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寫在開始投資之前 - 為什麼要投資,而且是長期價值投資

一般普通的上班族,從出社會工作開始,慢慢的要開始承擔購車買房,老小的生養照顧費用,即便意外還要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退休最後圓滿的離開,最終有個起碼 3,000萬~5,000萬元的資產是絕對必要的。

根據報導,台灣人相較於歐美日,幾乎65歲前就不參與勞動了,後續的支出,就只能靠退休與儲蓄金支應,以活到85歲作計算,還有足足20年,一個月30,000元的支出,總共需要 → 3×12×20 = 720 萬,以兒女長大自立之後,夫妻兩人健康退休到老去的理想狀態下,最基本的還是要 → 720×2=1440 萬元,才能過上稍微像樣的退休生活,而這還是要在自有房產、不需要額外付出居住成本的前提下。

可以參考《遠見》調查 : 退休安全線攀高!平均2000萬才能安心退休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1735

以上是非常理想化的估計,兩個老夫妻65歲之後,到 85 歲逝去前均維持基本程度的健康,沒生什麼大病,有房子住,沒什麼意外,沒有不肖子孫的消耗,也沒有更老的長輩需要照護,而生活其實處處是意外,不可能一帆風順,就算全部都順利,也還有通膨的問題,甚至考慮比較糟糕或是負擔比較重的狀況出現,都還要能維持原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就算2,000 萬退休金還是遠遠不夠的,擴張一倍拉到 4,000 萬以上,才是比較合理的安全門檻,這是最基本的財富自由。

想要累積這種規模的資產,家無恆產,只靠工作勞務所得,省吃檢用一輩子,一般人大概沒有機會辦到,辦不到就躺平嗎,當然不是,有幾種方法:1) 更努力工作提高所得,2) 創業,3) 理財投資。

1) 再怎麼努力工作,收入總有極限,而且很快就到頂了,多的是還沒賺到足夠的錢,就要面臨中年危機,屆臨退休的窘境,除非是萬中選一的頂尖人材,一般人來看,通常這不會是達到三五千萬資產目標的方法。

2) 選擇創業的話,風險極高,九死一生,通常也不可能實踐,這裏就不多談了,所以直接來談談第三種,事實上無論決定怎麼努力,每一個人都必須作好理財投資,才可能達成上述一開始提到的目標,實現人生的財富自由,而如果剛好本業又很厲害的人,投資就是錦上添花,創造更大的財富,這沒什麼不好的。

進行正確的長期價值投資

理財是管理好金流,投資則是進一步擴大手上的資產,而投資的管道相當多元,股票是最好入門也最容易開始的,但股票投資並不容易,這不是說去開個戶,每天殺進殺出賺個便當錢過過癮,運氣好遇上大多頭 - 例如 2020 年前後開始的疫情期間,生技醫藥,航運,台積電到疫情過後的AI狂潮 - 搭上順風車或許隨便賺下來便是幾個月、半年薪水,運氣不好賠光都有可能,這種不是投資,是投機,是睹博,十睹九輸,幾本上不用考慮。

大部份進來股市的人一心想贏,而且要馬上,但是真正的投資,首先要思考的是不能輸,輸一次,要用兩倍的力氣贏回來,急著想賺錢,最後幾乎都是出局的下場。

想贏,首要是不能輸,一定要保住投資本金,然後持續賺到錢,能一直在市場待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要達到這個目的,最穩當的作法是找到有價值的企業,在低價時買入股票成為股東,合理賺取企業經營分配出來的利潤,細水長流,慢慢變富有。

企業賺錢需要時間,投資賺錢當然就需要時間,想要賺到大錢,則需要很長的時間,這與自己經營事業沒兩樣,差別在於將錢交給專業的經營者為自己賺錢,而且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成本,同時能夠進一步利用複利,加速資產擴大的速度,一步步達到財富自由。

所以投資真正的關鍵,在於好的價格帶買入優質企業的股票,然後交給時間,一點一滴的把錢賺進來,私心認為這是透過股票投資致富最容易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長期價值投資」,當然,這需要足夠的知識來理解個股背後公司的價值,接下來的投資入門,逐步來看看如何挑選出值得投資買入的好企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個人投資基本知與觀念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