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 不夠高?「非典型」學生的留學申請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想過申請前直接寫信給國外教授嗎?最近跟留學夥伴聊到申請經驗,常會聽到覺得自己GPA不夠好、經歷不夠完整,或是留學動機還不夠強烈⋯⋯等顧慮。

其實這是每個申請者都會面臨到的問題,也許我們永遠都沒有覺得準備好的那一天,但可以透過別人的經驗知道該如何解決!

今天邀請 Peter 分享他是如何透過「非正常」的申請策略,直接飛到美國跟教授碰面,一方面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所學校,也讓教授成為他的人脈資源。
一起來看看吧!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
UIUC 是土木領域 QS Ranking 全球第 22 名的頂尖名校
  •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輟學創業
  • 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48
  • U.S.NEWS會計及土木工程類全美 Top 3
  • 李安、管中閔、呂秀蓮、林全都是校友
▼▼▼▼▼▼
▌Q1:如何克服背景經歷普普?

Peter在準備申請碩士時,是已經大五上學期(延畢一學期)、GPA<3.0、托福90幾、GRE 也是普普通通,按照正常申請流程可能被打槍的機率很高。

當時他決定認真查每一位老師的專攻領域,寄信說明自己為什麼想加入該實驗室,並直接飛到美國跟教授碰面。沒想到竟然有5間學校的教授有回信,願意跟他碰面聊聊!
▌Q2:碰面聊什麼&教授在意什麼?

到美國跟教授碰面時,Peter準備充分的PPT說明,但他發現美國教授更在意學生有沒有強烈的申請興趣和動機。像 Columbia 教授直接說學校有規定 GPA 要>3.2,但如果有教授寄信還是有可能破例錄取。

他集中火力申請真正想去讀的學校系所,不想去、不會去的學校就放棄,最後錄取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美隆大學,決定前往電腦科學最頂尖的學校 CMU。
▌Q3:卡內基美隆大學的課程設計?
Peter當時他只想做電腦視覺及機器人相關研究,雖然當時還不是非常火紅的話題,但他就是想做這一塊,所以決定選擇 CMU (卡內基美隆大學)。

CMU 本身算是一所年輕學校,資源專注投入學術研究,修很多 Data Position Measurement、Data Mining、Robotics Institute 的課程,很硬很難畢業!研究生基本上是8點起床,在圖書館待到12點,搭半夜的校車回去。特別是 Peter 從土木跨領域到電腦科學,要比同學花更長的時間才能產出。
卡內基美隆大學在電腦工程領域赫赫有名,從計算機專業也延伸出在許多不同工程、商業領域的應用與研發機會
▌Q4:為什麼決定再攻博士班?
Peter碩班暑假曾到日本Sony實習,畢業後同時到加州找工作和申請Ph.D,當時覺得自己跨到寫程式才一年,加上指導教授當時一通電話要他6小時內決定,於是他就決定前往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再攻營建管理博士。
▌Q5:如何建立獨特專業和定位?
雖然決定要讀博士班,但發展方向還是得靠自己規劃。「要不要專攻CS?」Peter雖然曾有這樣的思考,但他認為未來A.I.不再屬於CS專有,而會更需要跨領域人才,所以他繼續在土木系專業上建立最強A.I.技能。例如他做的主題,未來可以透過無人機探勘橋樑是否有損壞?這個過程需要演算法,讓無人機能夠辨識有沒有破裂,以及其他相關資料綜合預測建物目前健康狀況。
▌Q6:Facebook 實習面試過程怎麼跑?
2019年 Peter 從 CMU 畢業後曾投履歷,美國有些企業職位非常需要Ph.D這類高度專業的學術背景。Peter建議面試前可以好好把一本書,例如《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看完,再去付費找臉書的高頻題庫。

面試過程有兩關,兩關一起考,考完會有兩個Interviews,再通過的話會有Team Matching的興趣組面試,並由各組別發出Offer。
▌Q7:臉書研究科學家在做什麼呢?

我當時實習做的是貼文排序(feed ranking),讓你看到你最想看到的排序。之後轉為正職後會有六到八週的訓練營,可跟每一個你有興趣的組聊,最後再決定你要在哪一組。

在臉書工作是十分開放敞開的文化,每個組的所有 code 都公開,各組間便於新想法和互談合作,公司內部有一個 workplace 的平台,溝通風氣開放,跨領域團隊溝通問題快速暢通。
期待改名後的 Meta 在元宇宙領域的發展
▼▼▼▼▼▼
留學申請過程中,現在覺得後悔的是..
  1. 年少不懂事 GPA沒顧好
  2. 沒有實習經驗
  3. 留學動機不夠強烈
  4. 其他...
對於留學網路上充斥著無數的資訊,作為台灣最大的留學媒體,期待盡一份心力將我們採訪超過 1,000 位留學生的觀察與感想分享給更多懷抱留學夢的學子們,希望你們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留學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正在留學或規劃留學的夥伴中有 67% 會希望可以留在當地就業,WillStudy 今天特別為夥伴們蒐錄位於北歐的 5 間新創公司,共通點是都曾有台灣留學校友成功應徵上內部職位
正在留學或規劃留學的夥伴中有 67% 會希望可以留在當地就業,WillStudy 今天特別為夥伴們蒐錄位於北歐的 5 間新創公司,共通點是都曾有台灣留學校友成功應徵上內部職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90 => A+ >=80 & < 90 => A >=70 & < 80 => B >=60 & < 70 => C >= 0 & < 60 => D 現有上述將分數轉換成GPA積點的規則,請使用Excel達到此轉換目的,以下提供5種方法 👇
Thumbnail
我是Elena,大學三年提早畢業,GPA4.2,現在在美國讀全球管理碩士,新的學期又要開始了,今天想分享我的大學生活管理模板給大家,讓你可以有系統的管理你的大學生活,三年期間同時也參加了三個社團田徑隊、競技啦啦隊、新創社、數位平台,和一份行銷相關的實習,在三年的摸索後得到了這個模板讓我能有效管理我的
1. 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捨本逐末: - 有些同學熱衷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一年內讀了多少本書,或者是短時間內讀完了多少書籍,似乎這樣的紀錄能夠證明他們的學習成果。然而,閱讀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你從這些書中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和理解。單純追求閱讀數量,往往會導致浮躁的學習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113年曾在荷蘭的萊頓大學交換的芝羚。先前曾分享如何準備臺大校級交換的備審資料,沒想到反應熱烈,很開心可以幫助到許多人。不過,對於申請交換這件事,或許有些人還有些猶疑不決,就讓我在此針對GPA、語言檢定與獎學金三點,一一釐清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在與我第二次見面時,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 當時我與這個學生進行了詳細的交流,但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自己意見,而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同時具備這兩個特質的學生,其實相當稀少。 ▋有自己意見 在台大的經驗告訴我,有自己
申請美國大學是一個競爭激烈且充滿挑戰的過程。特別是對於想要進入頂尖學府的學生來說,不僅僅是成績和SAT分數,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其中,Liberal Arts教育的理念以及參與課外活動的重要性,都是在申請過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每位夢想進入美國大學的學生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如何撰寫一篇出色的英文自傳。這篇文章將幫助你了解如何利用留學顧問的專業建議,撰寫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自傳,並成功申請到理想的美國大學。
Thumbnail
本篇來分享一下英國的碩士班要怎麼申請 首先文件準備部分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而且一定要提早準備 (時間分配可以參考這篇英國留學之時間管理) 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準備會讓自己非常勞累,因為同時要準備雅思、還要撰寫文件,結合下來就是痛苦的化身 (但如果想自虐的人這樣做也很ok)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90 => A+ >=80 & < 90 => A >=70 & < 80 => B >=60 & < 70 => C >= 0 & < 60 => D 現有上述將分數轉換成GPA積點的規則,請使用Excel達到此轉換目的,以下提供5種方法 👇
Thumbnail
我是Elena,大學三年提早畢業,GPA4.2,現在在美國讀全球管理碩士,新的學期又要開始了,今天想分享我的大學生活管理模板給大家,讓你可以有系統的管理你的大學生活,三年期間同時也參加了三個社團田徑隊、競技啦啦隊、新創社、數位平台,和一份行銷相關的實習,在三年的摸索後得到了這個模板讓我能有效管理我的
1. 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捨本逐末: - 有些同學熱衷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一年內讀了多少本書,或者是短時間內讀完了多少書籍,似乎這樣的紀錄能夠證明他們的學習成果。然而,閱讀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你從這些書中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和理解。單純追求閱讀數量,往往會導致浮躁的學習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113年曾在荷蘭的萊頓大學交換的芝羚。先前曾分享如何準備臺大校級交換的備審資料,沒想到反應熱烈,很開心可以幫助到許多人。不過,對於申請交換這件事,或許有些人還有些猶疑不決,就讓我在此針對GPA、語言檢定與獎學金三點,一一釐清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在與我第二次見面時,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 當時我與這個學生進行了詳細的交流,但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自己意見,而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同時具備這兩個特質的學生,其實相當稀少。 ▋有自己意見 在台大的經驗告訴我,有自己
申請美國大學是一個競爭激烈且充滿挑戰的過程。特別是對於想要進入頂尖學府的學生來說,不僅僅是成績和SAT分數,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其中,Liberal Arts教育的理念以及參與課外活動的重要性,都是在申請過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每位夢想進入美國大學的學生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如何撰寫一篇出色的英文自傳。這篇文章將幫助你了解如何利用留學顧問的專業建議,撰寫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自傳,並成功申請到理想的美國大學。
Thumbnail
本篇來分享一下英國的碩士班要怎麼申請 首先文件準備部分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而且一定要提早準備 (時間分配可以參考這篇英國留學之時間管理) 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準備會讓自己非常勞累,因為同時要準備雅思、還要撰寫文件,結合下來就是痛苦的化身 (但如果想自虐的人這樣做也很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