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我認識的女性都以負面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身體」,倫敦時裝週看設計師Sinéad O’Dwyer解構時尚和你我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殘疾人士參與走秀在時尚圈早已不是新鮮事,但作為今年倫敦時裝週主要秀上,大膽加入兩位輪椅人士做模特兒的愛爾蘭設計師Sinéad O’Dwyer,短短十分鐘的服裝秀,沒有纖細白皙的職業模特兒,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膚色體態如你我的女性,台上的她們自信時髦,在列隊謝幕的時候,氣氛累積到最高點,台下歡聲雷動,從選角到多元包容的徹底實踐,都再再證明了這場精彩絕倫的服裝大秀。
Sinéad O’Dwyer不僅成功揭露女人和身體長期處於的緊張關係,也以作為年輕女性對當代時尚圈提出質疑。
credit dazed
「對於這個產業的身體菁英主義我感到很憤怒,我已經看到幾乎每個我認識的女性都以負面方式看待自己的身體,因為服裝不合身,或總是拿自己去和周遭那些修圖過的照片做比較。」
而一切的開始則源於Sinéad O’Dwyer青少年時期的飲食失調症,經歷多年的限制飲食、自我厭惡與身體畸形恐懼(body dysmorphia),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老師的鼓勵之下,她從自身經驗出發,實驗身體的接受度與衣服的可塑性,身體之於一個服裝的載體,是不是有更多種可能?
註:身體畸形恐懼,又稱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簡稱BDD)或身體臆形症,是一種對自我體貌進行過度批判和臆想的精神疾病。不斷和他人比較與自我負面評價,除了引發進食障礙,出現沮喪憂鬱的情緒,進而有更高機率導致自殺。
「每次在試裝的時候,我的模特兒總說『我從沒機會穿上這種衣服、這種褲子!感覺這永遠不可能為我而生。』我想有很多的服飾可能連設計開發20號以上或甚至只是14號以上的尺寸都沒有。很多設計師甚至從沒賣過超過12號的衣服。我不是在說我做了所有事,因為根本不可能。我只是想表達我在做的,和目前大環境能提供的是不同的。」
比起製作大且寬鬆,卻讓人看起來像套麻布袋的衣服,她更專注開發如量身定做般,具修身和立體感的服裝,同時著手於更多可穿戴性概念和材質實踐在設計上,讓非普遍身材的女性都能享有更多的選擇與裝扮上的自由。
credit hypebae
因為瘦看起來更時髦,品牌喜歡找瘦的人詮釋時尚,所以瘦和時尚逐漸被劃上等號。然而,誰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有維密天使般的魔鬼身材?多的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Sinéad O’Dwyer表示,透過自身經歷她理解到,真正的力量就是透過服裝讓你感覺自己就是時尚的一份子。大家都說對自己的樣子感覺自在是多棒的事,但如果你看到別人都能穿得流行,你也想用類似款式打扮自己,卻因為身體限制找不到合適的衣服,那真的會直接給人感覺「我不重要、我不被認為流行,因為根本沒人為我特別設計」。
credit hypebae
西裝外套、貼身馬甲、剪裁短裙、寬褲和網襪,種種我們習以為常的服裝單品,卻鮮少以時髦流行的方式出現在大尺碼或特定人士的服裝選擇上,透過調整製作手法與材質,各種體態的女性都能從穿著得到自信。
credit anothermag
一位走完秀回到後台的模特兒說:「感覺充滿能量,我們在上台前都和彼此表示感受到女性之間的團結。」
我很喜歡Sinéad O’Dwyer的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衣服在我的皮膚留下印記,是紅色的、暫時的。服裝成為了美麗和慾望的學習方式」。(Clothes leave marks on my skin, red and temporary.Clothes become learnt patterns of beauty and desirability.)
女性打扮不為別人,而是取悅自己。當我們還在鏡子前為無法詮釋好衣服的身體沮喪自卑,反過頭檢討「我應該少吃點澱粉」或「是不是該做點什麼」的同時,也許能試著思考,到底是我們去妥協時尚,還是時尚來配合我們?
更詳細的內容請見原文
avatar-img
9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9r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鬆弛感,一個近期在中國社群被熱烈討論的網路詞彙,相關的穿搭教學、心法分享或是習慣養成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在日常生活也開始發現鬆弛感的蹤跡,對於網友們踴躍的討論以及各式的文章分享,我開始好奇,到底什麼是鬆弛感?為什麼大家都想擁有這樣的特質?
米蘭時裝週Jil Sander那場意外降下的雨,隨著雨水落下,男男女女的模特兒撐著傘走在秀場的泥土路上,四周點綴的繽紛花叢,在夢幻詩意的氛圍中,我們彷彿置身在冬天剛過,芸芸生命逐漸甦醒的春日花園…
鬆弛感,一個近期在中國社群被熱烈討論的網路詞彙,相關的穿搭教學、心法分享或是習慣養成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在日常生活也開始發現鬆弛感的蹤跡,對於網友們踴躍的討論以及各式的文章分享,我開始好奇,到底什麼是鬆弛感?為什麼大家都想擁有這樣的特質?
米蘭時裝週Jil Sander那場意外降下的雨,隨著雨水落下,男男女女的模特兒撐著傘走在秀場的泥土路上,四周點綴的繽紛花叢,在夢幻詩意的氛圍中,我們彷彿置身在冬天剛過,芸芸生命逐漸甦醒的春日花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縮寫:BDD)或稱體象障礙、身體臆形症(台灣)、醜形恐怖(日本)
Thumbnail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我三十幾歲的時候,在穿搭上做了一個測試:穿的完全「不像」自己出門。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天的感受,真的很彆扭! 什麼叫「像自己」?技術上來說就是穿上的單品都是自己熟悉喜歡的款式或顏色,而長期下來自己和旁邊的朋友同事也習慣於妳的「樣子」。 我一生喜歡褲裝多過裙裝,服裝形式喜歡簡單多過複雜,質料上較不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常見的焦慮型態之一,容貌焦慮與體態焦慮。作者分享了藉由運動來擺脫這種焦慮的心得,並提到了泰勒絲具有的健康心態,認為應該學習去面對身體的每個時期、練習去欣賞身體的每個狀態。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到不敢穿著自己喜歡或認為漂亮的衣服? 這種為了迎合他人目光而在穿著上的猶豫,可能是一種被稱為「美麗羞恥症」的心理狀態所影響。
Thumbnail
艾蜜莉・瑞特考斯基的傳記散文《我的身體,你的商品》用她的親身經歷,透過第一人稱的視角,描繪了她在模特兒界的掙扎與挑戰,以及對於性感尤物胸大無腦成見的挑戰。 每一篇都像是她生活呢喃與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縮寫:BDD)或稱體象障礙、身體臆形症(台灣)、醜形恐怖(日本)
Thumbnail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我三十幾歲的時候,在穿搭上做了一個測試:穿的完全「不像」自己出門。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天的感受,真的很彆扭! 什麼叫「像自己」?技術上來說就是穿上的單品都是自己熟悉喜歡的款式或顏色,而長期下來自己和旁邊的朋友同事也習慣於妳的「樣子」。 我一生喜歡褲裝多過裙裝,服裝形式喜歡簡單多過複雜,質料上較不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常見的焦慮型態之一,容貌焦慮與體態焦慮。作者分享了藉由運動來擺脫這種焦慮的心得,並提到了泰勒絲具有的健康心態,認為應該學習去面對身體的每個時期、練習去欣賞身體的每個狀態。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到不敢穿著自己喜歡或認為漂亮的衣服? 這種為了迎合他人目光而在穿著上的猶豫,可能是一種被稱為「美麗羞恥症」的心理狀態所影響。
Thumbnail
艾蜜莉・瑞特考斯基的傳記散文《我的身體,你的商品》用她的親身經歷,透過第一人稱的視角,描繪了她在模特兒界的掙扎與挑戰,以及對於性感尤物胸大無腦成見的挑戰。 每一篇都像是她生活呢喃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