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成長的迷思 心得分享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的一期讀書會啟動- -走出成長的迷思109.12.9
隔了 3週 回到「娘家」,跟著姐姐妹妹和老師一起探討生命/生活 互相交流回饋 「任督」舒暢。
以下是3週來,實際生活上 向內覺察心得心情~
# 永遠不需對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下 指導棋
#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 不當的言語、情緒 是看不見的刀刃 會傷人而不自知
# 每一時代背景都有不同的任務、功課
# 聆聽、陪伴 是最偉大的愛
以下是這期第1堂讀書會的心情
🌟[好心做壞事 ]第3次聽到,很有感覺 - 我們自以爲的好心 造成他人的不便、困難,困惑 壞了事。這句話讓我 學習「反求諸己」「內觀已心」的智慧。
1.學習用 問問題 問自己 如:「這件事我為什麼這麼生氣?」「 很生氣嗎?」「沒關係,那就生氣,我在這陪妳」ps 生氣可換任何情緒的詞語(焦慮、難過、沮喪....)
2.學習「暫停」「安靜」- 當覺察到自己情緒來了,告訴自己[先處理情緒]
3.刻意練習—>習慣成自然
🌟[生還者]很妙的銓釋,往往我們會以「被害人」or 「加害人」來描述,那是以什麼視角呢?「生還者」又是哪一層階梯產生的視野呢? 好讚的申論題!
🌟自我疼惜 自我照顧 欣賞自己 愛護自己
想起 劉老師:「你沒有的,你給不了」「我們的《給予》其實是想要《得到》」
「學會善待自己 對自己要有耐心跟溫柔,如果你希望你能夠善待你周遭的人........對他們更有耐性,更有溫柔,那你要先這樣對 自己」
以上與大家分享~ 期待每次的讀書會~
絕版書 (圖源網路)
新的一期讀書會第二堂課-「走出成長的迷思」
第8、9章。在課堂上,同學的分享、老師的指導解析,時不時自己過往的畫面和情緒跳了出來。此時,讀書會的功能派上了。
在章節裡提到了 寬恕
我問 寬恕、原諒 有不同嗎?
謝謝劉老師、冠琳、誼靖老師的回應及指引;謝謝「谷哥」、同學們的呼應分享。
在這裡(讀書會)能即時被撫慰,進而使我學習安靜、聆聽;這裡每週的充電,使生命學習成長、學習看見自己、學習照顧自己內心小孩;做愛心父母,一段時間後,看見了自己的些許長大。
# 沒經過 憤怒及悲傷 是到不了寬恕/原諒
# 寫信回信 核心 唸出來
# 家 就是自己(內在小孩+愛心父母)
# 向宇宙下訂單 正面回應
    avatar-img
    5會員
    47內容數
    在音樂、鋼琴教學領域已有雙十餘年經驗,。教學,一直是我熱衷的興趣之一。能沈浸於此,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教學過程中,享受與學生的互動.在此分享教學的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聆樂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來 內心變強大是 慢慢積累的 調整的
    覺察自己 反思自己
    #讀書會 #聆聽
    國際瑜珈日 夏至
    音樂與自然療法 精油
    真愛的旅程
    原來 內心變強大是 慢慢積累的 調整的
    覺察自己 反思自己
    #讀書會 #聆聽
    國際瑜珈日 夏至
    音樂與自然療法 精油
    真愛的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週四下午在雲林的一堂課,跟學員分享真正的「勇敢」是慈悲溫柔的看待自己。 學員們很有共鳴,由於成長的過往,讓我們「往內互打」,引發一次又一次的內戰,並習以為常。因此善待自己即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課題。 傍晚回到彰化在市圖備課,晚上想要分享的主題從接納生命中的任何可能作為開始。 接近上課時
    相信自己並不是一件難事,相信自己的要旨在於看見全部的自己,每一個部分的自己。因為知道而接納,因為接納而信任。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主軸我從愛自己開始,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我探究了很久,每個人認為的愛自己都不一樣,但大方向跟原則我想是一樣的,就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靜下心來問自己,跟自己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跟自己溝通。還有「不委屈」,不委屈其實不容易,生活在物質世界中,為了和諧所以妥協,為了妥協所以委屈,但有沒有雙贏
    Thumbnail
    儘管愛自己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通過尋找曾經接納過我們的人,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以及透過情緒邊界與自我尊重來克服這種困境。持續的愛自己是一個過程,而結果會是每一步都充滿了自我發現和轉化的機會。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週四下午在雲林的一堂課,跟學員分享真正的「勇敢」是慈悲溫柔的看待自己。 學員們很有共鳴,由於成長的過往,讓我們「往內互打」,引發一次又一次的內戰,並習以為常。因此善待自己即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課題。 傍晚回到彰化在市圖備課,晚上想要分享的主題從接納生命中的任何可能作為開始。 接近上課時
    相信自己並不是一件難事,相信自己的要旨在於看見全部的自己,每一個部分的自己。因為知道而接納,因為接納而信任。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