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思維:十年

    國外有個不幸的青年,遭遇嚴重的交通事故,失去知覺、全身癱瘓,成為植物人,這一躺,就是二十多年。
    某天,一位醫生意外發現,這位患者只是身體受損,但大腦還存在意識。醫生克服重重困難,藉助儀器,讀出了患者數十年來,吐出的第一句話:
    他的情況,用四個字形容:生不如死,我想沒有人會反對。
    對於那位可憐的患者而言,活再長的時間,只意味更龐大的痛苦。他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力,甚至眨眼都辦不到,醫學定義他軀體活著,但他的靈魂早已殘破不堪。
    如果能選擇,若處境與其相同,各位寧願像植物人一樣躺數十年,還是哪怕只換取一天,僅僅一天的生命,卻能自由自在的過活,然後死去呢?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可見生命的寬度更勝於長度。
    而且,我要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我們生命的長度,遠比各位預想的還要短:僅有,十年。

    多數發達國家,平均年齡都有7、80歲,百歲高齡也不罕見,何以我說僅有十年呢?
    這裡要說明一個觀念,如果有一個機器人,設計非常巧妙,可以吃喝睡,甚至會衰老。但它沒有自主意識,一切的行為都按照設計者寫在程式內的命令執行,它很像人,但它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請問它是否活著?
    答案是:不。因為由始至終,它只是被操縱的機器而已。
    但如果有一天,機器脫離程式限制,擁有自我意識,積極去追求它想要的人生的話,那意義就不同了。雖然生理結構上它不是人,但它擁有選擇的自由,它就具備真實的生命,可以為自己而活。
    相對的,假如有人從一出生起,就被安排好吃喝住用、工作、結婚對象......一切的一切,通通只能接受他人安排,無論個人的喜惡,一直到死為止。試問這樣的人生,算活過嗎?那與前例被製造出完全按照程式命令的機器人相比,除了材質以外,又有何區別?
    換句話說,“選擇的自由”存在與否,就是是否活著的核心價值。
    而對於多數人而言,我們在20歲成年之前,必須接受長輩的約束。而在60歲之後,又不得不面對全身器官衰老、精力衰退所帶來的諸多限制,別的不說,老掉牙了,還能吃美食嗎?不擔心中風嗎?
    換句話說,我們真正能支配自己,想吃、想喝、想玩、想創作、想逐夢....一切一切的黃金時機,只有青壯的40年。
    而這40年裡,不可少的睡眠與休息,去掉1/3。工作又佔1/3,甚至許多人加班時長要另計,剩下的1/3,再扣掉通勤、如廁、排隊等日常瑣事,去頭截尾,那麼,真正在我們擁有意識,可以自由做選擇去支配的時間,也就,十年而已。

    我們都希望生無悔,死無憾。
    但現實總是殘酷地讓我們感慨:孩子為什麼長的那麼快,父母何以走的那麼早,愛情的保質又為何那麼短?
    因為我們真正有意識能支配的黃金時間,僅有十年,晃眼即逝。
    所以如果你心懷親恩,那不要拖延,愛要及時。
    如果你心疼孩子,就多多陪伴。過了童年,留給你的只剩遺憾。
    如果你想讓愛火常燃,現在就去取悅對方,無論是貼心的日常,還是激情的夜晚。
    記住,你真正可以支配的黃金時段,只有十年、僅僅十年,浪費了,再也不會回來。

    所以說,為什麼要投資?
    因為許多人珍貴的生命,為了餬口,竟然超過1/3被賤賣,然後拖著疲憊的身子,無暇關心父母、無力陪伴小孩,就連一生摯愛,都被冷落床畔。
    投資就是為了搏回我們生而為人,應有的幸福的權利。我們珍貴的生命,應該獻給我們最重視的人。
    希望我今後的分享,能有助啟發大家的思維,少繞路,多醒悟。
    但同樣的,不要冀望我永遠都在,每個人都只有黃金十年,我也不例外。
    Ps.如果這篇對你有所啟發,請多分享給你重視的人,如果我值得,如果他值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