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巴斯

含有「頓巴斯」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作者:陳華夫 烏克蘭戰爭不可能達成有意義的和平協議,俄羅斯最終將贏得這場醜陋的勝利,戰火摧殘的烏克蘭無法達到加入歐盟或北約所需的標準。美國位居老大,本應該結合老三俄羅斯以制衡老二中國,如此美國才能將全部力量轉向東亞中國的軟肋─臺灣問題。但烏克蘭戰爭卻讓老二中國聯合了老三俄羅斯,讓美國陷入歐洲與東亞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梁知
感謝您精彩的分析
外號「廚子」的 Prigozhin 作為莫斯科核心圈子的一份子,不聽號令擅自北上戲劇性叛變,又在不到 24 小時內 180 度大轉彎「握手言和」。跟著他起事的部份人非常不滿,認為這樣草草了事是把他們玩了,嘩變的部隊不止有瓦格納傭兵,還有一些俄羅斯軍的部隊,這些人在當天就咒罵了 Prigozhin 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菜有蟲
一群智障卻認為他們非常機智 全文重點
俄烏戰爭爆發後,由於俄軍一直無法打出「致命一擊」,克里姆林宮與軍方成了眾矢之的。
Thumbnail
5月15日,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啟程前往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五國,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溝通。
Thumbnail
莫斯科時間9月23日至27日,頓涅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松(Kherson)四地舉行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公投。
Thumbnail
是說二戰時德國以機械化部隊,成功進行閃電戰以後,這種以高度機動化為基礎的新型戰術,就開始廣為人知,也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但多數人對於閃電戰的認知,其實有一點錯誤,並不是速度快就叫閃電戰,不一定要使用可以高速前進的裝甲車輛,才能進行閃電戰。這最好的反例就是太平洋戰爭時......
Thumbnail
美軍在二戰後的研究報告指出,任務式指揮是德軍在閃電戰成功的主因,這是普魯士傳統,毛奇元帥說,越高層的命令應該要越簡單,因此軍官團的訓練就是主動的臨場應變能力,所以前線指揮官有很大的自由度。當希特勒直接指揮前線軍級甚至師級部隊時,德軍將領們非常反感。
付費限定
之八: 頓巴斯難題 一: 普丁的終極目的 一直以來,少有評論涉及普丁的侵烏策略及終極目的。其實也並不複雜。 這是普丁的盤算﹔可惜他高估了俄軍的戰力,低估了烏克蘭的士氣及國際社會的反應。 至今,烏克蘭的戰局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俄軍在烏克蘭其他地方失利後,退而主攻烏東。 二: 烏東 / 頓巴斯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