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心理師:諮商中的態度與信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在督導或教學的時候,時常會分享幾個概念,包含:「心理師是以自己作為改變的工具」、「諮商是互動的過程」等等。一位心理師的態度與信念會體現在與案主互動的過程裡,許多不經意的話語會影響到兩人在諮商之中隱而未顯的關係、以及諮商能帶來多少改變。
我自己在實習的時候,曾經因為在諮商中心外與朋友大聲談笑而被案主拒絕。因為案主當天的感受相當低落、而他無法和一位他親眼看到在談笑風生的人晤談。
一位心理師可以寫出許多支持性別多元的文章、引導許多同志伴侶面對他們的伴侶議題;但他如果在心中仍以男女戀愛做為主要的價值觀,他可能在遇到男性案主來談伴侶議題、提到伴侶的時候,不自覺的脫口說出「所以你太太…」等的用語,而忽略了案主的伴侶有可能是男性的狀況。
是我們的態度與信念讓我們成為一位心理師,而不是我們所使用的技術。
一位只有技術的巧匠和按照程序運行的電腦沒有差異。這樣一份面對「人」的專業,「人心」格外重要。而這顆「人心」包含了一位心理師的人性觀、價值觀、世界觀,這些引導他選擇了與之相符的學派,再更進一步形塑了所選擇的技術。
當我說我是一位完形學派的心理師,這不僅表示我使用完形的概念來做個案概念化、或使用如空椅法等完形的技巧,更表示當我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我希望能看見他和他互動的關係與環境、我在乎他的感受、並會邀請他多去覺察自己的感覺。
當一位心理師相信世界是因為人的觀點不同而轉變的時候,他可能會選擇認知行為學派,並試著引導案主覺察他對事件的觀點、並思考其他可能的視角。
當一位心理師相信諮商的目的是在解決案主的問題的時候,他可能會給案主很多的建議、認為心理師需要全數承擔案主問題解決與否的責任、積極要求案主必須做些什麼、或案主需要同意心理師的個案剖析。
在成為一位心理師的過程中,除了琢磨技巧以外,覺察自己的態度與信念並調整他們、尋找和自己有共鳴的一條路、並以你自己的方式來走他非常重要,這也就是榮格所說的「英雄之旅」。
「諮商是什麼?」、「心理師該在晤談中做些什麼?」這些重要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相對合適的「態度」與「信念」作為一位心理師前進的方向與依據。至此,態度與信念體現在督導或教學之中的過程非常奇妙而一致:一位督導(或心理師)抱持著如上的態度與信念,在督導(或諮商)中並不去提供學生(或案主)確切的答案,而是試著提供回饋、引導他反思自己的選擇。
專業、心理、諮商、成長、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今天遇到有史以來最強的心理諮商師,用的方式不是傳統的諮詢模式,而是採用上課的方式幫助你去理解情緒。上課的方式是先告訴諮商師自己的困難點,邊上基礎理論,邊拆解你的問題,進而給出解決之道。這種模式幫助我很大,你可以了解知識架構外,還能立基於這個基礎點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可以理解情緒的整個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中,來談者心中對於心理師的不同期待。有些人希望被傾聽,有些則渴望解決方案,還有想要情感共鳴的顧客。這些需求和情感都反映了心靈的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心理師除了是問題的解決者,也是一位陪伴者。面對痛苦時,感受到接納和理解是最珍貴的旅程,激發讀者思考他們期待在諮商中獲得什麼樣的支持。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無論是想成為心理師或其他諮商相關工作,對於這個行業都需要有基本的想像和認知。透過想像中的個案與心理師互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基本的助人姿態。對於非本科系的同學來說,想像自己成為心理師並練習助人者的姿態可能有些困難,但這需要時間和定錨的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今天遇到有史以來最強的心理諮商師,用的方式不是傳統的諮詢模式,而是採用上課的方式幫助你去理解情緒。上課的方式是先告訴諮商師自己的困難點,邊上基礎理論,邊拆解你的問題,進而給出解決之道。這種模式幫助我很大,你可以了解知識架構外,還能立基於這個基礎點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可以理解情緒的整個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中,來談者心中對於心理師的不同期待。有些人希望被傾聽,有些則渴望解決方案,還有想要情感共鳴的顧客。這些需求和情感都反映了心靈的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心理師除了是問題的解決者,也是一位陪伴者。面對痛苦時,感受到接納和理解是最珍貴的旅程,激發讀者思考他們期待在諮商中獲得什麼樣的支持。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無論是想成為心理師或其他諮商相關工作,對於這個行業都需要有基本的想像和認知。透過想像中的個案與心理師互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基本的助人姿態。對於非本科系的同學來說,想像自己成為心理師並練習助人者的姿態可能有些困難,但這需要時間和定錨的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