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實務分享 - 明智之人採納基本面分析的終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初入股市的投資人,喜歡追求強勢技術線型(即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呈黃金交叉),其理由很明白,就是因為飆股都是這樣長大的,所以每當股價的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呈現黃金交叉,就表示這一次『極有可能』演變成強勢大漲。

但是『極有可能』在多次的實驗之下,為何往往只是『一場夢』,這就是今天筆者要剖析的要害了。

漲勢最為強勢 - 內線交易(強勢效率市場)

買進者之所以不惜成本以強勢高價買入,是因為買進者,為100%內幕知情者,知未來有重大利多,將在消息曝光後激勵股價大漲,知情者忍不住,不惜以自身違法為代價,利用人頭悄悄地提前進場,而讓市場在一片寂靜的情況下,展現出強勢上漲的氣勢。強勢上漲一陣子之後,內線交易當事者,可能又將事件轉告枕邊人,導致知情人士增加,又讓股價再一次快速噴出。

那麼這種內線交易在投資學的定義,屬於股價可以一次到位的強勢效率市場,可惜的是,你我巧遇上強勢效率市場的機率, 一年中頂多只能以千分之N的機率來形容,就算巧遇,其身份頂多也僅止於某公司的少數內部人,如董事長或涉情人士。

不亞於強勢效率市場 - 含金量高之即時重大訊息(半強勢效率市場)

屏除強勢效率市場後,有什麼機會是在投資人知情的情況下,還能計算剩餘可能漲幅,而用積極的態度,計劃地進場?

答案就是『重大訊息公布』的時刻,而重大訊息依情節的重大與否,可以區隔價差之大小,故投資人在知情的情況下,還會依價差的大小決定交易量。如果『重大訊息公布』之前,因密秘保守得好,內部人屬於清廉人士,則價差目標仍未出現改變時,顯示價格風險相對更低,股價上漲的效率其實就如同強勢效率市場一般。反之,一旦價差目標已經接近,則股價上漲的效率就慢慢變成了『弱勢』效率市場,沒什麼好追價的了。

如果你喜歡採行技術面分析,或更進一步結合了籌碼面分析,然而你並未因『知情』而進場,只是參考價股可能起伏的指標,可能有機會抱到因內交易的強勢股,也有可能抱到高含金量高的即時重大訊息的半強勢股,可惜的這十多年來,統計了半強勢效率市場的出現機率,在景氣末端時期約每年約10%或更低公司會出現,景氣翻升時的當年則約有60%或更多的公司出現,若並非因知曉時機而進場,則機率將無法超越其侷限,終將因操作頻度增高而使報酬率往弱勢效率市場的績效趨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投資人股海浮沉, 窮盡一生心力, 就是為了提高績效, A戶頭長期持有,賺取長時間帳上資本利得。 B戶頭高賣低買,賣出後要在更低點接回,才能贏長期持有。 目前以A戶頭為主, B戶頭就是做興趣,做健康的。 舊文分享過事件型交易, 另一個大流派是技術分析, 學股票的人, 一定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種中長期投資策略,關注如何在市場低點時分批進場及停損規則。作者強調透過技術面分析找到進場時機,並在選擇符合當代精神的中大型績優股上進行投資。此外,文章還涉及如何在股價出現不利情況下進行風險管理和出場策略,旨在幫助投資者更有效地進行資本配置。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短期投資的策略與風險管理,重點在於判斷進場時機、進出場規則以及如何預測股價走勢。作者建議投資者在多頭排列且市場情緒良好的情況下選擇潛力股,並使用技術指標作為進場依據。同時,強調需注意個股的短期漲幅與潛在賣壓,以降低虧損風險。最終,投資者需保持敏捷反應,及時調整策略應對市場波動。
Thumbnail
雖然每天都有個股強勢表現,但能否掌握或合理的提前布局又是另一回事,正常投資邏輯是應該找營收獲利具有成長前景的股票,不過在整體指數修正或成交量萎縮時期,許多營收獲利成長的個股都跟著整體指數而修正,強勢表現的股票則常和營收獲利沒有太大關係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在指數比以前15000點還要大了,20000點的空間就會造成更大的震幅。如果單日小於200點的話其實算是小漲或小跌。因為就像是2024.8.2還有2024.7.26都出現大跌千點的行情。這時候選擇權翻倍獲利賺錢的機會就超級大。此刻不把握這種不用挑股票,只需要看指數的漲跌,操作對象只有加權指數,多單
如上一篇所提到,大部分的門派都是再用統計學跟過去的方法,由因推向果,看到投信籌碼開始布局,看到財報跟未來題材發展的可能性,去(預估)一檔個股跟標的後續可能會漲,看到均線、看到指標開始落底,開始試單。 而動能交易,在第一根上漲之前,是絕對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動能,不是預測,而是真正的真金
Thumbnail
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對股市是又愛又怕。其中,短線追漲操作是一種追求快速獲利的策略,但它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想要在這個快節奏的市場中獲利,您需要具備精準的市場洞察力、堅定的信念以及嚴格的紀律。在影片中,我們探討短線追漲的精髓,分享如何利用技術分析、籌碼集中度和市場熱點來選擇最佳追漲標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投資人股海浮沉, 窮盡一生心力, 就是為了提高績效, A戶頭長期持有,賺取長時間帳上資本利得。 B戶頭高賣低買,賣出後要在更低點接回,才能贏長期持有。 目前以A戶頭為主, B戶頭就是做興趣,做健康的。 舊文分享過事件型交易, 另一個大流派是技術分析, 學股票的人, 一定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種中長期投資策略,關注如何在市場低點時分批進場及停損規則。作者強調透過技術面分析找到進場時機,並在選擇符合當代精神的中大型績優股上進行投資。此外,文章還涉及如何在股價出現不利情況下進行風險管理和出場策略,旨在幫助投資者更有效地進行資本配置。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短期投資的策略與風險管理,重點在於判斷進場時機、進出場規則以及如何預測股價走勢。作者建議投資者在多頭排列且市場情緒良好的情況下選擇潛力股,並使用技術指標作為進場依據。同時,強調需注意個股的短期漲幅與潛在賣壓,以降低虧損風險。最終,投資者需保持敏捷反應,及時調整策略應對市場波動。
Thumbnail
雖然每天都有個股強勢表現,但能否掌握或合理的提前布局又是另一回事,正常投資邏輯是應該找營收獲利具有成長前景的股票,不過在整體指數修正或成交量萎縮時期,許多營收獲利成長的個股都跟著整體指數而修正,強勢表現的股票則常和營收獲利沒有太大關係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在指數比以前15000點還要大了,20000點的空間就會造成更大的震幅。如果單日小於200點的話其實算是小漲或小跌。因為就像是2024.8.2還有2024.7.26都出現大跌千點的行情。這時候選擇權翻倍獲利賺錢的機會就超級大。此刻不把握這種不用挑股票,只需要看指數的漲跌,操作對象只有加權指數,多單
如上一篇所提到,大部分的門派都是再用統計學跟過去的方法,由因推向果,看到投信籌碼開始布局,看到財報跟未來題材發展的可能性,去(預估)一檔個股跟標的後續可能會漲,看到均線、看到指標開始落底,開始試單。 而動能交易,在第一根上漲之前,是絕對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動能,不是預測,而是真正的真金
Thumbnail
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對股市是又愛又怕。其中,短線追漲操作是一種追求快速獲利的策略,但它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想要在這個快節奏的市場中獲利,您需要具備精準的市場洞察力、堅定的信念以及嚴格的紀律。在影片中,我們探討短線追漲的精髓,分享如何利用技術分析、籌碼集中度和市場熱點來選擇最佳追漲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