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與規則,你相信什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認為親密關係能和諧並保持動態平衡的關鍵是感受力,而這往往是男性身上比較缺乏的特質。

我並非要指責男性,而是我發現男性在成長過程中被教授很多關於規則、體制的運作模式,而女性則被更多地傳輸體貼、共情的重要性,這是源於家庭教育的大致型態,說一不二的爸爸、擔任照顧者的媽媽,使得小男孩、小女孩也逐漸學會這樣的社會互動模式。

我在與男友剛開始同居那段時間,因為我對家務較擅長也有興趣,所以平常都是我負責做菜、整理家務,而男友則是輔助角色,也不乏他會主動幫忙的時刻。

那天我有點累,做完飯後我和男友說:「等下鍋子我會先洗,剩下碗盤給你洗吧。」男友隨即說好,吃完飯後我就直接去休息,等到男友要洗碗盤時,才發現我根本沒洗鍋子。這時男友有點不高興地說:「你不是說好要先洗鍋子嗎?」我愣住了,是啊,我是答應要先洗鍋子的,但這感覺真不好受,我先前已經先做了飯,平常也都是我在做,怎麼沒做的時候還被嫌棄了呢?

那一刻我很錯愕,我覺得男友沒有站在我的立場思考,他眼見的是我答應的事沒有做到,卻沒察覺到我們同居期間裡我所扮演的角色,乃至於我在承擔家務的感受,而單拎出這件事判斷是非。這件事讓我很傷心,因為他沒能敏銳地同理我的感受,我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想像未來面對相似的情況,我都必須要給予充分的理由才能「偷懶」,甚至要精準地掌握請求幫助的時間,否則容易惹人嫌。

當下的我情緒很多,主要還是覺得不被理解而難受,男友也很緊張,在他的理解裡,他只是看到鍋子還沒洗,下意識地困惑並提出疑問,沒有要為難我的意思,但也承認他那個瞬間沒能思考太多,包括我平常是如何承擔這些、今天是否疲憊等等的問題。我明白他的意思,但這個解釋並沒有打消我心中的疑慮,因為即使他不是有心說出這樣的話,也願意一起做家務,卻不能抹消言語冰冷所帶來的傷害。我不希望親密關係裡面總要依靠一句句表明立場來維持,而應該是充滿感受力的。

我並非認為承擔家務的人就該被無條件原諒或退讓,而是在任何關係的相處中感受的力量比規則的制約重要得多,若我們只相信規則而忽略感受,那麼我們將會習慣遵守規則,對規則的制定與更改疲於逼命,而忽略規則的本意正是拉近兩人距離,而不是計較誰吃虧誰佔便宜。

然而,擁有感受力是否必然等於要失去理性?我不這麼認為。

在我們交往兩年左右,我們決定到台南生活,他要離開他熟悉的北部,和我一起到我的老家生活,一開始我們協議日常開銷各自負擔,但生活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們所吃的東西會受我家人影響,若家裡長輩不喜歡,我們就會傾向選擇幾家熟悉的店,而沒辦法完全自主地決定,察覺到這個情況後,我就和男友說以後由我來負擔兩人吃的部分,才不會有種常常「被迫中獎」的感覺,明明不能選自己愛吃的卻要全額負擔。

男友其實很好養,也不太為了吃的事情計較,但這樣的做法能讓我同時妥善照顧家裡的情況,也讓男友負擔減少。我想說的是,理性和規則仍然可以存在,但作法應該是從同理彼此感受出發,拿出綜觀全局的大器,避免鑽牛角尖地計較,摸清此兩人在親密關係裡的角色與處境,就能順順當當地處下去。

找回感受力,掌握更多屬於自己的關係!

avatar-img
8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時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男子氣概不是幸福的標準答案
隨興而起的甜點探索,收獲美好。
個人要在多巴胺和當下分子之間取得和諧,嘗試找尋屬於自己的平衡人生。
透過解釋人的行為動機、時代的瘋狂轉動來協助讀者認識自己的處境,認清被物品淹沒的自己以後,才有改變的動力與方向。
女性主義成為口號、品牌、商品、指標,卻讓世人忽略他的本質。
透過這些省思,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會更加明朗,物品不再是負擔,而是真正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男子氣概不是幸福的標準答案
隨興而起的甜點探索,收獲美好。
個人要在多巴胺和當下分子之間取得和諧,嘗試找尋屬於自己的平衡人生。
透過解釋人的行為動機、時代的瘋狂轉動來協助讀者認識自己的處境,認清被物品淹沒的自己以後,才有改變的動力與方向。
女性主義成為口號、品牌、商品、指標,卻讓世人忽略他的本質。
透過這些省思,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會更加明朗,物品不再是負擔,而是真正成為生命的一部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伴侶面對他人的反饋時,時常連結到的自我評判。內容除了分享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我們也試著在相處中讓「沒做好也沒關係」的心態,反映出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提出在關係中擁有更健康的交流靈感,讓伴侶在支持他人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被愛的可能性。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當人們擁有相似的價值觀並具備互補的能力時,便能夠建立穩固的和諧關係。這樣的關係不僅能減少衝突與爭執,還能促進理解、信任與合作,讓彼此在生活中共同成長與支持。透過相互理解與共同承擔責任,人們能在更穩定的環境中面對挑戰,進而增強自信與成就感。這篇文章探討了相似價值觀與互補能力在建立健康關係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親密關係中的隱性契約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多次反覆的情緒激發容易導致關係的衝突。 將這些隱性契約轉化為顯性契約,誠實地面對和表達內心的期待,能夠有助於關係的發展。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勞動節放假,一對夫婦各自忙碌,妻子煮飯忙亂,丈夫卻自顧打電動,引發妻子的反思。文章中蘊含多面向的情感以及家庭角色的探討。
從前的朋友,他家是傳統的透天厝。他的新婚妻子要求拆掉儲藏室跟改造㕑房。我們一堆人就去用了半天,把該拆的都拆了,然後因為一身灰土,就借用他家的浴室梳洗一下,我是最後一位完工的,當我離開浴室後,他妻子馬上用刮水刀和消毒液把浴室整理了一遍,再啟用除霉烘乾機。朋友們相視一眼,就都默默的離開了! 他的妻子有
Thumbnail
兩個人住在一起,難免很多事情都覺得是理所當然,很自然的把其中一方當做工具人的傾向,覺得只要自己隨口一叫對方就會替自己做事。這種情形多數出現在女朋友指使男朋友或老婆指使老公做事。當然也有男的當女的是工具人,但比例相對小一些。
Thumbnail
「你怎麼老是沒有把鍋子洗乾淨?鍋子油膩膩的是要怎麼用?你如果把我的話聽進去的話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你根本就不在乎!」 「你看看我老婆總是講話不知道分寸,不該說的話她卻總是口無遮攔的講出去,讓我很沒面子。」 在諮商室中,我常常親眼目睹一些傷害婚姻的行為不斷地上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伴侶面對他人的反饋時,時常連結到的自我評判。內容除了分享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我們也試著在相處中讓「沒做好也沒關係」的心態,反映出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提出在關係中擁有更健康的交流靈感,讓伴侶在支持他人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被愛的可能性。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當人們擁有相似的價值觀並具備互補的能力時,便能夠建立穩固的和諧關係。這樣的關係不僅能減少衝突與爭執,還能促進理解、信任與合作,讓彼此在生活中共同成長與支持。透過相互理解與共同承擔責任,人們能在更穩定的環境中面對挑戰,進而增強自信與成就感。這篇文章探討了相似價值觀與互補能力在建立健康關係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親密關係中的隱性契約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多次反覆的情緒激發容易導致關係的衝突。 將這些隱性契約轉化為顯性契約,誠實地面對和表達內心的期待,能夠有助於關係的發展。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勞動節放假,一對夫婦各自忙碌,妻子煮飯忙亂,丈夫卻自顧打電動,引發妻子的反思。文章中蘊含多面向的情感以及家庭角色的探討。
從前的朋友,他家是傳統的透天厝。他的新婚妻子要求拆掉儲藏室跟改造㕑房。我們一堆人就去用了半天,把該拆的都拆了,然後因為一身灰土,就借用他家的浴室梳洗一下,我是最後一位完工的,當我離開浴室後,他妻子馬上用刮水刀和消毒液把浴室整理了一遍,再啟用除霉烘乾機。朋友們相視一眼,就都默默的離開了! 他的妻子有
Thumbnail
兩個人住在一起,難免很多事情都覺得是理所當然,很自然的把其中一方當做工具人的傾向,覺得只要自己隨口一叫對方就會替自己做事。這種情形多數出現在女朋友指使男朋友或老婆指使老公做事。當然也有男的當女的是工具人,但比例相對小一些。
Thumbnail
「你怎麼老是沒有把鍋子洗乾淨?鍋子油膩膩的是要怎麼用?你如果把我的話聽進去的話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你根本就不在乎!」 「你看看我老婆總是講話不知道分寸,不該說的話她卻總是口無遮攔的講出去,讓我很沒面子。」 在諮商室中,我常常親眼目睹一些傷害婚姻的行為不斷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