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聊月經

前幾天聽了李屏瑤的最新一集podcast-今天我們聊下體:「經痛的感覺」,道盡了多少女性的聲音,也讓我回憶起初經來到自己生命中的時候,那種微妙、難以言喻的感受。
記得小學五年級,運動會結束,大汗淋灕的我提早放學回到家,當時覺得身體很疲憊,一開始以為只是因為運動賽事導致身體勞累,直到我坐上馬桶,脫下內褲的那一刻,我矇了。
內褲上咖啡色的痕跡,讓我有些錯愕,不太確定自己發生了什麼,好端端的怎麼內褲突然多了陌生的顏色?我呆坐在馬桶上好一會兒,突然意會到應該是某個事件來到我的生命中了,下意識便喚著坐在外頭看電視的母親。
媽媽走進廁所,他瞭然於色的表情直到現在都令人印象深刻。
「啊,你月經來了啦!」
當時的我不太明白,這句話代表的意義,所以呢?這對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嗎?我會從此變得不同嗎?會很可怕嗎?還是我該怎麼面對?
也許媽媽發現我有些困惑與慌張,他慢慢向我解釋,有月經之後代表著身為女性的我,已經可以懷孕,要開始使用衛生棉,月經來的時候可能會有身體不適,所以要多喝黑糖水,月經期間不能吃冰的⋯⋯這些林林總總的「注意事項」。
為什麼月經來之後限制就變得那麼多呢?
我的經前症候群非常嚴重,就像顏訥在節目裡所說,包全餐的類型,從排卵期的卵巢痠痛、到月經來前的膚質改變、腰痠、便秘、尾椎刺痛、胸部脹痛,到月經來的經痛、頭痛、疲倦、腹瀉⋯⋯等等身理上的不適,還得外加經期前情緒上的不穩定,每個月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這種狀態度過。
但身為職場上的女性工作者,每當生理期不適想向主管申請生理假的時候,我總會突然發現內心的尷尬,彷彿是一件應該要小小聲的事情,最好別人都不要發現,就像高中就讀女校的時候,即便只是要去到廁所換個衛生棉,都還得先偷偷把衛生棉藏好在口袋裡,假裝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的出發。
即使到了現在,身邊的朋友若有需要借衛生棉,或是聊關於月經的話題,大多數的人也總習慣壓低聲音,或用著你我都明白的代稱。
為什麼月經來之後限制就變得那麼多呢?
後來我開始大方地正名「月經」這個名字,不再用「那個」、「大姨媽」這些稱呼與身邊的親友對話,還記得朋友剛開始,聽到月經就像聽到佛地魔似的,露出難以招架的表情,尷尬的表情溢於言表,到現在彼此都能自在地討論月事,其中可是經歷了許多次的練習呢!
身為生理女性,學習如何跟月經共存,好像是你我生命中佔據一半以上時間的功課,從過去那些得小小聲不讓人聽見的日子,到現在能夠自在地將這樣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公開討論分享,也期待這個社會能夠更加正視月經帶給女性身理與心理上的改變及不便,也更加理解這樣的議題完全能夠放寬心地去探討。
祝福每位努力與月經拉扯,想辦法找到平衡的女性朋友,真的辛苦你們了!有機會大家一起聊聊跟月經第一次相遇的那一天吧!
最後附上該集李屏瑤的違章女生lalaland podcas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