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純粹的得分手 - Carmelo Anthony

raw-image

2023年5月22日晚間,甜瓜在個人IG上宣布正式退役。

我們不妨來談談為什麼被稱為進攻萬花筒的Carmelo Anthony會終生無冠吧。 其實本賽季的甜瓜一直在尋求機會重返NBA,但終究未能如願,因此2022年4月6日湖人對陣太陽便是甜瓜的NBA末場秀。

回顧一下Anthony的生涯榮譽相較於同梯的其他巨星球員顯得些許羞澀,既沒有總冠軍也沒有MVP甚至也沒有年度一陣。但我喜歡這樣的Carmelo Anthony,看他打球彷彿像是一台純粹的得分機器十年如一日穩定運轉。

將時間倒轉回2003年NBA選秀,那一年的選秀大會人才濟濟,誕生了像是Lebron James、Dwyane Wade、Chris Bosh這樣的歷史巨星。就是在這樣的選秀大年下,甜瓜以探花簽被丹佛金塊簽下,開啟了他的NBA生涯。而Anthony不負眾望地在新秀年砍下場均21.0分、6.1籃板、2.8助攻,雖包攬下全部6個月的分區月最佳新秀。而Lebron場均20.9分、5.5籃板、5.9助攻斬獲年度最佳新秀從場均數據會感覺兩人相差無幾,但如若看過那年兩人的比賽,會發現Lebron在生涯初期因為擁有勁爆的身體素質以及極高的籃球智商突入內線時可以自己選擇上籃終結或者傳給空檔隊友,而Carmelo更多的是在中遠距離的面框持球單打,這也是為甚麼甜瓜的場均助攻遜色於皇帝的原因,彷彿預示著整個生涯都會活在皇帝的陰影下一樣。

初入聯盟時(2003-04賽季),Carmelo就展現他無與倫比的進攻火力以及嫻熟的中距離投射,在11月6日面對洛杉磯快艇隊的比賽中,豪取30分成為了NBA史上第二年輕單場取得三十分的球員,讓丹佛金塊這個小球市球隊迎來了能帶領球隊的曙光。因為豐富的進攻手段使得Carmelo在生涯初期往往都是持球單打,雖然在串聯組織球隊的造詣遠不如一生之敵Lebron,但還是讓甜瓜的表現還是讓丹佛高原沸騰不已。

當我們回顧金塊8年的Carmelo,雖然每年的場均得分都在上漲除去2007-2009這兩賽季因傷,但投籃命中率遲遲過不了五成,側面反映了Carmelo不甚優秀的投籃選擇和極其依賴自己的單打能力,而這個時期的Carmelo也是極其喜好衝擊籃框的球員,但籃下命中率確實極為慘澹的,原因就是Carmelo邁入油漆區時會夾雜著許多小碎步,導致下肢無法有效發力對抗進而大多時會倉促出手。

此時我們認知到Carmelo作為一個重要得分點沒有問題,但金塊缺乏一個球隊掌控者或組織核心,因此將當年火力凶猛的黃金雙槍Anthony和Iverson拆散交易來活塞的FMVP組織後衛Billups,他的到來激活了金塊全隊,因為他極高的組織能力以及防守強度,最終取得54勝的西區第二戰績,而我也認為他是甜瓜生涯最好的搭檔,這也是甜瓜首次觸及西區決賽的地板,迎戰黑曼巴坐鎮的紫金軍團。

此系列賽的尺度非常之大,兩隊所施加的防守壓力稱為總決賽水準也不為過,Kobe領銜的外圍防線將Carmelo和Billiups的命中率壓制至40.7%和39.7%,黑曼巴也以場均34分的成績壓制住甜瓜的場均27.5分,這也是甜瓜最後一次如此靠近總決賽了。


直至10-11賽季中期,金塊將Carmelo交易至尼克,而在尼克的6年半裡只進過三次季後賽,裡面只有一次成功邁過了首輪,就是2012-13賽季也是甜瓜生涯的最後巔峰,那一年以場均28.7分勝過Kevin Durant的28.1分斬獲得分王並最後一次進入年度二陣。至此甜瓜開啟了晚年的流浪之旅,輾轉待過雷霆、火箭、湖人、拓荒者,以往能輕易砍下30+或40+的甜瓜好像不復當年勇了,雖然場均未跌落雙位數,但我們都知道甜瓜衝擊總冠軍的希望相當渺茫了。

而從雷霆時期開始,Carmelo改變了以往的打法,減少大量的持球單打,我們過去稱他為進攻萬花筒,因為他的武器庫好像取之不盡,而其中Carmelo的跳投以及三重威脅更是無數人包括我認為最強大、最優雅的手段,但往往需要大量持球時間支撐,隨著Carmelo年歲的漸長,不再能輕鬆用三威脅點起防守者殺入內線或者頂人強投了,也因此他轉型成無球跑位的定點射手。但聯盟從不缺乏優秀3D球員,如若我們拿掉Carmelo的單打能力,他的防守積極度不足、護框能力差,也沒有Lebron那種優秀的組織策應能力,且因年歲漸長體力下滑無法撐完全場,就不難理解為甚麼甜瓜生涯末期會無球可打了。

但我仍熱愛Carmelo Anthony,我的籃球啟蒙,優雅的跳投使人心馳神往,即使NBA生涯草草收場,你仍然是我心目中的Goa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加理解職業球員們的生涯以及生平故事,在這個匆忙的社會希望能提供觀眾們一個共同熱愛的地方。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