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從區分輪涅說起

為了幫助有緣的師兄們能夠早日開悟,永離輪回幻苦,這裡我想從大圓滿的詞彙「區分輪涅」來談,我將簡單說明區分輪涅的實修意義與開悟的關係、區分輪涅的修持原理與方法。希望師兄們在理解這些內容之後,能夠腳踏實地的實修,這樣解脫也就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乃至於還可以幫助到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獲得解脫,因此有緣的師兄們應該要認真閱讀本文,反覆思維文中的內容。

一、區分輪涅的實修意義與開悟的關係

「區分輪涅」這四個字,如果從狹義的觀點來說,專門是指大圓滿的不共前行,它分成身語意三種修法,是修持立斷與頓超之前必須先修的前行;若是用廣義的觀點來說,不論大乘、小乘,或是顯宗、密宗,一切佛法的修持都是要教導我們能夠區分輪涅,因為學會了區分輪涅才能夠有機會明心見性,也才能夠進入真正的修道。

什麼叫區分輪涅呢?這裡的輪涅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輪涅」指的是輪迴與涅槃,在漢傳佛教的經典中,更喜歡用「生死」二字來代表輪迴。從究竟的見地來說,輪迴指的是念頭,包括思維與情緒,也稱為凡夫心,更廣義來說,凡是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受的一切,包括色、聲、香、味、觸、法,不論是清淨的顯相或是不清淨的顯相,這一切都是輪迴,但是為了修持容易入手,這裡的輪迴特別是指我們內心的念頭,因為比起其他五塵而言,念頭不是那麼「具體」,是相對容易滅止的;而涅槃則指的是無念,也就是只有覺知;當我們保持清醒,同時沒有任何念頭存在的時候,這種情況就稱之為涅槃,我給它另一個名稱叫無念而覺醒的狀態,我們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涅槃並不是大乘究竟見地的涅槃,這只是無念而覺醒的狀態,看起來很接近開悟,但並不是開悟,但它是開悟所需的必要基礎。

對於一般人而言,我們的覺知中通常有念頭出現,因為有念頭的關係,我們的覺知會習慣去執取這些念頭,所以我們本有的覺知(本覺)就被遮蓋住了,這使得我們沒有辦法認識自己本有的覺知究竟是什麼模樣,因此所有的佛法修行在一開始都是要除掉念頭,不論是密宗的五加行、本尊法、施身法、上師瑜伽…,還是禪宗的話頭禪與默照禪、天臺宗的止觀、小乘四念住…等等,甚至是淨土宗的念佛都是(但多數修習淨土法門的行者因為見地過於狹隘,不知道藉由念佛來認識心性,往往只求臨終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開悟者非常少見),其目的都是要讓凡夫的念頭能夠止息,我想只要是每天有依照儀軌並且仔細觀修的師兄們,都應該可以體會到這一點,也因此我們日常座上的修行,其實只需要一個法就足夠了。既然一個修法就已經完全包含所有的修持作用與目的,我們又何必非得要修二個、三個法呢?專注在一個法上不是更容易修持嗎?我想這個問題很值得師兄們去思考。

二、區分輪涅的修持方式與原理

能夠區分輪涅是修行第一階段的目標,這個階段也是能否開悟最重要的基礎,因為只要這個基礎足夠穩固,無論是領受上師直指或是自己反觀自心,我們都能夠認識到本來面目。

佛法中是如何教導我們區分輪涅的呢?有二種方式,第一種是自然無造作的方式,第二種是刻意去造作的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學會區分輪涅,其中又以第二種方式最適合末法時代尚未開悟的修行者,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內心有著眾多的煩惱,而這些煩惱就是念頭,倘若要依靠自然無造作的方式修持,讓這些念頭自然止息,進而認識自己的覺知,這是十分困難的。試想一下:讓現代很多人什麼都不要做,就只是放鬆坐十分鐘而已,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折磨」,只要手機在身邊的人,幾乎下意識就會立刻拿起手機開始滑,更何況這種修持還必須注意自己有沒有散亂,而現代人幾乎都是在散亂中度日,沒有體驗過不散亂的人又怎麼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散亂了呢?所以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最好先從第二種方法下手,當然若自認為是根器上乘之人則不在此列,但絕大多數的修行者肯定需要讓自己的心反覆去體驗什麼是不散亂的狀態,在我們的心已經熟悉不散亂之後,再逐漸進入第一種方法,這才是更有效率的修行方式。

什麼是刻意去造作的方式呢?只要身語意有任何作為都是屬於這一類的方法,包括:觀想、持咒、念佛、禮拜…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凡夫心止息,我們的凡夫心雖然能夠產生念頭,但它不是沒有極限的,我們只要在一段時間內不斷主動去製造念頭,最後凡夫心就會感到疲累而想要休息,這時候就會有一小段空檔沒有念頭產生,這一小段的時間就只會有覺知而沒有念頭,當我們處在這個時刻,我們會很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心:「空空的,什麼都沒有」,如果我們一再精進修持,這種情況會出現的越來越頻繁,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等到時間長到足以讓我們認出原來念頭是從空無的覺知之中出現,又在空無的覺知之中消失,此時我們就能夠肯定念頭與覺知是不同的,有這樣的體驗就是修行區分輪涅的目的。但必須謹記,只有這樣還不是開悟,因為念頭從覺知的空中生起,又消失於覺知的空中,這是本來就如此的事情,我們過去之所以沒有發現是因為煩惱眾多,心很散亂,因此沒有辦法看清這一點,現在經過修行,煩惱減輕了,心沒有那麼散亂,所以能夠清楚看見這一點,這並不是什麼神奇的徵兆,有很多修行者以為看到心是沒有念頭,體驗到無念,就認為自己開悟了,這是很嚴重的誤解,因為即使處在無念之中,此時依然有能觀者與所觀者,能所二元對立的幻相依舊存在並沒有消失,我們必須再更進一步學習反觀自心,在無念之中去看這個能觀者,一旦見到能觀者也是不存在的,那一瞬間能所二元對立的幻相立刻被打破,這個才是真正的開悟。

了解了這些道理之後,我們的修持就不必拘泥在這些儀軌上,任何方法都可以成為我們修行工具,幫助我們開悟,這也是佛法之所以是智信而非迷信的真正原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白雅欽哲利美傳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