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瓦格納兵變宣傳戰(二):普里戈任衝冠一怒,能助烏克蘭大反攻?

6月24日瓦格納(Wagner Group)兵變後,烏克蘭與北約便持續營造「情勢大好」、「反攻有成」的風向。
首先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其於24日在社交媒體表示,瓦格納兵變暴露俄羅斯弱點,「俄軍和僱傭兵待在我們土地上的時間愈長,以後就會出現更多的混亂、痛苦和問題。」烏克蘭副國防部長馬利亞爾(Hanna Malyar)亦於同日表示,瓦格納兵變引發俄羅斯內亂,為基輔提供了機會,「俄軍與我們作戰,最終就是自我毀滅。」
25日,馬利亞爾更在Telegram上表示,烏軍已趁莫斯科陷入動亂,從多個方向同時發起反攻,包括巴赫穆特(Bakhmut)、奧里科沃-瓦西里夫卡(Orikhovo-Vasylivka)、博格達尼夫卡(Bohdanivka)、亞吉德涅(Yahidne)、克利斯奇夫卡(Klishchiivka)和庫爾久米夫卡(Kurdiumivka)等,且「在所有方向上都有進展」。馬利亞爾同時透露,俄方曾試圖在庫皮揚斯克(Kupiansk)、利曼(Lyman)和馬林卡(Marinka)方向前進,但都沒有成功,如今俄軍「正處於防禦狀態,並在人員、彈藥和軍事裝備方面遭受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西方也積極營勢。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便於25日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堅定不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 )亦稱,瓦格納兵變後,加拿大會同烏克蘭站在一起,為烏克蘭民眾提供所需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則表示,瓦格納集團發動兵變,顯示俄羅斯陣營內部出現分裂,且俄國軍隊和輔助部隊都很脆弱,有必要支援烏克蘭反抗;北約(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亦在26日稱,此次兵變顯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是犯下戰略錯誤,「隨着俄羅斯繼續進攻,繼續支持烏克蘭就顯得更加重要。」
往復之間,西方與烏克蘭營造了「團結一心」的戰場意象,俄軍則彷彿滿身空隙,逐漸難抗烏軍反攻。但實情當真如此嗎?

實際戰線如何變化
細究兵變後幾日的俄烏宣傳攻防,可以發現,烏軍雖持續宣稱反攻有成,卻又不時表態「真正的反攻尚未開始」;而俄方除了官方駁斥外,更出動軍事博主干擾烏軍宣傳。
6月24日兵變當天,烏軍宣稱在前線至少2個防區進行了反攻行動,並在巴赫穆特北部和西南部取得進展,且正沿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前線進行激戰。但俄羅斯軍事博主「Z行動:俄羅斯之春的軍事委員」(Операция Z: Военкоры Русской Весны)表示,烏方雖在奧里希夫(Orikhiv)有所推進,卻是以「慘重損失」為代價,若再推進,將與雷區防線硬碰硬;俄羅斯國防部亦稱,烏軍在頓涅茨克(Donetsk)南部進行了「不成功的進攻行動」。
6月25日兵變結束第一天,烏軍再稱至少於3個方向發起反攻。但俄方表示,俄軍已擊退烏軍在巴赫穆特周圍、頓涅茨克西部、扎波羅熱東部、扎波羅熱西部的攻擊,且俄烏兩方均有報告稱,俄軍加劇了在前線的導彈襲擊力道,顯然不願令烏軍有機可乘。烏克蘭防長雷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則在25日受訪時承認,「俄軍建構了非常堅硬的防線」、「反攻的主要攻勢尚未開始」。
6月26日,烏軍再稱發起反攻,並在前線至少2個地區取得進展,包括在巴赫穆特地區清除部分俄羅斯橋頭堡,以及佔領里夫諾波爾(Rivnopil);英國國防部亦表示,俄軍或許缺乏作戰級別的後備力量,以至無法加強應對彼此相距數百公里的烏克蘭前線威脅。但俄羅斯國防部反駁,俄軍已在扎波羅熱西部擊退烏軍地面攻擊,且烏克蘭總參謀部報告亦承認,俄軍發起了近月最大規模的導彈與無人機襲擊,擊中敖德薩(Odesa)區域在內的地面目標,烏克蘭南方作戰司令部發言人也稱,黑海上空的強烈風暴使烏克蘭防空部隊難以攔截目標。
6月27日,烏軍又稱於前線的四個防區進行反攻行動,澤連斯基指出,「烏軍在從頓涅茨克到扎波羅熱的前線所有活躍防區都取得了進展。」俄羅斯國防部則承認,烏軍在克雷明納(Kreminna)附近和南部進行了「有限的地面攻擊」,俄佔扎波羅熱地區官員也稱,烏軍政在奧里希夫以南進行反擊,意圖收復失地。普京(Vladimir Putin)同時表示,已確定烏軍正將扎波羅熱西部的奧里希夫方向視為「主要攻擊方向」。
6月28日,烏軍宣稱在巴赫穆特方向、頓涅茨克西部、扎波羅熱東部、扎波羅熱西部進行反攻行動。但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已經擊退烏方在克雷明納以南的襲擊。烏國防長雷茲尼科夫則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再次表示:烏克蘭反攻的「重頭戲」尚未開始。
6月29日,烏克蘭總參謀部表示,烏軍已奪取巴赫穆特方向的「戰略主動權」,並在該地區進行大範圍進攻,最後在里夫諾波爾-沃洛登線(Rivnopil-Volodyne Line)取得部分勝利。針對這一宣稱,俄羅斯至今未有官方反駁,但也或許是因烏軍所述「勝利」並不具體,且俄方29日最大新聞乃將領俄將蘇羅維金(Sergey Surovikin)傳出被捕,故各方或許更關注俄羅斯內部的「清算鬥爭」,而未將注意力放在前線宣傳上。

為何烏克蘭的宣傳成效不大
綜上所述,烏克蘭確在兵變後幾日積極宣傳「反攻有成」,但俄方也未沉默不語,而是竭力要營造「拒止成功」的氛圍。從結果來看,幾日輿情交鋒後,烏方的「前線大勝」敘事雖有些許市場,卻似乎沒有突破固有的輿論陣地,無法形塑「俄軍正在敗退」的一面倒風向。究其背景,兩大因素堪為關鍵:兵變並未走向長期衝突、烏軍實質推進有限。
首先,瓦格納兵變一日便告結束,過程雖給外界留下不少疑問,包括羅斯托夫的南部軍區總部為何輕易被佔、瓦格納北上莫斯科期間何以未受阻攔、軍中高層是否勾結瓦格納等,但歸根結柢,當代「莫斯科保衛戰」終究沒有爆發,瓦格納也未與正規軍發生血腥激戰,普京更未被迫撤離或出逃。整個兵變過程看似凶險,卻所幸能以相對低成本的方式,在24小時內宣告平息。
在此情況下,烏克蘭要營造俄軍前線不穩的氛圍,必然會因兵變已息,而出現時效問題。更直接地說,若兵變沒有在24小時內結束,伴隨雙方對峙、交戰時間拉長,烏克蘭宣傳俄軍潰退的底氣就愈強;但如今兵變一日便告落幕,烏克蘭可操作的宣傳時限便大量縮短,若真要造出「前線情勢大好」的輿論攻勢,就必然要有戰場的實質推進相配合,才能延長敘事的保值期。但這就是問題所在:現實中的烏軍雖有推進,幅度卻不顯著。
平心而論,這一現象也不是瓦格納兵變後才有,而是6月所謂「大反攻」繪聲繪影登場後,便持續至今的尷尬狀態。細究烏方對「大反攻」的相關宣傳,可以發現一個詭異現象:在俄羅斯已於6月初表示烏軍反攻開始後,澤連斯基遲至6月10日才承認反攻開始。而其背後原因也不難想像:烏軍雖付出慘重代價,卻沒有得到等值的戰場收益與回報。
從現實戰況來看,烏軍之所以不時宣布「在多方向發動反攻」,並非是其火力與人力充足、不怕損耗,而是正因前述兩者相當吃緊,需要最大程度減少戰損,這才不斷探查俄軍的防線弱點。過程之中,確會出現烏軍收復零星失地、與俄軍激烈交戰導致後者戰損的現象,但從整體戰線變化來看,烏軍始終沒有找到俄軍的明顯軟肋,故也一直打不出直搗黃龍的顯著攻勢。
回顧2022年下半,烏軍能先後在哈爾科夫(Kharkiv)、赫爾松(Kherson)兩個方向發動反攻、取得戰果,憑藉的是俄軍尚未動員、補給困難,其才得以收復大片領土;但時至今日,俄軍已在動員之下擴大不少規模,並在多月準備後構築了複雜的防禦陣地,烏軍雖能以巨大代價,在巴赫穆特地區取得局部成功,卻已極難重演去年的反攻場景。
或許正因如此,烏克蘭防長自6月上旬起便不斷宣稱「反攻主力尚未登場」、「最大攻勢還沒開始」,就是希望以宣傳上的「山雨欲來」,遮掩前線進展的差強人意。在此脈絡下,瓦格納兵變的出現,當然是烏方眼中的天賜良機,其一來希望俄羅斯爆發內戰,迫使前線大軍回撤;二來希望趁此混亂,增加「反攻有成」的宣傳力道。
只是從眼下發展來看,瓦格納一日兵變僅為一瞬煙花:俄羅斯內戰沒有爆發,在烏俄軍也沒有大規模潰退,俄方更持續反駁烏軍的反攻宣傳,甚至祭出近來最大規模導彈攻勢。到頭來,普里戈任衝冠一怒,似乎只有幾日的慶祝行情,在俄方已開始穩定內局、烏軍打不出致命一擊的情況下,瓦格納兵變終究撐不起烏軍的「大反攻」敘事。
原文發表網址:
2023.7.2
瓦格納兵變宣傳戰(二):普里戈任衝冠一怒 能助烏克蘭大反攻?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478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