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Golf Putter B2 推桿!

LAB Golf Putter B2 推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從朋友那邊收購一款LAB Golf B2推桿。LAB Golf推桿有自己在推桿的技術,也就是它的名字LAB/Lie Angle Balance,仰角平衡技術。一般推桿放置在桌面上,桿頭會不平衡的往下,而這個LAB技術就是讓平置下的推桿桿頭的桿根位置是朝地面。也就是推桿桿面和地面時成90度。簡單說就是桿面都是往目標方向走,不會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所謂不會偏就是桿面不會亂偏,比如關或開的狀況。對於一般球友在推擊時,常在觸球時桿面不是方正,導致球會偏,不是朝你要的方向走。而這個技術就是讓你亂偏的狀況減低到最小。因為一般桿頭桿面很難控制,桿頭重量分布不對,導致控制桿面方正的觸球是非常困難,尤其在中短距離上。

而LAB推桿是桿面就是方正,不需要你的手掌特別去維持控制,聽起來很有趣,朋友店裡展示桿要脫手,就從朋友手上買下來玩玩。沒有下場就在室內推。狀況很好。最近在美國LAB推桿是很火,Adam Scott用它們的Mezz 1推桿就讓推桿穩定不少。我也是用了B2後,又再買Mezz 1,和訂了Link 1.就是技術可以把推桿變簡單,能不用嗎?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推桿是34“長,握把是Lamkin黑色橡膠材質,中等尺寸握把大小。整個推桿握起來的感覺是很沉,很像推heavy putter,那樣的沉!說實在的和我的推法是不一樣,我是靠肩膀擺動的動力來推擊,手臂只是單純握好球桿,不會握太緊、太用力。這樣的推桿比較適合用手在推的球友。因為手的力量需要相對的一個重量來取得平衡,而桿頭的重量就變得很重要。當然這個推桿的重量都會明顯感覺在桿頭上。

要讓它的仰角技術可以落實在實際使用上,桿頭的重量會明顯在桿根上,這樣你的手就不會亂轉。當然也要配合握把的尺寸,讓你的手在掌握推桿上可以完全控制,不會有手的推擊時有補償問題。也因為它的桿頭重量重,推擊起來很容易,距離效果不錯,但球在距離上感覺不是很好。因為它的桿面是平的設計,沒有任何的紋路來提升推擊的球滾動效果。對於滾動效果就在尾段會虎頭蛇尾!

實際推的時候,對於距離掌握不是很容易。尤其在短距離上,往往會過大力,過洞很多。而在中距離的推效果是最棒。方向在掌握真的不錯,都是在洞口的半步範圍。只是我對力量的掌握無法在短時間駕輕就熟。而在推感上,我個人是覺得很讚!尤其在推到甜蜜點,整個軟綿感。和打日本鍛造鐵桿一樣舒服,這是它最大的亮點!

raw-image
raw-image

這是我最驚艷的地方,因為它的外觀實在太Sorry了。最初只是隨手拿起來推看看,玩一下,但推起來卻完全超乎我的想像。這樣越推越好玩,就這樣不可自拔。不過有個問題,就是推到甜蜜點,它的距離會比較短,力量有點被吸掉。我有幾球都是推到甜蜜點但距離卻短一些。如果沒有推到甜蜜點,它的手感是比較硬,因為它就是鐵塊。

回饋聲音是噠噠的彈性效果,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你可以從聲音和回饋去瞭解有沒有推到甜蜜點。我認為用它會讓你的手臂和手腕更容易產生酸和疲勞。可是在實際下場完全都OK,沒有任何問題。手臂和手掌的周圍都很棒,操控也容易,應該說就握住,桿頭會做它自己的工作。非常簡單,也讓我推出最好的成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當推桿和桿頭比較重,很容易讓你手臂在控制上需要更大的力量。當然在前9體力滿格下,這個不是問題,但後9會讓你手容易出錯。所以當我在練習果嶺上推個20分鐘後,手腕就會酸!但推起來確實很不錯,手感、聲音和穩定性真的讚!但就是重,這也是我不會想用這樣的推桿,和我目前的其他推桿完全不同特性,但卻想要留下來,不時可以推來爽。

整體的桿子感覺很粗曠,桿面是一個長條鐵塊,桿根和桿趾都有螺絲可以調整。桿身是霧面黑色鐵管材質,配上黑色握把,就是一個粗曠感覺!我必須說,它確實有它的亮點,值得去擁有這樣的寶刀,只是用它會讓我的武功禁廢。只是要找有緣人,才能讓這把屠龍刀發揮它最好的表現。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avatar-img
chien的沙龍
41會員
2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