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中國金融史3000年 ( 原文作者:陳雨露 / 楊棟 )

我把它拆成2個部份來做脈絡閱讀,西元年前的1000年和西元年後的2000年,分隔線大概就是西元前81年的鹽鐵論戰。然後就這3個時間序列來閱讀3個部份的歷史文學。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史記·貨殖列傳序 》。以前沒有貨幣的時候土地就是財富,天子腳下沒有所謂的耕者有其田的概念,大概就是放任人們自由農耕以物易物,但治理天下時順應人性因勢利導,士農工商各自發揮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遇上天災人禍才又改朝換代!
西元前800年,管仲有提到:「 虛車勿索,徒負勿入,以來遠人。」意思是空車來的和徒步背東西的,都給予免稅優惠,這樣就能吸引遠方的人來做買賣。管仲雖然僅是齊國下卿,卻是實際的執政者,任內大興改革,重視商業。廢除井田制,建立土地稅收制度,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化,建立常備軍。管仲的權力、富貴與尊寵,全部都是齊桓公的賞賜,儼然就是王室代理人。這是規模比較大的國家政策執行版。
另外還有小國寡民理想國的的版本,《 老子·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意思是雖有政府,卻不干預太多政事,人民生活簡單樸實,祥和快樂。社會上沒有任何標準的界定,沒有好壞之別,也沒有爭鬥,沒有戰爭。人民重視自己的生命,重視其生命的尊嚴及價值,所以安土重遷。國與國之間不互相往來,因為沒有利益相關,也沒有衝突情勢,一切都依大道自然地運行。
不過我以前讀到「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時候,都覺得老子真是孤僻,一個人講道也就算了,幹嘛要人們這輩子都跟他一樣孤僻呢?其實老子是先知啊⋯⋯想想,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雜事裏,人與人的互動如果沒有共識,除了是非和八卦還能有什麼?
以上兩個人生活背景相距約125年,125年的時間即便是亂世,人類文明的發展腳步並不會停滯,人類生活的供需系統也不會中斷。
鹽鐵論戰,跟據我的理解就是霍光和桑弘羊的政策之爭。也就是就是左派和右派、平民和權貴、無產階級和有產階級。這類意識形態上兩造雙方的論述結果來做為一個朝代的未來走向。
公元1000年前後的北宋王朝,大概是這世界上科學技術發展的巔峰,有四大發明:指南針導航、活字印刷、曆法計算、高次多元聯立方程式(就是從已知去求未知的數學題⋯3x+2y+1=0;那x=?y=?之類的)。新的發明和新的發現都會讓人類文明更加進步和便利,也會有文化的產出與傳承。宋朝是指標性的朝代。
之前看過一部陸劇叫大明風華,電視劇的劇情與歷史不相符、純粹讓腦袋休息用的,不過也有提到鄭和下西洋,永樂大帝遷都,然後有讓外國人來大明帝國做生意⋯⋯經濟規模看起來是很大,實際上是為了宣揚國威,可想而知國庫就開始越來越少銀兩,於是就印鈔票救市,相當於現代版的貨幣寬鬆,些微通膨可刺激經濟,若控制不好造成通膨劇烈⋯⋯大概就玩完了。
明朝開始大概是1360年左右、算是比較接近現代的。大部份的人比較熟悉,距離現在大約660年的時間,站3000年的五分之一強,這本書中集最後寫到1644年流寇李自成攻破皇城,發現皇宮內藏了3700萬兩白銀,數萬兩黃金,投降的官員全數捐出7000萬兩白銀。
一個朝代的滅亡一定是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沒有身為人應有的待遇所導致的,自古以來中外皆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