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時間:2022-4-2 19:30
推薦度:★★★☆
一齣戲同時出現3種串連各家小吃的戲劇手法:前半段同時透過讀者與遊客串連各家小吃店,並以專欄作家經歷家變、通緝犯因思念小吃滋味而甘願被抓為關鍵中點,之後全劇主軸斷崖式轉變,呈現再無其他攤商小吃、完全只談專欄作家與家人互動的奇怪狀態。
舞臺劇《好食在-回味》,源自郭銘哲的高雄美食行腳文字紀錄《雄好呷》。
《
雄好呷》由木馬文化出版,18開本280頁,文圖並茂介紹11類共111家高雄在地小吃與拌手,文末細心附上地圖。這樣一本沒有故事情節只有滿溢色香味的一本書,要怎麼改編成舞臺劇,著實令人好奇。
然而我的好奇,似乎反而是導演張漢軒與編劇黃琦勝焦慮、猶豫不決的所在。
《好食在-回味》一開場先設定了一位《雄好呷》忠實讀者,在舞臺前緣透過文字想像滋味。此時,我以為《好食在-回味》將是一齣以讀者串起每場戲,極盡所能復原《雄好呷》內容,以城市美食為主體,如同散文略鬆散帶有餘韻的小品。
舞臺燈亮,舞臺上一對男女,男性顯然是高雄在地人,帶著女伴四處尋覓小吃。我滿腹狐疑:《好食在-回味》其實是透過一對情侶的覓食遊記,貫穿各式特色小吃(終場時帶上伴手滿足賦歸,十分合乎情理)的一齣戲,而不是透過讀者串起全劇嗎?剛剛是導演手拿《雄好呷》親自上陣為全戲開場,而我將之誤會為戲中一角嗎?我應該沒有誤認吧,畢竟「讀者」在舞臺前緣、翻著《雄好呷》對觀眾侃侃而談,這樣的橋段反覆出現3次。
隨著劇情推進,我才慢慢理解,原來這對情侶不是一般遊客,而是設定為近鄉情怯美食專欄作家(影射其為《雄好呷》作者)定期返回高雄紀錄高雄在地小吃,這一趟女友以「想要更了解你」為由硬是跟了過來。美食專欄作家之所以將專欄主題設定為相對冷門的高雄小吃,只因為高雄傳統小吃攤多在傳統市場周邊營生,作家本身也是市場長大的小孩,父親在市場賣蘭州拉麵維持家計。最終編劇選擇以「專欄作家的生命故事」為主軸,將全劇的高潮落在「專欄作家與自己、與父親和解」,然而,本為串起各個獨立小吃攤而創作的專欄作家故事,卻反賓為主,高雄特色小吃成為點綴,且集中呈現於上半場,下半場所有篇輻都在鋪陳專欄作家的家庭故事。
一齣戲同時出現3種串連各家小吃的戲劇手法,顯然導演張漢軒與編劇黃琦勝焦慮不已,擔心只以讀者或遊客串連各個小吃橋段,太過單薄、連繫性整體性不足,然而在選擇編入劇作家的生命故事全面包裹各家小吃之後,卻又猶豫不決,捨不得精減刪去任何一個串連手法,3種全數保留,前半段同時透過讀者與遊客串連各家小吃店,並以現專欄作家經歷家變、通緝犯因思念小吃滋味而甘願被抓為關鍵中點,之後全劇主軸斷崖式轉變,呈現再無其他攤商小吃、完全只談專欄作家與家人互動的奇怪狀態。
《好食在-回味》這個題名,比較符合《雄好呷》作者郭銘哲書寫原意,談美食更談人情,食物好吃除了本身有滋有味,更基於店家與鄰里熟客互動的人情味。至於《好食在-回味》這齣戲本身,只有上半場劇情符合這個題名,下半場花太多篇輻在談專欄作家的家庭衝突,雖然部分片段談及專欄作家對媽媽手藝的思念,女友喜歡麥當勞因為父母離婚後母親探望她總帶她去吃麥當勞,稍稍描寫了食物記憶與人情互動的相互關係,篇輻還是太少太稀薄,且談及的食物與高雄在地小吃全然無涉。
導演張漢軒於謝幕後,花一些時間和觀眾分享創作歷程,曾談及感謝編劇黃琦勝發展了專欄作家的故事,才讓《好食在-回味》比較有一齣戲的感覺,而我個人卻覺得刪掉或精減專欄作家的故事,能讓《好食在-回味》更貼近原著《雄好呷》,也更有風味。
----------
導演:張漢軒
編劇:黃琦勝
劇本創作顧問:郭銘哲
製作人:洪婉婷
演員:張漢軒、郝偉凱、鄭心慈、洪仙姿、鐘秋山、羅永昌、詹祐旻、簡文傑、林怡珊、周洪于婷、彭漪婷、許芮語
群眾演員:蘇迎庭、蘇玟嘉、李雨蓁、李宜玲、陳仲仁、李德翔、蘇子沛
排練助理:孫翔
燈光設計/舞臺監督:黃義彬
舞臺設計:李婕綺
音響技術:達立音響結構
音樂音效執行/導演助理:張家禎
技術人員:王文怡、洪郁新、陳家鈺、葉秉澄、張恩瑋、丁智柔
志工:吳宥萱、唐泓億、馬天勝、羅穎翊、黃文暄、丁韋倢
動態攝影:蔡明孝、陳啟仁
劇照攝影:尤志明
主辦單位:好事集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藝文支持: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X瑞儀教育基金會
合作夥伴:響座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