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4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當我們學習西方人不能忍受侮辱,你可知道已經將人生事業帶向毀滅?--太上感應(二十三)

※在這21世紀科技網路,越來越深入染污、影響我們身心的時代,鼓吹追求[西方競爭]文化的環境,人類越來越忘記善良品德的修養,已經習慣觀看[短促無義]的影片,充斥各種邪異謬論。大量科技知識的容易取得,使人類有[偉大的主宰能力]的錯覺,很多人迷忘了人類的渺小,應該謙虛謹慎的待人處事之道,也漸漸消失在人類的觀念中,世界各地紛爭、動亂不斷。
[美中]正邪世界霸權互相對抗已不可免,要如何使自己能在這時代[安身立命]?
《易經》曰:[謙卦,六爻皆吉。],人類唯有向內心尋求謙虛之慧,謹慎一言一行,才能趨吉避凶,成就自身修養學問,同時[精進]斷惡行善,棄邪從正,然後依靠佛菩薩、諸天神明護佑,先自助而後天助,必能有安樂生活。
何以見得? 因為古德說:[ 善人居福地,福地善人居。],佛說:[ 境隨心轉 ]。台灣善人越多,善業越大,越是能改變台灣成為福地,反之,福地之處善人最多,相輔相成。所以諸天 佛菩薩必定護佑幫助台灣人民,免於災難,有安定生活。
仁者無敵,天助自助者!
仁者無敵,天助自助者!
※【太上感應篇】原文:【逞志作威,辱人求勝】
【逞志作威】:( 逞:放縱。志:主意。威:威勢。)
※ 放縱自身驕傲的主意,用各種威脅勢力,甚至怒罵揮拳,凌辱他人,只要自贏,哪可能不招禍?
※君子正直誠實,嚴以律己,和氣惠施待人,雖有財勢,總是要謙虛禮讓,積累陰德。人人自然敬畏而愛之。若是動輒放縱慾望,藉權勢威脅恐嚇,欺凌他人,就算是有所屈服,他人卻會心生怨恨,認為是無德之人,如何能身居上位?
【證例】明朝南京城,史良佐,位任西城御史(監督官),而家住在東城。每次出入東城,都因鄉里鄰人不走避而非常憤怒,便命人抓捕數人,送東城御史治罪究辦。東城御史詢問史良佐後,說:[ 百姓是被倪尚書誤導了。],史問:[被誤導什麼?]
東城御史對曰:[ 倪尚書也是南京人,他執掌兵部時,百姓都會走避,但他常常制止百姓不必走避,說:『我與你們是同住一鄉里,我不能過里門下車拜訪招呼,已是無禮,怎可煩勞你們走避呢?』百姓是非常愚昧的,認為史公也與倪尚書一樣謙虛愛民,遂不起身走避,沒想到會令史公生怒。],東城御史對史良佐笑而解釋之。
※ 現今政府官員倚仗權勢,作威驕人的弊端,豈止如此而已! 有作深文嚴苛峻法來荼毒百姓的,有隨意依據自身喜怒來判定輕重罪的,有接受賄賂縱放罪犯或陷無辜者入獄的,有藉著權勢設計恩仇報復的,有包庇奸佞、欺霸市井小民、截奪商賈之利的,雖是各種方式不同,都是逞志作威的範疇,得罪天地神明甚大
然而雖能藉權勢得逞一時,災禍怨孽之果卻會醞釀於日後,權勢一盡惡報復來,能有不悔恨已經來不及之人嗎? 只希望早用此悔恨之心,則是大妙避禍之法。
寇萊公:[ 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時不學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這銘句真是寡悔大法,人人應當時時熟記念之。
(寇萊公:寇準,北宋名相,與唐朝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簽訂澶淵之盟,使北宋免於亡國。)
【證例】台灣2023年開始治安敗壞,槍擊案頻傳,就是因為許多黑道與政客,官商勾結,使得黑道有恃無恐,能夠[ 逞志作威 ],以槍彈威脅他人及社會安全,政府雖有暫時掃蕩黑道,但也是治標而已,無法治本。
★2023年4/18日新聞播出美洲[ 海地 ]這個國家,已經是黑道治國,政府已無能力制伏,人民成為黑道的刀俎魚肉,衣食出入都被黑道幫派限制。造成人民為了自救,在路邊私刑處決,放火殺害黑道之人,犯下殺人惡業,真是令人悲傷!
◎人性本善,誰都不願做壞事,做惡人,若非是生存環境惡劣,被威勢欺凌,心存怨恨,為生存奮起反抗,誰願做此惡事? 與之相比,因為台灣一直打擊黑道犯罪,堪稱是天堂樂園。
所以台灣若是不願海地之情況,再重現台灣社會中,台灣人民便要非常慎重的[選賢與能],凡有前科之人,就不應再選擇他們做政府官員,應該嚴格選擇有善良智慧品德之人治國,才可能有清廉政治。是何原因呢? 因為人一旦染上黑道惡習,非有遇到死亡大劫,才可能真心悔改,從頭學習因果道德之理,明瞭做人處事之道,學做善人,否則是不可能有所改變。
這就是佛說的從小累積的[習氣],也是為何 佛菩薩、諸天神明從[因地]修行證果,甚至是凡人修道辛苦的原因。這也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以來,古聖先賢選拔政府人才,第一優先要求的,就是要有深厚的智慧道德學問及修養,如此才可能將無德不肖之人,降到最低比例,才不會危害國家的治理,使自身亡國,如同海地一般。
【辱人求勝】:( 辱:侮辱,言語、行為皆是)
※ 以道理折服人,由恐引起人角勝之心,以至於牴觸而不能接受;更何況於自身道理本屈,而強加以蠻橫勢力來折辱人,以滿足自得之勝利欲?
魯子晉曰:[ 羞恥心人皆有之,誰肯甘心受辱呢? 若是於此中求勝,天道好還,辱人還自辱。]
古德[林退齋]尚書,臨終訓子孫曰:[ 汝輩只要學吃虧。]從古英雄,只因為不能吃虧,害了許多事。然而從古英雄,也只因為能忍辱吃虧,成就許多事。例如韓信受胯下之辱,吃虧至極,後日築壇拜將,受封三齊王,淮陰少年,接歸隸屬於韓信麾下。
由此觀之,世間無常,又怎知受辱之人,他日不能富貴? 而辱人之人,日後不會反被人辱? 好勝者當深思!
然而[吃虧]並非是[是非不分],縱放惡人,不與計較。若是小事小惡或不小心為之,又不嚴重損害自身生命財產,當可不與人計較紛爭。然而若是有累犯或是嚴重危害廣大社會人群,當學 佛菩薩、諸天神明為眾生想,以國家法律教訓,報警處理,使惡人警惕,稍稍喚醒良知,方為符合上天護生愛民之心。
【證例】台灣每日新聞都有青壯年因為小事,惡言相向,不能克制憤怒情緒,甚至演變到暴力相向,造成社會不安。
例如馬路上行車,若有聽到警示喇叭聲,就宛如是生死大事一般,馬上下車,以棍棒挑臖,或毆打對方,認為完全是對方之錯,不知反省,連一聲喇叭聲都無法忍受,這就是[ 辱人求勝 ]之舉。又或是捷運上,只因無人禮讓博愛座,便倚老賣老,強迫他人讓座,不知平等尊重他人,無義無禮,只想逞私慾利己,也是辱人求勝之行。更甚者,近日2023年4月以來,頻傳常有搭乘計程車之人,因一點私心不滿之事,動輒謾罵、毆打計程車司機,導致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這不只是辱人,而是放縱私欲,行殺人之惡,得罪天地神明,日後必降災禍於自身,或是子孫身上了!
◎ 以上這些都是遇事不知[ 忍辱 ],不知心中先冷靜下來,克制情緒,思慮反省是否是自己之錯,又或者是對方之錯,或雙方都有錯? 這些都是從網路、社會上,心中污染上傲慢習氣,心中只有自身利益,以自己的管見,坐井觀天,井底稱霸,甚為愚痴。
所以 佛在經中教誨,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應以[ 六度 ]智慧來處理問題,其中忍辱、禪定就是俗話說的冷靜觀察。而遇事冷靜的定力,來自於[持戒、般若智慧]的每日不間斷的學習實踐,就是[精進],進而能捨去自身容易憤怒的習慣情緒,就是[布施]。( 持戒:遵守倫理因果道德之法,遵守國家法律。智慧: 佛法、道法、儒家)
如此日積月累下來,心中日益安詳寧靜,心胸開闊,定力增長,見鬧事人宛如幼稚無知的三歲幼兒,不值一提,也就無從憤怒起,進而升起智慧,知曉如何採取正確處理措施,解決問題紛爭,使問題化於無形。
這也是《論語》中孔子誡子路說:[ 齒剛則折,舌柔則存。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好鬥必傷,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太上感應篇》太上老君所說:[ 是道則近,非道則退。受辱不怨,正己化人]
佛在【無量壽經】[積功累德第八品]中說:[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教化安立眾生。]
◎由此可知,三教聖人皆有相同正見,教導我們學習實踐[ 忍辱 ],以磨除我輩凡人的貪瞋癡等感情惡習性,以冷靜智慧來[善護]自身的身語意,遠避災禍,趨吉避凶,使自身能永保平和安康之安樂人生,所以儒釋道三教聖學,不可不學,不可不信。
而辱人求勝的習性來自於傲慢,而傲慢出自於[貪瞋癡]三毒念,凡人皆有,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富貴人,有些年輕人想當英雄人上人,富貴人以富有為高人一等,不一而足,可都是想要他人仰望、尊敬之心。
然而世間許多人卻不知只有[謙虛]方能真正使自身被人尊敬、仰望。只有謙虛才能真正了知自身渺小如蒼海之一粟,必須互助才能強大;只有謙虛才能真正反省,知曉自身的缺陷,努力求精進,直達成功目標,而後使人仰望、尊敬,趣向安樂生活。故因為[貪瞋癡]三毒念,所以心生傲慢,是為 佛說[可憐憫者]。
※ 願大家都能重拾[謙虛禮讓]的良好品德,效法至聖先師孔子、孟子的[溫良恭儉讓]處世之道,學習佛法的[六度]智慧,助己助人,護己護人,必有快樂幸福人生。
摘錄翻譯自《太上感應篇彙解》《太上感應篇直解》
祝大家發喜充滿!!  阿彌陀佛!!
孫卿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幸福的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