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媽媽的幸福廚房守則-獻給所有為進廚房而煩惱的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人吃得健康安心,營造幸福的用餐時光
不管會不會煮飯,使用廚房一定是媽媽們常做的事情。以前還是全職媽媽時,我對烹飪很有熱情,不過現在因為工作繁忙,比較少做烘焙。對我來說,一個乾淨順手的廚房,是要不要做飯的關鍵。因此,每天我都堅持要把廚房收拾乾淨,物品歸位,這樣才會有動力繼續做菜給家人吃
偶爾我也常常發懶不想煮飯而選擇外食,不過外食吃久了。不僅容易膩,衛生也讓人懷疑。再加上外食口味較重,孩子容易偏食。其實烹飪長期嘗試下來,熱騰騰的飯菜和香味,搭配可愛的餐具總是能吸引孩子對食物的目光,而老公也會因為有晚餐吃而盡早回家吃飯。全家人能夠一起用餐,其實是最平凡幸福的一件事了。
不過以前在當全職媽媽時,買菜、做菜的時間比較好規劃,但現在成為職業媽咪後,又要接送孩子上下課,我發現買菜和做菜的時間會非常難抓。於是,這半年我嘗試了不少方法,想辦法盡量週間天天開伙,讓孩子盡量吃得營養健康一點。
簡單開伙,和家人一起用餐,除了可以分享當天發生的事情,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吃健康的食物應該是媽媽最欣慰的事情。而且,自己準備餐點不僅健康衛生,如果能妥善地計畫購買食材更能省錢。我想,一個家庭的幸福可以從廚房開始。如果能好好規劃廚房以及做菜的使用方式、流程,那麼媽媽們才能有時間陪伴孩子、計畫自己的生活。
打造幸福廚房:列出待辦清單,清楚了解購物目標
購物前列出清單,清楚了解購物目標
一開始,我的做法是:每天晚上,我會趁陪孩子睡覺的時間,一邊構思明天的代辦事項和菜單。以往,我會一次買齊一週的食材。試行階段,我發現自己有時只是想完成一個做好媽媽角色的心願,所以沒有規劃好菜單菜色就一股腦地亂買,導致食材因為缺少某樣配菜,而無法烹煮,放到最後都浪費掉了。
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將一週的開伙次數列出來,約5-6次/週,並且檢視家裡的常備菜。將常用的食材數量列出來,記錄下來。接著,我發現食材放到過期、壞掉的主因是東西都被塞到冰箱層架後頭,導致放到忘記。於是,我將冰箱擺放方式重新拆解,並依照家人的身高搭配使用頻率放在適合的位子。此外,也改成2-3天買一次菜,改善食材浪費的情況
善用網路網站,節省時間、體力
解決擺放問題及確認需要的食材數量後,出門買菜時,我開始擬定購物清單,依照需要的數量添購食材,初期在試行時可以試看看數量是否剛好。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省去提菜的辛苦,我也會選擇熊媽媽或其他線上有機商店購買食材,而且數量和價格一目了然,對沒有時間去買菜的媽媽來說非常便利。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備菜、烹飪流程
備菜流程是做菜最重要的一環
我自己的做菜流程是:先洗米、煮飯、切菜、洗菜,將每道菜的配料準備好放在盤子裝好,接著開始煎、煮、炒的過程。我會同時進行煎、煮,最後才是炒。這樣才能讓瓦斯爐和鍋子有效率的使用,速度快的話大約30分鐘就可以出三菜一湯。
善用工具出好菜
善用好工具讓你的料理更出色
當然,能夠有效的做好菜。不能只靠廚藝,好用的工具也很重要。我自己的烹煮習慣是會使用電子鍋煮飯,利用蒸烤爐蒸煮或烤一道菜,雙口瓦斯爐,一口煮湯,一口煎和煮兩道菜。而每個人煮飯習慣不同,也會需要不一樣的家電。
打造幸福廚房的四個小重點
輕鬆使用廚房,優雅做菜給家人吃是所有媽媽的夢想
能優雅的做菜給家人吃又能輕鬆的使用廚房,是所有媽媽的夢想,以下幫各位辛苦的媽媽們整理重點筆記,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優雅上菜!
一、時間管理:每天(週)找一個固定的時間(如:陪睡、上廁所、搭車的時間),規劃好買菜、做菜的時間和購物清單。利用買菜外送網或線上買菜也是省時間、省力氣的好方式。
二、廚房動線: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做菜習慣、按照物品使用頻率,搭配黃金區域收納,找出流暢動作、動線的收納方式。
三、備、做菜流程:依照個人習慣備好菜,在每次做菜前先想好、規劃好用哪樣工具做哪道菜,
四、善用快速上菜:找到適合自己的廚房動線,再求烹飪效率和廚藝。思考自己的烹煮習慣,善用適合的廚房家電,用品不在精,不追求流行,從廚房開始,打造幸福家庭。
如果有整理廚房的困擾或不知道怎麼安排適合自己的動線,歡迎線上諮詢或預約綺莉到府整理教學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和我一起透過整理打造美感生活,顛覆妳對生活的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何開始思考家事分工? 以前身為全職媽媽的我,常常覺得所有家事都是自己的責任。因為先生工作繁忙的關係,小孩出生後,我等於是家中的總管,所有家事都由我包辦。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而我也開始工作後,我發現負擔越來越大。因此,重新思考和安排家事分工是必須的。  原因一:培養孩子思考和實作能力、責任心和體貼的
為何開始思考家事分工? 以前身為全職媽媽的我,常常覺得所有家事都是自己的責任。因為先生工作繁忙的關係,小孩出生後,我等於是家中的總管,所有家事都由我包辦。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而我也開始工作後,我發現負擔越來越大。因此,重新思考和安排家事分工是必須的。  原因一:培養孩子思考和實作能力、責任心和體貼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幾乎每天都會下廚,連平日下班的晚上也會為自己準備晚餐,煮飯不麻煩,麻煩的是一個人吃飯要煮什麼樣的料理呢?我會比較傾向做一道菜裡面既有肉又有疏菜的料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準備多道菜,簡單又快速。雖然自己還在練習縮短料理的時間,經過這一年半在舍宅裡的自主烹飪學習時數,現在料理食材的時間比起一開始已
Thumbnail
自從搬進有廚房的舍宅後,便開始每天為自己下廚,平日除了晚餐外,也會多準備一份隔天的午餐,既能顧到自己的健康,還能省下每個月的餐費。會開始開伙自炊有三個原因,30%鄰近周遭是類美食沙漠,30%開始重視健康,剩下的40%則是紓解上班壓力。可能有人會說「上班都忙了一天,還要花時間買菜煮飯,好累。」確實..
Thumbnail
在我們家,每天只吃兩餐,這不僅簡化了生活,也讓我們找到了意想不到的健康和幸福。我們已經這樣生活了半年多。 我們的家庭成員每天輪流煮飯,每次煮飯都要經過劈柴、燒柴、顧火等繁複的過程,用傳統灶台烹煮出美味的飯菜。這樣下來,煮一餐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實在太麻煩了。於是父親提議,既然煮飯這麼費時費力,不如乾
Thumbnail
習慣煮很多食物的長輩可能和鍋具尺寸有關。適合尺寸的生活用品能給你更好的生活體驗和更好的生活規劃。也討論了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孩子即將成人之時,對新生活想多些實驗與感觸。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66 如果有一天, 可以什麼都不做, 你會怎麼度過呢?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我兒很喜歡吃炒飯,假日吃不完的白飯,就可以做炒飯了。 今日食材: 隔夜飯 兩顆雞蛋 波菜 豬絞肉 胡椒鹽 將雞蛋跟白飯攪拌均勻,倒入平底鍋炒半熟,再放入豬絞肉,炒到肉快熟再放入波菜,炒到全熟就好嘍。 洗幾顆小番茄。 搞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幾乎每天都會下廚,連平日下班的晚上也會為自己準備晚餐,煮飯不麻煩,麻煩的是一個人吃飯要煮什麼樣的料理呢?我會比較傾向做一道菜裡面既有肉又有疏菜的料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準備多道菜,簡單又快速。雖然自己還在練習縮短料理的時間,經過這一年半在舍宅裡的自主烹飪學習時數,現在料理食材的時間比起一開始已
Thumbnail
自從搬進有廚房的舍宅後,便開始每天為自己下廚,平日除了晚餐外,也會多準備一份隔天的午餐,既能顧到自己的健康,還能省下每個月的餐費。會開始開伙自炊有三個原因,30%鄰近周遭是類美食沙漠,30%開始重視健康,剩下的40%則是紓解上班壓力。可能有人會說「上班都忙了一天,還要花時間買菜煮飯,好累。」確實..
Thumbnail
在我們家,每天只吃兩餐,這不僅簡化了生活,也讓我們找到了意想不到的健康和幸福。我們已經這樣生活了半年多。 我們的家庭成員每天輪流煮飯,每次煮飯都要經過劈柴、燒柴、顧火等繁複的過程,用傳統灶台烹煮出美味的飯菜。這樣下來,煮一餐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實在太麻煩了。於是父親提議,既然煮飯這麼費時費力,不如乾
Thumbnail
習慣煮很多食物的長輩可能和鍋具尺寸有關。適合尺寸的生活用品能給你更好的生活體驗和更好的生活規劃。也討論了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孩子即將成人之時,對新生活想多些實驗與感觸。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66 如果有一天, 可以什麼都不做, 你會怎麼度過呢?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我兒很喜歡吃炒飯,假日吃不完的白飯,就可以做炒飯了。 今日食材: 隔夜飯 兩顆雞蛋 波菜 豬絞肉 胡椒鹽 將雞蛋跟白飯攪拌均勻,倒入平底鍋炒半熟,再放入豬絞肉,炒到肉快熟再放入波菜,炒到全熟就好嘍。 洗幾顆小番茄。 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