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印證,全聯林敏雄只要最大化自己長期利益!!!

再次印證,全聯林敏雄只要最大化自己長期利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827期的商業周刊(p34),這篇是全支付上線以來最好的一篇。

文內真實的反應特店跟收單銀行跟全聯與全支付(下稱全聯)洽談的實際狀況。

全聯只要自己贏

文章都傳達了全聯做生意的真諦。商家老闆們若還看不清阿!

全聯淨利底線怎麼來的

就是3年前,收單銀行自己搞出來的怪物。簽約PX Pay的手續費為0%。所以全聯當然老神在在,「寧被用戶怨想換回PX Pay,也要守住淨利底線」因為你換回PX Pay,使用頻率越高全聯賺越多!

怎麼會有賠錢合約的邏輯!

文章所描述「賠錢合約」這件事,對生意人來說,邏輯完全不通。若做生意,不想付出只想通贏,才會有「賠錢合約」的觀點。腦袋清楚的人是不該跟全聯合作!

全聯是收單銀行自己養出來的怪物,請自行承擔!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地推部隊上山下海推廣!真的欠檢舉阿!

這位記者可能很年輕,沒經歷過2000-2006年雙卡濫發的時代,當時,就如同記者所寫的,上山下海到處可見各家銀行的業務。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以線上申請,直接銷售(Direct Sales)就是最重要的獲客通路。話說回來,怎麼2022年的現在,還在以地推部隊為主?印證了,主要客群就是不同!

全聯終於開始照顧員工了!

而全聯狂砸獎金給員工去做地推:1.簽約全聯門市旁的微型特店2.推廣全支付

全聯將是全台灣最呆的電支,簡稱「全呆付」

濫發卡時代,只要卡數,沒有開卡甚至沒使用,所以稱之為「呆卡」

現在的早期數據可看到,80%的全支付仍是在全聯消費

時間久了,就變成「全呆付」

全聯也早盤算好,最好快退回使用PX Pay就好,全聯以外的特店也只能用全支付,全聯還可收到很高的手續費,PX Pay收單費率為零,只能全聯使用,這樣模式「無價!」(編按:很高手續費是跟PX Pay 0%來比較)


「賣一賠一」合約?全聯沒本事就不要靠北!

這是100%全聯都要贏的角度。就算年費制好市多,客人的含金量高於全支付幾百倍,好市多仍是多贏的角度來談合約。(編按:含金量=願意付年費/持續消費/均價高,不會因為超市跟量販的業種差異,基本邏輯而有所不同)

全聯越是嚷嚷,只是讓人看破手腳,沒本事經營。對比所有業態,付出正常或是稍低支付手續費,仍可獲利並提供好的員工福利的經營者。林敏雄就只想到自己!

再一個案例!

再換為花旗與美國運通為例

花旗信用卡,是在台灣少數穩定獲利的信用卡部門,但3年前花旗被騙一次就受夠了。(編按:客人都不到全聯外多消費)

全支付經營模式跟美國運通類似。因為都屬於Closed-loop與三方模式。但拿美國運通來比喻是糟蹋了美國運通,但沒有台灣電支開始賺錢甚至東南亞錢包也是沒人賺錢就不是個好比喻。而拿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來比喻的就只有三方模式是相同的!畢竟全聯也挖了一個在支付寶上過班的台灣人回來!(編按:三方模式為發卡收單同一家/商戶/使用者這三個關係人,稱為三方模式)

全聯真便宜!你真的不要鬧了全聯真不環保還比較符合現況

充其量,林敏雄只是幫銀行/卡組織打工!無論什麼付與什麼Pay,都一樣!

因為APP上的QR Code綁訂了銀行帳戶(儲蓄帳戶或是透支帳戶)編按:信用卡就是可以讓你先透支再還錢的帳戶!

而全聯再倒打銀行一把!

「破壞成本結構的做法不符合企業經營本質」

這句寫錯了,應改為:

「全聯林敏雄只想自己贏,不跟夥伴供應商互惠才是全聯企業經營本質」

交易量越大損失越大!所以真的不能簽正常收單約!

真的要對林董喊一聲:

世界沒有免費午餐這件事!你簽到好合約,看能爽多久!

「用戶遍布各縣市成優勢?」

以井窺天,最多只能看到自己頭上而已

特店老闆一句話點破:你們客人都只在全聯消費/你們客人都不買/你們客人均價低又常客訴/你們客人年紀太老

蔡篤昌:「全支付幫全聯帶進年輕客群」

全支付開業到現在就只是從老爸懷中轉客人到全支付而已!

看全聯一系列刻意針對年輕人的廣告創意與最近點數換露營/戶外用品,全聯要年輕客人!

幹嘛這樣?專門做非年輕人客戶,不行嗎?

「以門市為中心打造生態圈」

大型連鎖簽不到,不然要簽什麼?

騙了全家便利商店讓全支付發完新聞稿,雙方手續費還是搞不定!

「全支付也是有些底氣的」

氣跟雲一樣,經不起考驗,一吹就散了!當然針對自己用戶特性來開發,因為全支付客人就是老與難轉換!

如同上一篇所分享,當初進全聯參戰的發卡銀行都非常了解全聯客群的使用偏好。

銀行同業:After You & knock yourself out!


「通路會看上我們用戶特性不一樣」

100%正確,那就多簽一點醫療用品/有機/輔具/護具/醫院/安養中心

「反過來讓銀行與特店有沒有進全支付的壓力」

夢中什麼都有阿!!!

銀行同業:我們完全沒有要進全支付的壓力!

小特店:

反正做活動時再開放,沒做活動就讓客人掃別的。最差就解約而已,有差嗎?林董要贊助點數回饋,不拿白不拿

大型特店:

1.整套POS與ERP的開發費用

2.手續費0%

3.複數年度行銷贊助

上述缺一不可。

你的客人手機上都有一堆的Pay,有差嗎?

你全聯都不付支付手續費了/全支付都不收了,我們公司就是比較蠢嗎?


江湖行走,求的是雙贏/多贏,全聯只要自己贏

賣家只求:1. Net New客戶 2.高均價 3.回頭客


資料來源:商周1827,p34-35。業內訪談。google搜尋













avatar-img
跟你直白講的tcwhite
20會員
65內容數
金融、支付、商業、人生、娛樂、其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摘要 任何新舊產品最終都是「為誰而生」For Who?為主 以下將深入探討了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s)的機制、穩定幣的本質與潛力,以及它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和挑戰。主要主題包括: ●跨境支付的不同模式: 傳統的代理銀行、匯款公司,以及新興的支付聚合商和穩定幣。
FinTech代表其客戶進行 SEPA 付款與收款的四種主要模式的說明。每種模式都會說明可以使用該模式的機構(例如銀行、支付機構、電子貨幣機構)、它們如何連接至 SEPA(直接或間接)
導言 想像一下,以後出國玩,不用再煩惱換匯的麻煩,買東西直接用手機「嗶」一下,一秒搞定,而且手續費超低!這不是做白日夢,是「穩定幣」即將帶給我們的超酷未來!穩定幣就像是加密貨幣裡的乖乖牌,不像比特幣那樣價格忽高忽低,它的價值跟美金這類真正的錢掛鉤,超級穩定!這篇文章要帶你一起探索穩定幣的厲害之處,
摘要 任何新舊產品最終都是「為誰而生」For Who?為主 以下將深入探討了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s)的機制、穩定幣的本質與潛力,以及它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和挑戰。主要主題包括: ●跨境支付的不同模式: 傳統的代理銀行、匯款公司,以及新興的支付聚合商和穩定幣。
FinTech代表其客戶進行 SEPA 付款與收款的四種主要模式的說明。每種模式都會說明可以使用該模式的機構(例如銀行、支付機構、電子貨幣機構)、它們如何連接至 SEPA(直接或間接)
導言 想像一下,以後出國玩,不用再煩惱換匯的麻煩,買東西直接用手機「嗶」一下,一秒搞定,而且手續費超低!這不是做白日夢,是「穩定幣」即將帶給我們的超酷未來!穩定幣就像是加密貨幣裡的乖乖牌,不像比特幣那樣價格忽高忽低,它的價值跟美金這類真正的錢掛鉤,超級穩定!這篇文章要帶你一起探索穩定幣的厲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