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美中關係展望-8(行動與不干涉,2008.02.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維基解密:美中關係展望-8(行動與不干涉,2008.02.24)

【Comment】中華秩序只見上下,不見水平。所以,民間社會是扶植出來的:有用則用,無用就壓。

 

Viewing cable 08BEIJING661, Prospects for U.S.-China Relations●WikiLeaks(2008.02.24)

 

ACTIVISM VS. NON-INTERFERENCE

-----------------------------

隨著經濟成長,中國有自信能發展非西方的民主,抵抗美國的人權。同時,中國領導者看出發展有限的民間社會的好處,包括改善法治與受控制的宗教、非政府組織,慈善團體以及其他能增進社會穩定卻不挑戰共產黨專政。中國雖然只能容忍緩慢與有限的改變,仍向美國開放這些領域。在西藏與新疆,對分離主義的恐懼,讓中國採取嚴厲手段壓制民間社會。我們應該繼續施壓中國,以便使其回復正常的人權對話,簽訂雙邊協議,以建立定期高層的資訊交換管道。在這些會談中,我們應該持續表達對北京得人權記錄表達嚴重關切,並邀其加強尊重人權、宗教自由和法治,這將對中國所追求的社會穩定與國際形象非常有幫助。雲程譯,感謝feema大提供

 

8. (C) Part of the debate over China's role as stakeholder stems from differing views on China's long-standing, expedient policy of "non-interferen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era, China has generally followed Deng Xiaoping's advice to maintain a low profile and focus on its own development. In this spirit, China's pledge of "non-interference" in other nations' affairs became a pillar of China's declared foreign policy.  More recently, some have viewed President Hu Jintao's trademark "Harmonious World" policy as a subtle renunciation of non-interference that acknowledges the need for China to be engaged in a globalized world. One prominent foreign policy expert told us that while China is still "feeling its way" on an activist foreign policy, Beijing will continue to move toward greater engagement and less "non-interference." XXXXXXXXXXXX said more bluntly that China's non-interference policy "has  always been flexible" and that China is comfortable in an activist  role whe it wants to 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的沙龍
12會員
5.6K內容數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在2022年亮眼的中國崛起已經否定了深染意識形態的西方民主體制優於中國威權主義體制之論述。當今世界實際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軌跡,見證了美國霸權走下坡中國崛起往上升。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中國在2022年亮眼的中國崛起已經否定了深染意識形態的西方民主體制優於中國威權主義體制之論述。當今世界實際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軌跡,見證了美國霸權走下坡中國崛起往上升。
Thumbnail
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中國為什麼沒有像西方預期的,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成為民主國家?」「中國對外的行為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國際新聞裡,越來越常出現印象中的民主國家、西方強國明明與中國關係緊張,但政治人物卻在讚美中國、支持中國做法?」這些問題在「黑手」這本書裡,得到了一些回應。
Thumbnail
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中國為什麼沒有像西方預期的,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成為民主國家?」「中國對外的行為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國際新聞裡,越來越常出現印象中的民主國家、西方強國明明與中國關係緊張,但政治人物卻在讚美中國、支持中國做法?」這些問題在「黑手」這本書裡,得到了一些回應。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的國家治理能力的比較,就是美國的「民主政治」與中國的「威權主義」政治的比較。中國在高鐵,飛機場,5G等基建領域,不受兩黨議會政治運作制肘,已領先美國,而「貧窮」則是兩國國家治理共同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的國家治理能力的比較,就是美國的「民主政治」與中國的「威權主義」政治的比較。中國在高鐵,飛機場,5G等基建領域,不受兩黨議會政治運作制肘,已領先美國,而「貧窮」則是兩國國家治理共同的問題。
Thumbnail
在上一次和平演變的時候,從1972年到2017年,這46年的期間台灣的國際政治地位被壓抑,因為美國與中共的關係是和解而不是對抗,美國把中共看成是對抗蘇聯的戰略合作伙伴,在蘇聯解體後...
Thumbnail
在上一次和平演變的時候,從1972年到2017年,這46年的期間台灣的國際政治地位被壓抑,因為美國與中共的關係是和解而不是對抗,美國把中共看成是對抗蘇聯的戰略合作伙伴,在蘇聯解體後...
Thumbnail
在上一次和平演變的時候,從1972年到2017年,這46年的期間台灣的國際政治地位被壓抑,因為美國與中共的關係是和解而不是對抗,美國把中共看成是對抗蘇聯的戰略合作伙伴,在蘇聯解體後...
Thumbnail
在上一次和平演變的時候,從1972年到2017年,這46年的期間台灣的國際政治地位被壓抑,因為美國與中共的關係是和解而不是對抗,美國把中共看成是對抗蘇聯的戰略合作伙伴,在蘇聯解體後...
Thumbnail
一封致川普和國會議員的公開信,美國一百多名學者、前外交官和軍界專家以及商界領袖,希望美國總統川普重新考慮美國對華政策,稱其可能會損害美國和全球的利益。我們同意,中國不是敵人,但是這句話卻不適用於中國共產黨。當前的中美衝突不僅僅是貿易戰或是科技戰,而是意識形態之戰、價值觀之戰和道德之戰。
Thumbnail
一封致川普和國會議員的公開信,美國一百多名學者、前外交官和軍界專家以及商界領袖,希望美國總統川普重新考慮美國對華政策,稱其可能會損害美國和全球的利益。我們同意,中國不是敵人,但是這句話卻不適用於中國共產黨。當前的中美衝突不僅僅是貿易戰或是科技戰,而是意識形態之戰、價值觀之戰和道德之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