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是一個籠統名詞,泛指免疫系統失調使抗體攻擊自身細胞的慢性症病,當中包括了近二百種疾病如紅斑狼瘡、脊椎炎等,類風濕關節炎亦是其中一種,指抗體會入侵破壞關節,造成炎症,影響小關節對稱性,患者會感到疼痛、腫脹、僵硬,炎症亦會造成疲勞、不適、發燒等,嚴重會造成變形甚至殘廢。病發時間由幾個月至幾年不等,嚴重會更長時間,與普通
關節炎幾星期內就能自然痊癒不同。此症亦常與退化性
關節炎混淆。現時有藥物及技術有效減痛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很多人認為只有年長的人才有機會出現風濕,其實青年或兒童都有機會病發。
關節位於骨骼之間的連接位置,分為動關節及不動關節,是影響活動能力的組織。類風濕
關節炎 患者會於多個關節位置出現腫脹,長時間感到痛楚,停止活動會不時出現僵硬,令身體進行日常活動有困難。最初期會影響較小的關節,如手指節、手腕,通常身體左右兩邊同時出現。其後慢慢其他關節都受影響,及出現晨僵:早上起床關節部位會完全僵硬及疼痛,必須要靠活動身體才能舒緩僵硬狀態,否則會一直僵硬,可能維持整天。
類風濕
關節炎 部份患者會出現其他徵狀,如皮膚出現類風濕病結節、眼睛發炎、發低燒、無食慾、眼及嘴出現乾燥等。各種徵狀維持數個月至多年不等。
類風濕
關節炎 使免疫系統出錯,把身體組織當作外來物,產生兩種抗體,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及抗環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RF和ACCP會攻擊患者的關節,引致關節發炎。同時,免疫系統出現問題亦會影響其他器官功能。
類風濕
關節炎初期痛症及周邊徵狀與很多疾病相似,所以最準確是向醫生檢查。醫生會從懷疑患者身上抽血,測量發炎指數,當中包括血沉降(ESR)及C-反應蛋白(CRP),發炎指數高於正常就會確診。除抽血外,亦可以超聲波或磁力共振直接檢查關節是否有異樣。
醫學界仍未找出引起類風濕關節炎的直接原因,但免疫系統不健康是一大因素。
關節僵硬會令日常生活如刷牙、進食、緊握、走路,站立坐下等都會受影響。關節損壞持續惡化,若不盡快接受治療,會使關節嚴重變形,導致畸形殘廢。類風濕
關節炎亦會影響多個身體系統的運作,如心血管、肺、眼、神經、肌肉,引致併發症如腎功能衰退、中風、冠心病、淋巴瘤、心胞膜炎、肺膜炎、肺積水及心臟積水等,亦有可能造成骨質疏鬆。
在治療過程,有些藥物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如肝功能受損等,患者要特別留意,向醫生匯報。
類風濕關節炎通常會以藥物配合
物理治療,治療目的是要緩解病情:做到無痛、無腫、無僵,防止關節繼續受損,維持發炎指數正常,日常生活活動順利。類風濕關節炎的黃金治療期是頭兩年,外國經十年研究得出結論,如果及早開始治療,有兩成患者緩解病情後,完全不服用藥物亦沒有復發。
藥物治療包括止痛藥、消炎藥,及調理免疫系統藥物,現時流行使用的是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比較針對性,會對特定影響身體的細胞及因子進行抑制,能於一個星期內改善情況,防止關節繼續損壞。
生物製劑副作用較以前使用的類固醇少;類固醇雖然對病情有效,但對人體造成許多副作用,所以現時醫學界大部份已棄用類固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物理治療可以減低病情惡化機會及舒緩痛楚,治療師會陪伴患者,以簡單運動如踏單車、伸展運動、水中復健等為主,運動亦能減少身體僵硬的情況,也能幫助消炎。患者亦要小心護理關節,保持良好姿勢,不要過度用力或做衝擊性動作,寒冷會加強僵硬程度,所以保暖對患者亦很重要。
關節或骨骼受到嚴重破壞則需要進行骨科手術,如關節重置、鍵重建、固定關節等,可減輕痛苦,改善受影響功能及活動能力。
良好生活習慣,保護免疫系統是減少患上類風濕關節炎的方法,如均衡運動、健康飲食、戒煙酒、學習舒緩壓力等。
類風濕關節炎的最大因數是遺傳,其次是生活習慣及荷爾蒙分泌。40歲前後的男性、更年期女性、家庭有風濕病患者、免疫系統本身較差、壓力大等都是高危人士,腰背痛超過六星期、早上起身會有晨僵、嚴重甚至半夜睡覺痛醒,出現以上情況都應盡快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類風濕
關節炎與退化性
關節炎腫痛情況相近,經常混淆,但兩種是不同疾病。
痛症:
類風濕
關節炎患者一段時間不活動時覺得身體僵硬,早上起床情況最差,活動後會較舒適。相反,退化性
關節炎跟運動機能有關,患者活動時情況最差,休息有助舒緩痛楚。
診斷:
診斷類風濕
關節炎需詳細查詢病歷,病發有否伴隨徵狀如發燒及出疹;抽血檢驗,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發炎指數會升高。退化性
關節炎會照X光檢查關節變形,有否出現骨刺等。
併發症:
類風濕
關節炎牽涉整個免疫系統造成其他疾病,退化性
關節炎不會影響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