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中年歷鍊】 為人生按下切換鍵

111.10.12
雙十假期過後的隔天,傍晚,大眼妹放學,甫進門即忙不迭地說:「我們班今天只有十幾個來上課。」
「是確診?」我露出困惑的表情問。
「有2個居隔,其他都是確診。」大眼妹回答。
「這…也太誇張了吧!」我忍不住驚呼了起來。
「每個來上課的老師也覺得很誇張啊。他們還說:『這些同學真的是確診?他們上星期五,一個個看起來都活蹦亂跳…』」
「那這次期中考不就有很多人要補考?」我怔忡不安地問。
大眼妹的學校正好在該週舉行第一次期中考,據說,這次確診人數暴增,有一個因素就是同學們在連假相約念書準備考試。
「對啊。」大眼妹接著說,「今天,學校發給我們班一人三劑快篩。快放學時,就有同學在揪,『快,我們乾脆現在通通都快篩一次,看誰明天要請假…」
這番俏皮話惹得我們不禁莞爾一笑,舒緩了聽到消息之初的慌亂,卻也浮現另一個疑惑。身處在COVID-19後疫情時代裡,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變化,有人確診了、有人因疫情失業了、有人深受「長新冠」之苦、有人被居隔不能參加考試,當這些無常成為日常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一天傍晚,忙著備料、烹煮晚餐,一邊聽著吳談如小姐的podcast,當天的主題是「為人生按下切換鍵」談的內容恰好是面對疫情的心境轉換,她舉了幾位名人在遭逢人生低谷時,是如何調整心態,走出自己的人生,其中她談到蘇軾。
蘇軾因烏臺案被眨黃州,成為一名有名無實的小官吏,不僅沒有薪水、沒有官舍可住,還被限制行動,一家大小二十多人只能擠在一間廢棄的驛站。在這段鬱鬱不得志的日子裡,蘇軾難免哀歎 / 怨天由人,可是,他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按下切換鍵。他放下身段,學習耕種、蓋房子;按捺下驛動的心,沉澱自己,側耳傾聽過往歲月的悲歡離合,漸漸地,蘇軾放下那些曾經緊抓不放的執念,以豁達的筆觸成就一首首雋永的詩詞,例如這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三年來,瘟疫、俄烏戰爭、台海緊繃情勢、通貨膨脹等天災人禍不斷,身處其中,與其惶惶不安或自怨自艾,不如汲取古聖先賢的經驗,轉換心念,按下切換鍵,讓自己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也許是學習新的專長,也許是轉換職場,也許是把握居隔的時間加緊複習課業,只要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態繼續往前,或許就能像蘇軾般破繭而出,重新展翅翱翔在澄淨空明的藍天裡,遇見迥然不同的風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