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媽媽的挫折﹙下﹚

    爸爸覺得因為初次帶班一整個學期,媽媽投注了很大的熱情,難免患得患失,當成效與設想出現落差,感受便很強烈,其實,就算她天生是塊教書的料,也還有很多東西待學習,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畢業旅行出發前,若不是別班老師提醒,她根本沒想到先將學生分組,而那對維持秩序與安全,是大有幫助的。這許多細節,都要從實踐中累積經驗,她五年高中老師的資歷沒有用,之前約兩年的短代,也學不到。
    媽媽還有一個難以言說的困擾。當老師自然得承受講台下學生的目光及教室外家長的「注視」,但她的背後,更多了一對犀利的眼睛─來自前班導陳老師,她雖在養病,卻無時無刻關切著孩子,只是,媽媽似乎難以從中獲益。三月初,班上請陳老師回來合拍畢業照,媽媽見了她,立即驅前禮貌的打招呼,得到的卻是一言不發的淡漠反應,使媽媽大感意外:「照常理講,我為她代課,總該表示一下謝意,至少交待些應該注意的事吧?」後來聽說陳老師為孩子變得較沒「規矩」而不太高興。
    四月六、七日,媽媽配合班親會帶班到新社露營,陳老師也去了。她不知如何已看過媽媽寫給家長的信,並且嚴肅的聲明:「上學期沒有三個代課老師,而是一個,其它兩個是實習老師。」意即頻繁更換代課老師的藉口不能成立。針對孩子表現不好,她說:「我比誰都愛學生,但他們犯錯時打起來比誰都兇,我也不怕惹到什麼人!」而媽媽則帶班第一天就宣布了「不體罰主義」,這只是各人理念的不同。很顯然的,陳老師仍與部份家長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對班上的動態,瞭若指掌,她的不捨可以理解,但似乎太不放心了。「我的處境,還真有點兒像後母呢!」昨天晚上媽媽和家長電話聊天,開玩笑般的發抒了心裡的感受。
    前天,媽媽又惹出一段風波,她發給學生一張有關母子和的數學學習單,說:「這是我女兒寒假報告做的題目!」萬沒想到他們大都解不出來,有個同學很不服氣,對家長說:「老師瞧不起人,叫她女兒出題目考我們!」這不是天大的冤枉嗎?好一個「謠言」如何發生的活教材。「我怎麼會這樣動輒得咎呢!相信不久後陳老師也就會知道了!」媽媽無奈的對爸爸說,她又得費唇舌向家長解釋了。這件事再次顯示她經驗不夠,連學生的程度都無法準確掌握。
    無論如何,擺脫那些無關教學的煩心事,努力把班級帶好才是正途,假以時日,媽媽一定能做得很出色,但她已經決定長代到此為止。「歸去來兮!珣、琛將蕪胡不歸?」對於長時間不能好好陪伴孩子,她早就心存愧疚,到時爸爸也將是受益者,可以把更多心力放在自己的閱讀上了。
    90.4.19 星期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