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Golf Putter B2 推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從朋友那邊收購一款LAB Golf B2推桿。LAB Golf推桿有自己在推桿的技術,也就是它的名字LAB/Lie Angle Balance,仰角平衡技術。一般推桿放置在桌面上,桿頭會不平衡的往下,而這個LAB技術就是讓平置下的推桿桿頭的桿根位置是朝地面。也就是推桿桿面和地面時成90度。簡單說就是桿面都是往目標方向走,不會偏。
所謂不會偏就是桿面不會亂偏,比如關或開的狀況。對於一般球友在推擊時,常在觸球時桿面不是方正,導致球會偏,不是朝你要的方向走。而這個技術就是讓你亂偏的狀況減低到最小。因為一般桿頭桿面很難控制,桿頭重量分布不對,導致控制桿面方正的觸球是非常困難,尤其在中短距離上。
而LAB推桿是桿面就是方正,不需要你的手掌特別去維持控制,聽起來很有趣,朋友店裡展示桿要脫手,就從朋友手上買下來玩玩。沒有下場就在室內推。狀況很好。最近在美國LAB推桿是很火,Adam Scott用它們的Mezz 1推桿就讓推桿穩定不少。我也是用了B2後,又再買Mezz 1,和訂了Link 1.就是技術可以把推桿變簡單,能不用嗎?
這個推桿是34“長,握把是Lamkin黑色橡膠材質,中等尺寸握把大小。整個推桿握起來的感覺是很沉,很像推heavy putter,那樣的沉!說實在的和我的推法是不一樣,我是靠肩膀擺動的動力來推擊,手臂只是單純握好球桿,不會握太緊、太用力。這樣的推桿比較適合用手在推的球友。因為手的力量需要相對的一個重量來取得平衡,而桿頭的重量就變得很重要。當然這個推桿的重量都會明顯感覺在桿頭上。
要讓它的仰角技術可以落實在實際使用上,桿頭的重量會明顯在桿根上,這樣你的手就不會亂轉。當然也要配合握把的尺寸,讓你的手在掌握推桿上可以完全控制,不會有手的推擊時有補償問題。也因為它的桿頭重量重,推擊起來很容易,距離效果不錯,但球在距離上感覺不是很好。因為它的桿面是平的設計,沒有任何的紋路來提升推擊的球滾動效果。對於滾動效果就在尾段會虎頭蛇尾!
實際推的時候,對於距離掌握不是很容易。尤其在短距離上,往往會過大力,過洞很多。而在中距離的推效果是最棒。方向在掌握真的不錯,都是在洞口的半步範圍。只是我對力量的掌握無法在短時間駕輕就熟。而在推感上,我個人是覺得很讚!尤其在推到甜蜜點,整個軟綿感。和打日本鍛造鐵桿一樣舒服,這是它最大的亮點!
這是我最驚艷的地方,因為它的外觀實在太Sorry了。最初只是隨手拿起來推看看,玩一下,但推起來卻完全超乎我的想像。這樣越推越好玩,就這樣不可自拔。不過有個問題,就是推到甜蜜點,它的距離會比較短,力量有點被吸掉。我有幾球都是推到甜蜜點但距離卻短一些。如果沒有推到甜蜜點,它的手感是比較硬,因為它就是鐵塊。
回饋聲音是噠噠的彈性效果,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你可以從聲音和回饋去瞭解有沒有推到甜蜜點。我認為用它會讓你的手臂和手腕更容易產生酸和疲勞。可是在實際下場完全都OK,沒有任何問題。手臂和手掌的周圍都很棒,操控也容易,應該說就握住,桿頭會做它自己的工作。非常簡單,也讓我推出最好的成績。
當推桿和桿頭比較重,很容易讓你手臂在控制上需要更大的力量。當然在前9體力滿格下,這個不是問題,但後9會讓你手容易出錯。所以當我在練習果嶺上推個20分鐘後,手腕就會酸!但推起來確實很不錯,手感、聲音和穩定性真的讚!但就是重,這也是我不會想用這樣的推桿,和我目前的其他推桿完全不同特性,但卻想要留下來,不時可以推來爽。
整體的桿子感覺很粗曠,桿面是一個長條鐵塊,桿根和桿趾都有螺絲可以調整。桿身是霧面黑色鐵管材質,配上黑色握把,就是一個粗曠感覺!我必須說,它確實有它的亮點,值得去擁有這樣的寶刀,只是用它會讓我的武功禁廢。只是要找有緣人,才能讓這把屠龍刀發揮它最好的表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紐約也有臺灣的高爾夫球隊,之前和紐約臺高球隊的會長Raymond聯絡過,這次是2023年的第一場球會來和球隊一起打球。這是我頭一次和球隊打球,在紐約Bronx Split Rock球場。預計下午1點開球,有超過70個球友參加,規模很大。我和Raymond一起打,從第18洞開始,打藍tee,全長超過
2023年起心動念打算換另一種推桿形式來玩玩。研究一下目前的推桿款式,就一見鍾情了Scotty Cameron 2023 Phantom X 5系列。我必須說,Scotty的設計真的很厲害。加上它的桿頭都在美國CNC,質量上真的和O牌、T牌和P牌的要優多了。 當然Scotty的價格也是最優,同時也相
今年第一場球就是在春假期間,我們安排到華盛頓DC來趟知性文化之旅。而其中一天就讓我放風去打球,我就安排在DC附近的球場,Enterprise來享受我2023的開場秀。我直接在它們官網上預約,因為我第一次打,就安排坐球車來享受,不然會對其他球友不好意思。安排早上11:20開球,提早30分鐘到,到球具店
春天到了,最近陸續增購一些球桿、工具和訂製球桿。而這週末打算去華盛頓DC去賞櫻,失敗到附近的球場打球。在美國打球很多球場沒有碼數樁可以觀察距離,所以讓我打起來有點靠自己的眼睛和直覺來抓距離。這次就買了新的雷射測距儀,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眼睛先抓距離,再利用測距儀來瞭解誤差多少? 這個測距儀我也在網路上
2023年的新裝備是開始把TM Stealth桿身升級為Ventus TR blue 5S!Ventus的火到抓不住,從Ventus到Ventus TR (2022上市)就真的是很多選手的最愛,也是美巡賽裡使用率最高的桿身。當然我也不去贅述,這次我沒有買Stealth2木桿,也是覺得升級的空間很有限
2023年球季開始了。去年10月後就沒有動球桿了,忍了半年了,最近開始計劃2023年的新機絲準備。首先木桿是讓我高潮起伏,柳暗花明的一次。因為最近在組一套鐵桿和木桿給朋友,到球具店去買握把時,想試看看Titleist 新的TSR木桿和Paradym比較。到試打區,就給它打幾球看看。TSR2打3球,換
在紐約也有臺灣的高爾夫球隊,之前和紐約臺高球隊的會長Raymond聯絡過,這次是2023年的第一場球會來和球隊一起打球。這是我頭一次和球隊打球,在紐約Bronx Split Rock球場。預計下午1點開球,有超過70個球友參加,規模很大。我和Raymond一起打,從第18洞開始,打藍tee,全長超過
2023年起心動念打算換另一種推桿形式來玩玩。研究一下目前的推桿款式,就一見鍾情了Scotty Cameron 2023 Phantom X 5系列。我必須說,Scotty的設計真的很厲害。加上它的桿頭都在美國CNC,質量上真的和O牌、T牌和P牌的要優多了。 當然Scotty的價格也是最優,同時也相
今年第一場球就是在春假期間,我們安排到華盛頓DC來趟知性文化之旅。而其中一天就讓我放風去打球,我就安排在DC附近的球場,Enterprise來享受我2023的開場秀。我直接在它們官網上預約,因為我第一次打,就安排坐球車來享受,不然會對其他球友不好意思。安排早上11:20開球,提早30分鐘到,到球具店
春天到了,最近陸續增購一些球桿、工具和訂製球桿。而這週末打算去華盛頓DC去賞櫻,失敗到附近的球場打球。在美國打球很多球場沒有碼數樁可以觀察距離,所以讓我打起來有點靠自己的眼睛和直覺來抓距離。這次就買了新的雷射測距儀,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眼睛先抓距離,再利用測距儀來瞭解誤差多少? 這個測距儀我也在網路上
2023年的新裝備是開始把TM Stealth桿身升級為Ventus TR blue 5S!Ventus的火到抓不住,從Ventus到Ventus TR (2022上市)就真的是很多選手的最愛,也是美巡賽裡使用率最高的桿身。當然我也不去贅述,這次我沒有買Stealth2木桿,也是覺得升級的空間很有限
2023年球季開始了。去年10月後就沒有動球桿了,忍了半年了,最近開始計劃2023年的新機絲準備。首先木桿是讓我高潮起伏,柳暗花明的一次。因為最近在組一套鐵桿和木桿給朋友,到球具店去買握把時,想試看看Titleist 新的TSR木桿和Paradym比較。到試打區,就給它打幾球看看。TSR2打3球,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推桿 推桿 決定擊球、線路判斷、觸感 推桿是獲得低分的簡單捷徑,但需要小心 圖 1 位址。 推桿握持方式與其他球桿握持方式的唯一區別在於,左手握在桿身下方,與所有其他擊球時的右手握持方式相同。 高爾夫是一項始終需要右手控制的運動,並且在任何擊球時右手都不會改變。 圖 2 仰泳。 請注意,在瞄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個動作是讓球桿的接觸更穩定,前進時手掌向前。這是運行球桿頭的最佳方式。CHAGOL TV開始了。你好,我是查理。 在 YouTube 上觀看「當你舉起那個握把時,球不會彎曲就飛起來」https://youtu.be/HapSX8AQ7zA?si=EqzqOAIjHgAyn8Qo  今天,我來到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ㄨ……耶!」我緊握住自己的右拳。因為我知道這麼漂亮的1、3進點,是有機會全倒的。 退回到座位,看著電腦的螢幕,果然是顯示著全倒。 「好球!」女孩和我互相擊掌。 這就是她的真性情嗎?打保齡球的人似乎都很Enjoy打全倒的那個感覺,雖然我也是。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推桿 推桿 決定擊球、線路判斷、觸感 推桿是獲得低分的簡單捷徑,但需要小心 圖 1 位址。 推桿握持方式與其他球桿握持方式的唯一區別在於,左手握在桿身下方,與所有其他擊球時的右手握持方式相同。 高爾夫是一項始終需要右手控制的運動,並且在任何擊球時右手都不會改變。 圖 2 仰泳。 請注意,在瞄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這個動作是讓球桿的接觸更穩定,前進時手掌向前。這是運行球桿頭的最佳方式。CHAGOL TV開始了。你好,我是查理。 在 YouTube 上觀看「當你舉起那個握把時,球不會彎曲就飛起來」https://youtu.be/HapSX8AQ7zA?si=EqzqOAIjHgAyn8Qo  今天,我來到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ㄨ……耶!」我緊握住自己的右拳。因為我知道這麼漂亮的1、3進點,是有機會全倒的。 退回到座位,看著電腦的螢幕,果然是顯示著全倒。 「好球!」女孩和我互相擊掌。 這就是她的真性情嗎?打保齡球的人似乎都很Enjoy打全倒的那個感覺,雖然我也是。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