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晚上的時光

晚上的時光,爸媽希望珣和弟弟能好好利用。因為讀教評班,基本上抄抄寫寫的作業不會太多,應該趕早完成,剩下的時間,可以從事廣泛的閱讀。
珣和弟弟有著一般小朋友的通病,東摸摸、西晃晃的,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好不容易坐在書桌前,卻常為了一點小事分心,三番兩次起身,姊弟倆甚至莫明其妙地玩將起來。
爸媽對於督促孩子「用功」,其實也感到有些為難。吃了飯,休息一下,看段卡通,總該允許的,但通常珣和弟弟不會自動停止,於是爸媽便要很謹慎地喊:「小朋友,上樓了!」可也不是一次就能見效,兩次、三次,最後語氣都變得像「威脅」了。
上樓後,珣和弟弟當然不會馬上進入「狀況」,爸媽也想不通,為什麼小小一間房,竟像花花世界般,對孩子充滿「誘惑」?於是我們顧不得「開明父母」的形象,忍不住要去碰碰孩子的「痛腳」:「功課作完了嗎?琴練過了嗎?」這樣,珣和弟弟便知道該收歛了。不過,每次「絕招」用畢,爸爸又要自問:「這和『傳統』的父母又有什麼不同呢?」
指導孩子的作業及閱讀,我們希望不要介入太深,最好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精神。因此看到一份好的學習單,我們會想先聽聽孩子的「寫作計劃」,提供意見,必要時一起多方面蒐集資料,但該「幫忙」到什麼程度呢?珣比較獨立,有主見,做出的成果,常令我們驚奇,但不滿意時,該堅持要珣「修正」嗎?弟弟依賴性重,老是「我不會」、「忘記了」,雖然氣惱,但想想,他才一年級嘛!不會是應該的,要多點點他,爸媽免不了回憶珣同齡時的表現,又覺得孩子的發展各有千秋,不適合拿來比較。對於怎樣引領孩子學習,爸媽其實也在摸索,心裡常有許多矛盾、掙扎,不像表面上珣和弟弟看到的那般果斷堅決。
昨天晚上九點,珣和弟弟已經做完功課了,照說,應該讀讀課外書。但姊弟倆發明了新把戲,白板平放地上是球場,場中擺顆彈珠當足球,一人守一邊,拿支白板筆做「腳」,展開相互間的「球門」攻防戰,兩人玩得陶然忘我、笑聲震天。爸爸幾次想出面喊停,終於不忍掃興,讓你們一直瘋到十點半。從這件事,珣就可以體會,爸媽在教育孩子時,內心遭遇的衝突了。
88.11.30 星期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