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利波特》第一集問世後,我就立刻被圈粉,而且是書及電影都看。書呢,劇情一清二楚,原汁原味,可利用閒暇時間慢慢看;電影呢,濃縮成兩小時左右的精華,還略為改編,劇情走向跟書上相近,電影聲光效果加乘,雖然仍是哈利波特,但添加一些額外元素,有時太過複雜,不太連戲,反而效果大打折扣,個人覺得,精彩程度遠不如書本原著。
前陣子就在HBO看到哈利波特番外篇電影《怪獸與他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魔杖一出,聲光特效十足,劇情倒是平平,沒有太多亮點。
番外篇也有人會把它叫做「外傳」。番外兩字原本是日本漢字詞彙,我們常聽到的番外篇原義是指,從原作衍生出的作品,像是電影、電視、電玩等等。在既有故事架構下,再衍生出其他形式的作品,有時比原著更為賣座,但操作不慎,有的則可能因反應平平而狼狽收場。
1997年推出的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當年推出後襲捲全球,復刻了1912年當時首航的景象,將近22億美元的票房成績,高居全球最賣座電影榜首長達20年之久;這部經典作品,不但主題曲盪氣迴腸,也捧紅了男主角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第四台不時都會重播這部長達3小時16分鐘的愛情大片。片中艙等代表的階級制度、身分不對等的愛情、男主角抱著女主角張開雙臂站在船頭甲板的一幕,更是傳頌多時,在影迷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象。
鐵達尼號沈船的番外篇
前陣子我有幸看了《紙花女子》一書,深深被這本薄薄的作品給吸引,沒想到根據鐵達尼沈船的事件,竟然衍生出這麼一段令人動容的「番外篇」。同樣是撞上冰山而沈沒,作者多那托·卡瑞西卻能賦予更另類的解答,佩服佩服。甚至,我私心的認為,這個版本勾勒出的男女愛情,更加淒美動人,不輸電影的版本。
多那托.卡瑞西在《紙花女子》中,巧妙的融合了歷史、愛情、戰爭等諸多元素。故事一開始,奧地利軍醫奉命去訊問一名義大利俘虜的真實身分,這本書以俘虜口述的故事為主軸展開,無奈,會義大利語的軍醫只有短短幾個小時能查出戰俘的真實身分。
俘虜緩緩道來、口述朋友的故事扣人心弦,為了一生所愛,遍走全世界,只求尋得一座無名之山、能以愛人之名來命名。雖是奧地利與義大利兩國間的戰爭,但卻由囚犯口中,漸漸舖陳出一個浪漫滿分的愛情故事。俘虜被槍決前將一封信託付給軍醫,而軍醫在多年後來到美國,將信交給了口述故事中的女主角、伊莎貝。
十足淒美
最終站在鐵達尼號沈船之際,當眾人慌亂逃生之際,點了煙、不為所動站在甲板上面對眼前巨大冰山的男子,心裡想的,無疑是他的一生摯愛伊莎貝。
辛苦走尋各地無名之山,均無功而返,尋尋覓覓多年,直到鐵達尼號沈船前,將眼前冰山獻給所愛之人,雖然短暫,這份愛,有著滿滿的執著,甚至有點傻,也十足淒美。
根據史料所載,這座冰山奪走了超過1500條性命,無疑是令人悲痛的一段近代史。鐵達尼號的沈船,在作者的筆下,譜出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所以我會說,這個「番外篇」太精彩了。
近十年來,電影特別流行在播放終了前,也不管觀眾對該片反應如何,非得硬要再加一個彩蛋,預告還會有更多故事,不管是前傳、續集、番外篇,看多了,總覺得這手法被過度濫用了,感覺是又要來撈錢了。
對我來說,《紙花女子》無疑是鐵達尼號歷史番外篇的最佳範例。這本書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
「命運決定要改變人生走向時,並不會事先通知。」
多讀幾遍這句話,愈覺得有道理。好個番外篇的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