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南半球的澳洲儘管氣溫是20°C,通貨膨脹卻像冬天裡的一把火,與北半球溫度一樣節節高升,三十年的高檔物價7%繼續侵蝕消費者荷包。
澳洲通膨,圖片來源:tradingeconomics
澳洲央行RBA昨日奇襲升息0.25%,現金利率來到4.10%,創下2012年4月以來的高點,主要是「7%的通膨還是太高,需要升息降溫」、「澳洲房價又默默攀高」,這一年間,銀行利率暴增3.5%。
夢回2012,澳洲利率
常說利率是貨幣的價格,利率愈高幣值愈高,既然利率回到2012年的高峰,澳幣應該是重返榮耀吧?
2012年4月20日澳幣兌台幣曾逼近30.6,2023年6月7日匯價是20.5。
許多當年衝著高利息買澳幣計價保單的朋友想必捶胸頓足,匯價少了1/3,直接輾壓拿到的利息。
並非新台幣超級強,因為澳幣兌美元也是同樣貶值,因此澳幣背後所代表的經濟確實有狀況,原因出在單單中國就佔澳洲出口總額約30-32%,中國經濟感冒,澳洲也跟著流鼻水。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進出口總額為2.44 兆美元,下滑2.8%。
外資流出中國股市、經濟復甦不如預期
流行詞彙「躺平」是青年失業率飆破20%的投射,疫情後並沒有爆炸性的復甦,連五一長假走向平價風格;以往撐起大半江山的房地產投資不見起色,到目前為止只能說「內溫外冷」。
中國海關總署6/7公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統計,5月出口年減7.5%,三個月來首度下降,降幅遠大於經濟學家原估的1.8%。
外資手上在中國股市的資金不斷減少,上證指數跌回今年初的水準。
每當這種時間點,都會引發很多人的想像:
「官方不會放手不管GDP,用補助打造經濟數字」、「中國人口基數大,用內需就可以解決問題」、「讓貨幣貶值、存銀行沒利息,民眾就會拚命消費、買股票」。
- 政府補貼、擴大內需計畫
- 降準、降息
上述說法的成立都需要建立在正向的消費循環,企業可回收成本、投資人有利可圖。
中國確實很努力用這幾種方法在刺激經濟,人民幣一路貶值一切盡在不言中。
套句金融圈的說法,中國經濟從「弱預期、強預期」轉為「弱現實、弱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