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在-回味》好事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時間:2022-4-2 19: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478709014835167235)
一齣戲同時出現3種串連各家小吃的戲劇手法:前半段同時透過讀者與遊客串連各家小吃店,並以專欄作家經歷家變、通緝犯因思念小吃滋味而甘願被抓為關鍵中點,之後全劇主軸斷崖式轉變,呈現再無其他攤商小吃、完全只談專欄作家與家人互動的奇怪狀態。
舞臺劇《好食在-回味》,源自郭銘哲的高雄美食行腳文字紀錄《雄好呷》。
雄好呷》由木馬文化出版,18開本280頁,文圖並茂介紹11類共111家高雄在地小吃與拌手,文末細心附上地圖。這樣一本沒有故事情節只有滿溢色香味的一本書,要怎麼改編成舞臺劇,著實令人好奇。
然而我的好奇,似乎反而是導演張漢軒與編劇黃琦勝焦慮、猶豫不決的所在。
《好食在-回味》一開場先設定了一位《雄好呷》忠實讀者,在舞臺前緣透過文字想像滋味。此時,我以為《好食在-回味》將是一齣以讀者串起每場戲,極盡所能復原《雄好呷》內容,以城市美食為主體,如同散文略鬆散帶有餘韻的小品。
舞臺燈亮,舞臺上一對男女,男性顯然是高雄在地人,帶著女伴四處尋覓小吃。我滿腹狐疑:《好食在-回味》其實是透過一對情侶的覓食遊記,貫穿各式特色小吃(終場時帶上伴手滿足賦歸,十分合乎情理)的一齣戲,而不是透過讀者串起全劇嗎?剛剛是導演手拿《雄好呷》親自上陣為全戲開場,而我將之誤會為戲中一角嗎?我應該沒有誤認吧,畢竟「讀者」在舞臺前緣、翻著《雄好呷》對觀眾侃侃而談,這樣的橋段反覆出現3次。
上半場由多則發生在各家特色小吃店「客人奇妙小故事」串接而成。(排練劇照)
(圖片來源:ttps://www.facebook.com/howchillhouse)
隨著劇情推進,我才慢慢理解,原來這對情侶不是一般遊客,而是設定為近鄉情怯美食專欄作家(影射其為《雄好呷》作者)定期返回高雄紀錄高雄在地小吃,這一趟女友以「想要更了解你」為由硬是跟了過來。美食專欄作家之所以將專欄主題設定為相對冷門的高雄小吃,只因為高雄傳統小吃攤多在傳統市場周邊營生,作家本身也是市場長大的小孩,父親在市場賣蘭州拉麵維持家計。最終編劇選擇以「專欄作家的生命故事」為主軸,將全劇的高潮落在「專欄作家與自己、與父親和解」,然而,本為串起各個獨立小吃攤而創作的專欄作家故事,卻反賓為主,高雄特色小吃成為點綴,且集中呈現於上半場,下半場所有篇輻都在鋪陳專欄作家的家庭故事。
一齣戲同時出現3種串連各家小吃的戲劇手法,顯然導演張漢軒與編劇黃琦勝焦慮不已,擔心只以讀者或遊客串連各個小吃橋段,太過單薄、連繫性整體性不足,然而在選擇編入劇作家的生命故事全面包裹各家小吃之後,卻又猶豫不決,捨不得精減刪去任何一個串連手法,3種全數保留,前半段同時透過讀者與遊客串連各家小吃店,並以現專欄作家經歷家變、通緝犯因思念小吃滋味而甘願被抓為關鍵中點,之後全劇主軸斷崖式轉變,呈現再無其他攤商小吃、完全只談專欄作家與家人互動的奇怪狀態。
專欄作家在月臺接獲父病倒通知之後,劇情走向為之丕變。(排練劇照)
(圖片來源:ttps://www.facebook.com/howchillhouse)
《好食在-回味》這個題名,比較符合《雄好呷》作者郭銘哲書寫原意,談美食更談人情,食物好吃除了本身有滋有味,更基於店家與鄰里熟客互動的人情味。至於《好食在-回味》這齣戲本身,只有上半場劇情符合這個題名,下半場花太多篇輻在談專欄作家的家庭衝突,雖然部分片段談及專欄作家對媽媽手藝的思念,女友喜歡麥當勞因為父母離婚後母親探望她總帶她去吃麥當勞,稍稍描寫了食物記憶與人情互動的相互關係,篇輻還是太少太稀薄,且談及的食物與高雄在地小吃全然無涉。
導演張漢軒於謝幕後,花一些時間和觀眾分享創作歷程,曾談及感謝編劇黃琦勝發展了專欄作家的故事,才讓《好食在-回味》比較有一齣戲的感覺,而我個人卻覺得刪掉或精減專欄作家的故事,能讓《好食在-回味》更貼近原著《雄好呷》,也更有風味。
----------
導演:張漢軒
編劇:黃琦勝
劇本創作顧問:郭銘哲
製作人:洪婉婷
演員:張漢軒、郝偉凱、鄭心慈、洪仙姿、鐘秋山、羅永昌、詹祐旻、簡文傑、林怡珊、周洪于婷、彭漪婷、許芮語
群眾演員:蘇迎庭、蘇玟嘉、李雨蓁、李宜玲、陳仲仁、李德翔、蘇子沛
排練助理:孫翔
燈光設計/舞臺監督:黃義彬
舞臺設計:李婕綺
音響技術:達立音響結構
音樂音效執行/導演助理:張家禎
技術人員:王文怡、洪郁新、陳家鈺、葉秉澄、張恩瑋、丁智柔
志工:吳宥萱、唐泓億、馬天勝、羅穎翊、黃文暄、丁韋倢
動態攝影:蔡明孝、陳啟仁
劇照攝影:尤志明
主辦單位:好事集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藝文支持: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X瑞儀教育基金會
合作夥伴:響座劇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4會員
212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stone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推薦度:★★★★☆這個故事因一幅畫而起,畫的底色是白色的,其上畫了一道白色斜線,既是藝術創作(或根本不是藝術),也是三個人的友情(或根本不存在友情)。
推薦度:★★★★☆這個故事因一幅畫而起,畫的底色是白色的,其上畫了一道白色斜線,既是藝術創作(或根本不是藝術),也是三個人的友情(或根本不存在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Thumbnail
今天的高雄走走之旅,買完大順店的cosco後,因為肚子也餓了,就到隔壁的義享天地用餐,今天星期五的人潮真的不間斷,所以我們找一個適合我們這一家人的食物,今天的介紹就是這一家日系餐廳-小泉劇場
Thumbnail
在師大路24號的果陀文創,不只有好吃的晚餐,還有情境劇「我們分手吧」的餐廳體驗。這是一場互動參與式情境劇場,讓觀眾享受輕鬆愉快的演出。而且還有機會與演員互動,感受豐富的情感。這次的劇場經驗讓人滿滿的幸福感,完結後還可以和演員合照,留下美好回憶。
Thumbnail
以食為主軸的友人 「饕串燒酒場」的美好味道,是我從「書店老闆」節目中百工百業Feat餐串燒酒場Paul哥這一集中得知的。這次,我與當時一同參與課程的朋友們一同前來品嚐美食。每道菜都讓我感到驚豔,老闆對於食材的用心和服務人員對消費者的周到考量,使得這段晚餐體驗格外愉快。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
Thumbnail
作者高雲章是高雄人,這三本都是犯罪推理短篇合輯,並有三對特色各異的CP組合——不好意思,人家明明是正經八百的解謎冒險與驚悚美食,卻被我瞧歪了。(笑)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這是一趟只為了享受美食的臺南之旅。作者分享了在臺南品嘗牛肉湯與米粿的心得,並感嘆人生的短暫與美好。藉由走訪文化特色店家和巷弄,感受了臺南的人文風情。文中介紹了臺南著名的文章牛肉湯和七誠米粿,並分享了美食帶來的愉悅與幸福。這篇文章還揉合了作者對人生和旅程的感悟和回顧,讓人流連忘返。
Thumbnail
頭一次是三年前的春夏之交, 和老婆同往,各點了一份花枝肉粳麵及甜不辣。狹小的店門外竟然還有汽車、機車臨停,準備外帶。「眾之所好必有以也」,還沒開始吃,就已經嘖嘖稱奇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Thumbnail
今天的高雄走走之旅,買完大順店的cosco後,因為肚子也餓了,就到隔壁的義享天地用餐,今天星期五的人潮真的不間斷,所以我們找一個適合我們這一家人的食物,今天的介紹就是這一家日系餐廳-小泉劇場
Thumbnail
在師大路24號的果陀文創,不只有好吃的晚餐,還有情境劇「我們分手吧」的餐廳體驗。這是一場互動參與式情境劇場,讓觀眾享受輕鬆愉快的演出。而且還有機會與演員互動,感受豐富的情感。這次的劇場經驗讓人滿滿的幸福感,完結後還可以和演員合照,留下美好回憶。
Thumbnail
以食為主軸的友人 「饕串燒酒場」的美好味道,是我從「書店老闆」節目中百工百業Feat餐串燒酒場Paul哥這一集中得知的。這次,我與當時一同參與課程的朋友們一同前來品嚐美食。每道菜都讓我感到驚豔,老闆對於食材的用心和服務人員對消費者的周到考量,使得這段晚餐體驗格外愉快。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
Thumbnail
作者高雲章是高雄人,這三本都是犯罪推理短篇合輯,並有三對特色各異的CP組合——不好意思,人家明明是正經八百的解謎冒險與驚悚美食,卻被我瞧歪了。(笑)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這是一趟只為了享受美食的臺南之旅。作者分享了在臺南品嘗牛肉湯與米粿的心得,並感嘆人生的短暫與美好。藉由走訪文化特色店家和巷弄,感受了臺南的人文風情。文中介紹了臺南著名的文章牛肉湯和七誠米粿,並分享了美食帶來的愉悅與幸福。這篇文章還揉合了作者對人生和旅程的感悟和回顧,讓人流連忘返。
Thumbnail
頭一次是三年前的春夏之交, 和老婆同往,各點了一份花枝肉粳麵及甜不辣。狹小的店門外竟然還有汽車、機車臨停,準備外帶。「眾之所好必有以也」,還沒開始吃,就已經嘖嘖稱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