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

含有「投資人」共 199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提到價值投資,多數人腦中浮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主張以合理價格買進優質企業,並長期持有、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紅利。那麼,若巴菲特今天是台灣投資人,他會買進鴻海(2317)這家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嗎? 本文將從巴菲特核心的四大選股邏輯來分析鴻海
Thumbnail
也許你覺得這不重要,但如果有人第一次做出某種不恰當的行為時你就說出來,效果會很好。每一次你略過它,不提出意見,其實都是在告訴對方他們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這個重點是:你教導別人如何對待你。 逃避短期的不適,只會造成長期的混亂。大多數人不被尊重,是因為他們害怕冒犯別人。
Thumbnail
4%提領率最初是William Bengen在一篇名為<Determining withdrawal rates using historical data>論文中所提出的。而在之後4%法則被多本財經暢銷書所提及,因此流傳至今。然而以現在最新的研究及金融環境,4%法則已不適合使用。
Thumbnail
限時公開
本文探討價值觀和原則在人生選擇和財富累積中的重要性,以醫生車禍、投資策略和個人職涯發展為例,說明專注於特定目標並堅持己見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從專利洩漏到供應鏈動態,「摺疊 iPhone」一直是果粉與科技股投資人的焦點。傳聞 Apple 將在 2026 年推出首款摺疊螢幕 iPhone,Foxconn(鴻海)最快 2025 年 9 月啟動試產,且售價恐高達 1,800–2,400 美元,將成為最貴的 iPhone 機款。這篇幫你一次整理
Thumbnail
在每月初的營收公布期,市場充斥著「月增率(MoM)暴衝」的利多消息,誘使投資人追高,卻往往成為套牢的開始。真正洞察公司基本面的專業投資者,早已將目光鎖定在另一個更具意義的指標上——「年增率(YoY)」。本文將直接剖析兩者差異,助您建立正確的財報解讀框架。 一、月增率 (MoM) 的致命缺陷:充滿噪
在買股票的時候投資人 常常會評估一間公司是不是真的積極在做事 例如實際去公司考察 或是認識公司內部的人 知道他們很忙 訂單接不完 這種小道消息 之後可能就會參與投資 反之幾乎跟死水一樣的就不要投資 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套用到幣圈來呢? 有的 虛擬貨幣本質上就是一堆程式碼 也是有項目方工
Thumbnail
我們走在投資的路上往往會有不同的"點"考驗著我們。在此提出幾點供讀者參考,希望看完本文後,你在投資路上能少付點高額代價與多些成就。有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和行動。讓自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正確的投資理財)才是給自己最可靠又正確的保障。
Thumbnail
鴻華先進Model B電動車即將上市,本文分析其對公司營收、EPS及股價的影響,並提供投資人相關觀察重點及建議。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股市裡最常聽到的三個字──EPS。當你在研究公司財報或看券商報告時,經常會看到這個指標:它到底代表什麼?該怎麼看?一次告訴你最簡單、最實用的解讀方法,讓你從此不再霧煞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