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圖紙
含有「前圖紙」共 8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5
認知的本質化衝動與觀念間的時差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
前圖紙
#
刻板印象
#
認知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4
實現自己,你不需要那麼多壓力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
前圖紙
#
自我實現
#
壓力
6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3
資料主義的世界(三):「履歷主體」,與自我整合的生命經營
一個人們往往忘記的事情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者根本就不是面試單位的員工。但那裡卻像是存在著某種無法逾越的階級關係。為了避免自己無法進入體系,自願受治理的人面臨了作為門檻的第一個勞動,就是把自己包裝成商品,以此證明自己有能夠加入生產線的手藝。或者換句話說--寫一份好履歷。
#
前圖紙
#
資料主義的世界
#
履歷
5
2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2
胡塞爾和柏拉圖會怎麼用AI?--AI輔助寫作與「自己的作品」
對我來說更有效與健康的作法,是以之為一個討論的對象。和它談論你初步的靈感,它會協助展開幾條可能的路徑、或提出某些在你盲點之中,你未曾想過的角度。又或者,它會如芬克那樣,用一種與你原出構想截然不同的方式形構串接你想法的新理路。但無論如何,你都能更加地釐清自己初步的點子其實是關於什麼、不關於什麼。
#
前圖紙
#
AI
#
寫作
6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1
資料主義的世界(二):被治理的人口,到超越人口的行動者
人與人之所以連結在一起,是因為彼此之間有相似的理念、處於相似的處境、對危難與風險有相似的焦慮。面前這個是打算共同對抗危難的人、還是視若無睹、沒有產生相似感受者? 理念與對行動超越「人口」地決定了我們是誰。這是真正的「根」、「土地」、「故鄉」。是以公民為主體、具獨立精神的新時代共同體。
#
前圖紙
#
資料主義的世界
#
公民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20
《戰爭的框架》讀書會(一):影像、感官與可被摧毀的(非)生命
透過「士兵報導者」(soldier-reporter),官方將一種符合他們立場的視覺與聽覺透過媒體輸送到我們的感官。我們自然地採取了侵略者(殖民者)的觀看視角,去將畫面中的人類看作是被瞄準(被鏡頭、也被槍械瞄準)的敵人、可摧毀的目標。
#
前圖紙
#
戰爭的框架
#
讀書會
4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19
撒嬌的雛鳥與萬能的魔鏡
AI不會表現出任何不耐煩(畢竟他也不這樣感受)。雖然某種意義來說,這可能會讓互動喪失一些小小的「使壞感」,但很快地,人會因為這種無限包容感到安心,願意更進一步地交付思考、甚至產生「讓它決定也無妨」的感覺,畢竟那就是自己的延伸、是會說出「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的魔鏡--無論世上是否存在白雪公主。
#
前圖紙
#
AI
#
親密關係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18
資料主義的世界(一):「理解、分解、再築構」
無論兩者擁有多麼無懈可擊的相似性,無論出發的視角是新的你還是舊的你,終究有一個你被毀滅。這是本質地可怕的。科學、數據、對人的紀錄終究外於我們的真實生命。如果這樣的傳送可能,我又怎麼能夠確保,沒有人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動了手腳--就像阿爾馮斯一度懷疑自己的記憶是捏造,因為那是「科學」,但證據不可能……
#
前圖紙
#
資料主義的世界
#
哲學
4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17
日曆中的空白(三):有些故事,(彷彿)沒有發生
在那裡,「什麼也沒發生」的日常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什麼也不能發生」的另一種日常。光線不會改變、嘈雜與沉默不會改變、設施的配置不會改變、一無所有的狀態也不會改變。人可以像莫梭那樣,默默的接受、適應這一切,即便每天都像是同一天。可是為什麼我應當要這樣適應呢?如果罪不屬於我,罰又憑什麼屬於我?
#
前圖紙
#
日曆中的空白
#
忽視
5
5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16
日曆中的空白(二):有些真實沒有被看見
那些被迫踏上戰場的烏克蘭年輕人,本來可能度過怎樣的校園生活?會怎樣懶得做報告、怎樣為誰跟誰出去玩而爭風吃醋?我們沒辦法知道。那些本來會在他們的世界裡重要的事,不被發生,被不留情面蓋上另一種可能。
#
前圖紙
#
日曆中的空白
#
和平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