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以下簡稱DMS)是界定各類精神病人與非病人(正常人)的精神醫療專書,在業內有著權威的地位。然而作者艾倫.法蘭西斯作為DMS第五版的作者之一指出,從第1版到第5版,收錄的精神病數量從60種增加到近300種,擴大診斷的結果,健康的人也成了病患,「過度治療」成為精神醫療界的隱患。

另一項驚人的數據公布在本書出版前後:1999年至2014年期間,海洛因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了近5倍(374%),在同一時期,精神病藥物過量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了近4倍(278%)。

手冊如何被利用已不是學者能掌握的事,「作者已死」現象很危險地發生在精神醫學領域中。


一、吸血鬼為何被害怕

1720年左右,歐洲開始長達五十年的「吸血鬼恐怖」,在此之前,人類要嘛活著要嘛死,狀態很容易區分對待,吸血鬼的存在卻創造一種曖昧不明的全新狀態—活死人。

人們無法以活人的態度對待吸血鬼,卻也不能將它們壓進棺材了事,在完全不知該如何對待,只好盡情的發洩恐慌:用各種(現在看來相當奇葩的)方法把吸血鬼從正常人中區分出來,然後以確實消滅為目的,激烈地處死。

為陌生的事物貼上標籤,以方便認識,是人類的本能。在狩獵的時代,總不能在被追殺或追殺別人時還拿出百科全書細細比對物種,花個把鐘頭研究能不能吃,不行,必須迅速判斷。

到了現代,古老的傳統仍在持續,人們面對不知道有沒有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包括自己),總是先判定為有,先下處方,導致誤傷的機會暴增。


二、DMS─理想中的界線

感謝分類科學,讓混沌的現象得以被理清。

比如生物領域,林奈的二名法讓世上所有的生物都可被歸類、分群,同一群的生物擁有相似的生物特徵,假設新發明的某種藥物針對Saccharomyces屬的某菌種有抑制作用,那麼它有很大機會對同屬的另一菌種同樣有用。

又比如元素週期表的現世,既可用於推演不同元素間性質的關係,也可用於預測未發現或新合成的元素的性質。

分群有利於我們進行預測,進而控制。

DMS的初衷基於科學,目的是讓精神疾病得以被把控,若能在病發的早期藉由手冊預測,儘早發現,就有機會將可怕的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儘早」可以追溯到多早呢?


三、是什麼在模糊界線?

理想上,最好讓醫師能在疾病還沒開始前,藉由一絲微小的徵兆來捕捉疾病,若有操作手冊可以協助判斷就更好了(現在的話,則是AI判斷)。於是精神疾病「風險」一詞誕生了。

「風險」一詞相當精妙,它預示疾病發生的「可能性」,然而究竟會發生疾病還是不會,在此階段是不可知的。「風險」和「可能性」的出現,讓生病與否不能再以明確的界線劃分,疾病之前多了一段前置狀態,在這個灰色地帶中,無論將求診者以「正常」抑或「疾病」的方式對待都說得過去,端看哪方的擁護者擁有更多權力。單純的科學問題在此成為有操作空間的政治問題。


四、是誰想擾亂一池春水?動機何在?

雖然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生病,但事先預防不是壞事,先吃藥再說—作者認為這是藥商的說詞,目的是增加精神藥物的銷售。

除此之外,供給源自於需求,診斷出精神病「風險」,或者比之前更容易拿到診斷書,對至少五方勢力有誘因:

  1. 父母:孩子脫軌的情緒反應有了解釋,對症下藥即可使小孩恢復正常(可能只是變得安靜不吵人)
  2. 學生:「確診」除了可以得到來自教育機構的福利,領到的藥物可以不當使用在娛樂用途上
  3. 精神醫療學者:新增多少的病患,在學界就能宣稱新的分類依據有多有效
  4. 媒體:戲劇性增加的病患有報導價值
  5. 軍人:診斷書可用於免除兵役


五、作者的處方

作者認為可以藉由約束藥廠的廣告範圍,或增加類似反詐騙的宣導,來遏止美國人過度用藥,但個人認為在多個需求方(上段所述)的拉力下難以達成。


*提醒:本書主要探討美國的現象和制度,不能完全套用在台灣社會中。


參考資料:

https://www.peopo.org/news/537782

avatar-img
0會員
20內容數
in the books and movie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關治療精神疾病的歷史,大略分為三個時期 物理療法、化學療法、談話療法 別懷疑,物理療法就是打你虐待你的那個意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關注精神疾病的社會汙名化對病患與照顧者的影響。描述了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態度,帶給病患及照顧者的內在和外在壓力,以及現行的福利政策與相關組織的改善方向。呼籲改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精神科醫師與真實世界的人魔面對面是一本非常震撼的書籍,講述了作者在美國最大的司法精神病院的經歷,深入描繪了精神異常犯罪者的生活和醫師們的無助境遇。該書充滿了令人大開眼界的黑暗實錄。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四十五、找到一種全新的治療方式 前兩年,我很熱衷rTMS,誰不喜歡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呢?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可量化的儀器,的確為躁鬱患者帶來一絲曙光,大家口耳相傳的一流醫生更是病人接到手軟。我只知道,在這些廣告的推波助瀾下,醫療和商業的界線變得很模糊。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關治療精神疾病的歷史,大略分為三個時期 物理療法、化學療法、談話療法 別懷疑,物理療法就是打你虐待你的那個意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關注精神疾病的社會汙名化對病患與照顧者的影響。描述了對精神疾病的負面態度,帶給病患及照顧者的內在和外在壓力,以及現行的福利政策與相關組織的改善方向。呼籲改變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精神科醫師與真實世界的人魔面對面是一本非常震撼的書籍,講述了作者在美國最大的司法精神病院的經歷,深入描繪了精神異常犯罪者的生活和醫師們的無助境遇。該書充滿了令人大開眼界的黑暗實錄。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四十五、找到一種全新的治療方式 前兩年,我很熱衷rTMS,誰不喜歡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呢?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可量化的儀器,的確為躁鬱患者帶來一絲曙光,大家口耳相傳的一流醫生更是病人接到手軟。我只知道,在這些廣告的推波助瀾下,醫療和商業的界線變得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