黑》和《吃佛》等書,都是透過記者精采地描述和精闢的見解,將兩個元素揉合在一起,才讓我們得以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