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現在,佛在現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誦經的真諦是要提升心性、明心見性,要用《金剛經》、《六祖壇經》來洗滌被污染的心性。道理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要能確實地誦、真實地轉、切實地悟。心性若轉,唸經速度會很快。若能真正聞、思、修,真正明瞭佛法並且悟道的話,則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時間來讀誦經典,因為心性已經提升,黑氣已經淨除,並且運用佛法,通用無礙(如同佛陀講經說法,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根本不需要講義一樣);然而,正因為你現在還沒開悟,所以誦經千遍、萬遍都是必要的。」
加入牟尼精舍社團修行,每天唸《金剛經》和《六祖壇經》已成為每天必備的功課。記得剛開始唸經時,充滿新鮮和好奇,總想著驗證到底唸經有何作用?會不會真的如佛菩薩所言,能順利消業障?那時的唸經是有著很強的目的性,也可以說是有很強的索求心,現在想來,自己的心性真的已污染嚴重,貪嗔癡慢疑,五毒俱全。佛菩薩的偉大在於祂的慈悲願力,不管你是善人還是惡人,只要你願意唸經、願意修行,佛菩薩都一視同仁,都願意伸手拉你在修行路上往前走。
現在唸經,說老實話,還是有著目的性的。因為牟尼精舍實在太好了,唸經除了有助於修行之外,真的可以消業障、培福德等等,真的可以做到一經多用。佛菩薩大開方便之門,都是為了像我這樣的愚癡眾生能夠脫離苦海,免受六道輪迴之苦。因為累生累世的無明習性,我就已經開示出多筆業障,所幸目前開示出的業障都已迴向圓滿。而我的家人也沒有例外,也有很多筆業障開示出來,因為家人學佛機緣未到,感恩能成為一家人,對於我的修行並不反對,所以我會努力地幫家人先消業障,再培福德。
唸經沒有目的性是最好的,應無所住心。不要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學會了放下,心性就又大大提升了。如何確實地誦經?如何轉經?如何切實地悟?我還在不斷地摸索著。在修行路上不斷前行著,實在妙不可言,我會一直努力著。學佛的意義是什麼?修行的目的是什麼?若只是為了到淨土,那是「有所求」,還有持著貪念與執著。成佛離不開眾生,學佛修行,除了自身要認真精進之外,也要渡化眾生,這樣才有意義。
佛菩薩念念為眾生,不為自己。把淨土當作一個充電的中繼站,是學習、進修的地方。菩薩們養精蓄銳、累積實力後,必定會再倒裝下凡來渡化眾生。將在淨土習得的新知識,學以致用,幫助眾生,教育眾生,拔苦與樂,使眾生也能脫離輪迴之苦。
(分享完畢)
經典如法藥,佛菩薩開示經文數,是根據每個人的心性狀況、業主菩薩被傷害的程度而定。猶如世間的醫生開立處方箋,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病時間、病況歷程,給予不同的醫療處置。修行的目的是改變自己,而唸經後領悟道理,則是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楞嚴經》說:「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世間變化無常,苦不是真苦,樂也不是真樂,一切沒有真實可言,鏡花水月,如夢一場。只是我們常太過投入今生的角色扮演,以為眼前的一切就是生命的全部,或因成功而得意忘形,或因失敗而灰心氣餒,心隨外境起舞,百轉千迴,顛倒夢想。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累生累劫以來,我們讓自己的心徬徨、無所依止,我們的心不曾「悄然」過,心性被紅塵俗務染污嚴重,故而貪嗔癡慢疑不斷增長。與狼共舞許久的我們,接收黑氣的同時,也對外釋放著黑氣荼毒人。
人活著首先是為了吃穿,但是當人滿足這個需求之後,他想要的會更多,慾望也是一種本能。老虎吃人是本能,而人吃老虎則是慾望—貪心與虛榮心。世間的名、利、權、位、勢,是人人希望獲取的,煩惱的產生往往在於慾求不滿。求不得苦、愛不得苦,讓人終日惶惶度日、汲汲營營。
聖嚴法師說:「當你心中充滿了貪、瞋、癡等心垢之時,即是身處塵世;當你心中沒有那些心障之時,那就是超越於塵世之外的人了。沉緬於過去和迷惑於未來,都是徒然浪費掉寶貴的生命,於人於己,都是損失。但這並不表示對於工作和生活,不需要檢討和計畫。檢討過去,計畫未來,便是對現在的肯定,也是現在的延伸。最好的方法,乃是時時刻刻都能努力於現在,體驗著現在;展開現在,放下現在;念念清楚,事事分明。這就是活在現在,佛在現在的境界。」
精舍的修行一直以唸經、靜坐為主。唸經,體悟經義;靜坐,常思己過,如此內外兼具,方能定慧等持,雖身處塵世,卻能超越於塵世之外。修行貴在回歸心靈的平靜,平靜的心並非麻木不仁、無知無覺;平靜的心更非強行壓抑煩惱,說服自己獲得表面的假相清淨。而是要誠實面對心中的波瀾起伏,直接從讓你產生煩惱的點下手,去找讓你煩惱的原因,唯有直搗黃龍,認真面對,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些一次次面對煩惱、解決煩惱的過程,智慧便會生起,煩惱漸漸薄弱,終至消失殆盡,方能領悟到六祖大師說的:「無念、無相、無住」的真實意。
阿伯說:「你沉溺在某些事相中,所以你智慧無法彰顯,你無法跳出泥沼,那你就被泥沼所同化。」希望終有一天,我們都能洗盡千塵,站在彼岸,莞爾一笑!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這幾天,巷子裡有兩位長者紛紛撒手歸去。雖然現在醫療可以讓人的生存期限延長,但終究還是會到期限。第一位長者臥病在床十幾年,年輕時氣勢凌人,愛喝酒、常拿人開玩笑。後來年紀大了、生病了,整天與床為伴,而且不能自理。除了自身的病痛,還要忍受孤寂,因為他們的小孩都有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關於我的感情一直都是起起伏伏,這個是我的痛點及弱點,我越執著,就越容易困在裡面,屢考屢敗。我看了《因果濟世集》還有師兄姐們的分享文,心有戚戚焉,懷疑自己過去世是否介入過別人家庭,導致今生感情不順。為此事去請示了佛菩薩,謎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年初時,我跟家中大姑因網路發文起了爭執。大姑與我的原生家庭觀念差異極大,原生家庭接受在網路分享各種人事物,但是到了婆家,卻什麼都不能分享。大姑拉了婆婆,站在同一陣線上要說服我,大姑甚至去網路上找尋我的所有發文全部檢視;找完網路發文後,又去跟婆婆投訴,說自家的人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踏上誦經消業之路已有四年,感恩佛菩薩慈悲眷顧讓我有幸接觸牟尼精舍,感恩業主菩薩慈悲給予我「因果債,功德還」的機會,甚至連前六世的業主菩薩也願意示現與我和解,如此珍貴的修行、還債機會,我一定要努力精進!若不好好把握這世,又不知要輪迴多少世,再造多少業障。   幾年前,因破壞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沒有冤仇,就不會相互糾纏;一家人即是一合相,也是因果,彼此間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故要了結因果,解冤釋結,因果債功德還。」   「若父母有欠子女,子女幼年的行為愈黏、愈纏大多代表你
以下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相較各位師兄姐們,我最近才開始唸《六祖壇經》,第一次唸時要花將近三小時才能唸完一部。不但如此,唸到一半時,頭居然有又緊又痛的感覺,頭好像被金箍圈束縛著。心想《六祖壇經》真的是精舍送我們最好的禮物,唸這經文是要把內在負面的東西都逼出來。   週日「外道總清」開示出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這幾天,巷子裡有兩位長者紛紛撒手歸去。雖然現在醫療可以讓人的生存期限延長,但終究還是會到期限。第一位長者臥病在床十幾年,年輕時氣勢凌人,愛喝酒、常拿人開玩笑。後來年紀大了、生病了,整天與床為伴,而且不能自理。除了自身的病痛,還要忍受孤寂,因為他們的小孩都有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關於我的感情一直都是起起伏伏,這個是我的痛點及弱點,我越執著,就越容易困在裡面,屢考屢敗。我看了《因果濟世集》還有師兄姐們的分享文,心有戚戚焉,懷疑自己過去世是否介入過別人家庭,導致今生感情不順。為此事去請示了佛菩薩,謎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年初時,我跟家中大姑因網路發文起了爭執。大姑與我的原生家庭觀念差異極大,原生家庭接受在網路分享各種人事物,但是到了婆家,卻什麼都不能分享。大姑拉了婆婆,站在同一陣線上要說服我,大姑甚至去網路上找尋我的所有發文全部檢視;找完網路發文後,又去跟婆婆投訴,說自家的人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踏上誦經消業之路已有四年,感恩佛菩薩慈悲眷顧讓我有幸接觸牟尼精舍,感恩業主菩薩慈悲給予我「因果債,功德還」的機會,甚至連前六世的業主菩薩也願意示現與我和解,如此珍貴的修行、還債機會,我一定要努力精進!若不好好把握這世,又不知要輪迴多少世,再造多少業障。   幾年前,因破壞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受;沒有冤仇,就不會相互糾纏;一家人即是一合相,也是因果,彼此間不是討債就是還債,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故要了結因果,解冤釋結,因果債功德還。」   「若父母有欠子女,子女幼年的行為愈黏、愈纏大多代表你
以下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相較各位師兄姐們,我最近才開始唸《六祖壇經》,第一次唸時要花將近三小時才能唸完一部。不但如此,唸到一半時,頭居然有又緊又痛的感覺,頭好像被金箍圈束縛著。心想《六祖壇經》真的是精舍送我們最好的禮物,唸這經文是要把內在負面的東西都逼出來。   週日「外道總清」開示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