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以下簡稱DMS)是界定各類精神病人與非病人(正常人)的精神醫療專書,在業內有著權威的地位。然而作者艾倫.法蘭西斯作為DMS第五版的作者之一指出,從第1版到第5版,收錄的精神病數量從60種增加到近300種,擴大診斷的結果,健康的人也成了病患,「過度治療」成為精神醫療界的隱患。

另一項驚人的數據公布在本書出版前後:1999年至2014年期間,海洛因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了近5倍(374%),在同一時期,精神病藥物過量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了近4倍(278%)。

手冊如何被利用已不是學者能掌握的事,「作者已死」現象很危險地發生在精神醫學領域中。


一、吸血鬼為何被害怕

1720年左右,歐洲開始長達五十年的「吸血鬼恐怖」,在此之前,人類要嘛活著要嘛死,狀態很容易區分對待,吸血鬼的存在卻創造一種曖昧不明的全新狀態—活死人。

人們無法以活人的態度對待吸血鬼,卻也不能將它們壓進棺材了事,在完全不知該如何對待,只好盡情的發洩恐慌:用各種(現在看來相當奇葩的)方法把吸血鬼從正常人中區分出來,然後以確實消滅為目的,激烈地處死。

為陌生的事物貼上標籤,以方便認識,是人類的本能。在狩獵的時代,總不能在被追殺或追殺別人時還拿出百科全書細細比對物種,花個把鐘頭研究能不能吃,不行,必須迅速判斷。

到了現代,古老的傳統仍在持續,人們面對不知道有沒有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包括自己),總是先判定為有,先下處方,導致誤傷的機會暴增。


二、DMS─理想中的界線

感謝分類科學,讓混沌的現象得以被理清。

比如生物領域,林奈的二名法讓世上所有的生物都可被歸類、分群,同一群的生物擁有相似的生物特徵,假設新發明的某種藥物針對Saccharomyces屬的某菌種有抑制作用,那麼它有很大機會對同屬的另一菌種同樣有用。

又比如元素週期表的現世,既可用於推演不同元素間性質的關係,也可用於預測未發現或新合成的元素的性質。

分群有利於我們進行預測,進而控制。

DMS的初衷基於科學,目的是讓精神疾病得以被把控,若能在病發的早期藉由手冊預測,儘早發現,就有機會將可怕的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儘早」可以追溯到多早呢?


三、是什麼在模糊界線?

理想上,最好讓醫師能在疾病還沒開始前,藉由一絲微小的徵兆來捕捉疾病,若有操作手冊可以協助判斷就更好了(現在的話,則是AI判斷)。於是精神疾病「風險」一詞誕生了。

「風險」一詞相當精妙,它預示疾病發生的「可能性」,然而究竟會發生疾病還是不會,在此階段是不可知的。「風險」和「可能性」的出現,讓生病與否不能再以明確的界線劃分,疾病之前多了一段前置狀態,在這個灰色地帶中,無論將求診者以「正常」抑或「疾病」的方式對待都說得過去,端看哪方的擁護者擁有更多權力。單純的科學問題在此成為有操作空間的政治問題。


四、是誰想擾亂一池春水?動機何在?

雖然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生病,但事先預防不是壞事,先吃藥再說—作者認為這是藥商的說詞,目的是增加精神藥物的銷售。

除此之外,供給源自於需求,診斷出精神病「風險」,或者比之前更容易拿到診斷書,對至少五方勢力有誘因:

  1. 父母:孩子脫軌的情緒反應有了解釋,對症下藥即可使小孩恢復正常(可能只是變得安靜不吵人)
  2. 學生:「確診」除了可以得到來自教育機構的福利,領到的藥物可以不當使用在娛樂用途上
  3. 精神醫療學者:新增多少的病患,在學界就能宣稱新的分類依據有多有效
  4. 媒體:戲劇性增加的病患有報導價值
  5. 軍人:診斷書可用於免除兵役


五、作者的處方

作者認為可以藉由約束藥廠的廣告範圍,或增加類似反詐騙的宣導,來遏止美國人過度用藥,但個人認為在多個需求方(上段所述)的拉力下難以達成。


*提醒:本書主要探討美國的現象和制度,不能完全套用在台灣社會中。


參考資料:

https://www.peopo.org/news/537782

    0會員
    19內容數
    in the books and movie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