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01導覽手冊亂記,逍遙園二之一

逍遙園導覽手冊

逍遙園導覽手冊

主題:逍遙園
亂記分類:文化保存
文化資產登錄:歷史建築
建成年代:日治,昭和十五年(1940)
走訪日期:2021/01/02、2022/02/24
今日所在:高雄市新興區中東里


日安,這是閒來房亂記。

大二的時候吧,逍遙園剛整修完。系上教授小時住那附近,推薦去看看。隔天翹他的課,坐火車去高雄了。

基本介紹

依園區手冊看來,此園乃日治時昭和年建,在大港埔一帶,鄰近高雄港,為日本宗教家暨探險家大谷光瑞(1876-1948)之別墅,四周曾廣栽南洋作物,並自日本吸收學生從事相關培訓,多少反映彼時日本在臺汲營的「南進政策」之風氣,此外,對當時年過六旬的大谷,溫暖的大港或許較北國日本還適合養老。

手冊內的大谷光瑞簡介

戰後由國府接收,用於安置國防部醫院之軍官,與周圍臨時搭建之房屋、遷來之軍眷形成眷村,名「行仁新村」,由當時也分配至此的院長景凌灞命名。

戰後的逍遙園空間分配,為此處眷村命名的景院長也居於其中 (攝於2022/02/24)

民國八十五年,發布《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發布,各地眷村陸續拆建;隨怪手敲下的磚瓦越多,大港的逍遙園也大概殊途同歸,幸賴當地居民與各方人士呼籲、請願,敝人也才能寫道這篇。

封面細節:左與右

這份手冊的封面,底寬約15.5 、長約19公分,除去右上與左下字樣,大致採對稱設計,中央有菱格將畫面分割上、下、左、右四份,菱格內印上淺色「逍遙園」與「SINCE 1940」的標字,還有個在東亞常見的「破風」屋簷意象蓋於字上,那屋簷就在逍遙園二樓,西北角突出之空間。

西北角之交叉處,有兩個破風屋簷,北側六合一路、錦田路59巷者為「入母屋破風」,或稱歇山重簷,重簷音發「ㄔㄨㄥˊㄧㄢˊ」,即另外疊加之屋簷,這種建法可在頂層下再加一兩三層屋簷,形成二重簷或者三重簷,譬如北港朝天宮、艋舺龍山寺等,近代則有臺北兩廳院、高雄孔子廟,在多數戰後新蓋的忠烈祠,也能看到。

西北角突出之二屋簷風格,左為唐破風,右為入母屋破風 (截圖自Google地圖)

朝東面向園區入口與信義國小者,則屬典型日式建築的「唐破風」屋簷,其較前者突出,加之向上之半弧形開口,視覺上顯得寬闊,您就是還沒踏入園區,在入口便可見,您就是還沒翻開手冊也可見到;這對初來乍到的遊人而言,很是難忘的細節。

當然,我們不會因此就忘了入母屋破風。前面提過,手冊封面由中央菱格分成四份,其中兩邊屋簷再次同時登場,各佔左與右區塊,為日治時遺留之撮影。不過讓人奇怪,封面上看來好像與實際不太一樣,好像,被對調位置了。

左右對調的屋簷

我們來看看對調後的感覺,除了第一瞬間可能會楞了一下,還有就是兩側屋簷的朝向。原先應各自獨立、向外面西與北的建築面,在封面上對調後,同一朝向內部。搭配劃分空間面積的四條線,在正中央形成一個被菱格覆蓋、僅存意識上的交集點,眼睛不自覺便引導在中央菱格內的「逍遙園」三字。

也因為如此,第一次看到真的很容易忽略菱格外的設計。敝人去了逍遙園兩次,幾經閱覽與觀察,才發現封面上的趣味。

暫且讀到這,其餘下次講。但有件事還是要先提出,今天的園區入口,其實是逍遙園的後院,封面上的照片也只是其後側一角,您若想像竣工初來此參加開園式的達官顯貴,或只是大谷委託而來的留學生,感受屋主設計給外人的第一印象為何,反而要繞半圈才行。

逍遙園真正的正門,為今日參觀區的後院 (攝於2021/01/02)


逍遙園地址,請點擊此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